8旬翁跌倒 两周内由卧床到能照顾自己 溺爱式照护或阻碍复原

撰文: 今周刊
出版:更新:

台湾将在2025年进入超高龄社会,届时每5人就有1人年逾65岁,加上少子化问题严重,使得“老老照顾”或“1人照护多人”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也形成为社会沉重负担。不过传统“无微不至”、“随侍在侧”的照顾,真的正确吗?专业护理师提出呼吁,大家应导正凡事帮他做的“溺爱式照护”观念,学着“放手”才能让失能者或长辈有独立生活的能力,重拾自主性与尊严。

82岁林爷爷因跌倒入院,发现脊椎压迫性骨折,起身需穿着背架,无法久坐或站立,日常活动大多需人协助,由于他回家后只有太太同住,但林奶奶年纪也大了,无法完全照顾爷爷。子女虽担心爷爷返家后的照护,但又碍于工作无法随时协助,急得不知该如何是好。

台湾奇美医院医疗团队得悉后,在林爷爷住院时召开跨团队会议,转介出院准备服务,提供出院后照顾资源咨询及转衔长照2.0服务。爷爷出院后7天内,居家服务员就到宅协助洗澡、洗头、关节活动;物理治疗师也指导居家服务员与媳妇学习维持坐姿、下床转位至轮椅技巧。

2周后,透过居家服务与复能训练,林爷爷从需要协助翻身、坐起、穿脱背架,已进步到可以自己坐在床边,转位到轮椅上,也能自己进食、洗漱,林爷爷对恢复自我照顾能力感到满意,自信心提升,家属也能放心返回职场。

相关文章:银发健康|年纪大担心身体衰退不能动?治疗师教2动作延缓失能

+9

另一位72岁吴婆婆,则因柏金逊症加剧住院2个月,肢体抖动严重且无法控制,坐起来需大量协助,身体肌力下降许多。出院时,婆婆需要他人协助才能下床与坐轮椅,不愿外出。

出院后,奇美复健部物理治疗师利用弹力带训练肌肉力量,教导婆婆及家属在家练习简易复能活动(坐到床缘、练习坐姿与下躯干平衡),使用助行器练习坐到站立、移位至轮椅活动。

当吴婆婆可用助行器于床边站立时,心情开朗许多,愿意推轮椅外出散步,开始期待着外出作美发、逛街和吃美食。

照顾失能者也要着重训练,别只“帮他做”

奇美医疗财团法人奇美医院出院准备专任护理师钟家媛指出,“生病的人需要他人照顾”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对于照顾年长者仍以“帮他做”的照顾观念为主,长期下来失能者缺乏练习与活动的机会,失能与被照顾的需求反而更多,也同时忽略了年长者的自主性与尊严。反观,林爷爷与吴婆婆,在长照居家复能服务的协助下,逐渐恢复自我照顾能力与活动功能。

钟家媛说,复能服务是以个案自己看重的活动项目为目标,如此才能激发他接受的训练动机。举例来说,如果目标是能去上厕所,治疗师的计划就是指导照顾者在个案有如厕需求时,依其能力协助他练习坐起、使用助行器站起,再从使用便盆椅,逐渐到使用助行器走到厕所。因为每天上厕所很多次,都是练习的机会,他的动作、平衡与行走能力将逐渐进步。

换句话说,复能训练的目标是协助个案在尽可能减少照顾者的协助下,发挥最大的潜能来执行活动,如盥洗、更衣、上厕所、进食、外出…等日常活动。服务主要对象则以近期功能退化、有潜能可以进步者为主,他必须有学习能力,能听得懂并遵从指令。

另外,个案与照顾者的复能训练意愿也很重要,动机越高,训练成功的机会也越高。

相关文章:失智症|婆婆患阿兹海默症常走失!家人无奈将联络电话纹在她手上

+9

学著“放手”,长辈独立生活才能建立自信

钟家媛说,奇美医院早在1995年就开始提供出院准备服务,2018年配合卫福部推动出院准备衔接长照2.0,转衔长照服务的个案量从2019年的605位提升到2022年892位,出院后7天内服务到位的比率更从2019年39.6%提升至2022年71.8%,是台南市医学中心之最。

只不过,长照服务仍以喘息服务与照顾服务为主,仅有1成的个案接受复能服务,显示民众接受复能服务的意愿仍偏低。

她坦言,建立“放手”,让失能者或长辈独立的观念仍有待推广,但希望借由居家复能服务介入,让个案早日重新融入日常生活,提升功能性活动能力,降低对照顾者的需求和依赖,也能减轻家属压力,并节省后续照顾以及社会医疗成本。更重要的是,提升个案的自信心、尊严与生活品质。

【延伸阅读,更多银发保健养生建议】

银发生活|慢性病缠身、不再行动自如 10大困扰上年纪后最忧心

+31

银发|为何人家活到80岁仍开心?不想失能失智 5件事中年起就做

+9

延伸阅读:

妳再不试著下床,就没人要照顾妳…妈妈哭了,下一秒他惊觉“复制父亲威吓”:人生最难题就是家人

幸福熟龄论坛/“减法照护”生活即复健!日长照权威藤原茂:不过度照护找回自理能力,人生永不退役

【本文获“今周刊”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