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日夜温差大增心血管疾病风险!心肌梗塞发作有前兆速就医保命
春天日夜温差大,心血管疾病风险攀升!医师提醒,预防心肌梗塞,日常保养不可少,春天早晚温差明显,对心血管系统是一大挑战。台湾协和家医科诊所侯盈仲医师指出,气温骤降时,动脉血管会快速收缩,影响血流顺畅,导致血压剧烈变化。
若水分摄取不足,更容易使血液变得黏稠,进一步提高心肌梗塞或脑中风的风险。维持身体保暖、促进血液循环,是春季保健的关键。
心绞痛与心肌梗塞有何差异?(按图👇👇👇)
相关文章:心脏健康|心绞痛、心肌梗塞有何分别?一文看清症状、治疗方法
心肌梗塞专找三高慢性病老年人?年轻族群也不可掉以轻心
台湾侯盈仲医师说明,心脏的冠状动脉会随气温变化热涨冷缩的反应,当气温下降,血管收缩、管径变小,若原本已有心血管狭窄问题,血液通过受阻、压力上升,甚至产生乱流,就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氧气与养分的重要血管,一旦阻塞,心脏将陷入缺氧状态,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昏迷、猝死。 “三高”族群(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是心肌梗塞的高风险族群。慢性代谢疾病会引发血管慢性发炎,导致发炎细胞附著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硬化与弹性降低,当血流速度加快时更容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剥落阻塞于身体不同部位,造成的影响和伤害归纳如下:
▸心脏:会造成心肌梗塞。
▸脑部:则可能引发脑中风。
▸肾脏:可能影响肾功能。
▸肠道:则可能导致肠中风。
除了三高患者,肥胖、吸烟、熬夜等生活习惯都是高风险因子。现代人饮食西化,许多年轻人血压、血脂偏高,却常忽视健康管理。以往认为心肌梗塞多见于老年人,如今年轻族群因为工作压力大、久坐不动、缺乏运动,风险也大幅提升。
相关阅读:心脏病|盘点心肌梗塞9大前兆 3方法预防低盐饮食、控制体重👇👇👇
心肌梗塞发作有前兆!胸闷、喘不过气 医警告:速就医保命
心肌梗塞的发作,常发生在: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户外,血管急遽收缩;没有运动习惯,却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常见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呼吸不顺、喘不过气、冒冷汗、右肩或下巴疼痛(由于心脏缺氧影响神经反射)。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高度怀疑心肌梗塞,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若曾经出现短暂胸闷、呼吸困难,几分钟后缓解,可能是“心绞痛”,是心肌梗塞的前兆,建议及早检查。
生活型态改善控制血压做起 居家监控血压掌握“722原则”
高血压为无声的杀手,日常监测不可忽视。侯盈仲医师建议,依据《2022年台湾高血压治疗指引》,可采用“722原则”进行居家血压监测(HBPM):
▸7:连续量测7天。
▸2:每天早晚各量1次。
▸2:每次量2遍,取平均值。
此方法比诊间测量更能反映真实血压状况。一般建议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内,若1周内有4天以上血压值超过140/90 mmHg,应尽早就医。
相关文章:护心|戒烟1年即降罹患心脏病机率?多运动戒糖6招助保持心脏健康👇👇👇
生活型态改善是关键,控制血压要从日常做起,对于尚未达到高血压标准的高风险族群,可从以下方式著手: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饮食采低油、低盐,高纤维,多补充维生素,必要时按医嘱规律服药,避免血压大幅波动。若同时合并高血糖或高血脂,可能与基因或胰脏代谢异常有关,应长期配合药物控制,并定期抽血追踪数值。
减重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方法,随著台湾人肥胖比例上升,减重成为健康管理的显学。研究显示:
▸减重5到10%:可降低血压和血糖。
▸减重超过10%:有助减少用药,改善血脂。
▸减重15%以上:甚至有机会缓解糖尿病。
台湾侯盈仲医师提醒:春季防心梗,从保暖、监测、饮食、运动开始,早一步预防,就能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威胁。
手脚冰冷麻木是血液循环不良典型症状 银杏叶萃取物助改善
台湾民生药局蔡孟谚药师表示,市面上针对打通血路、改善循环的保健药品有红曲、纳豆和鱼油以及银杏叶萃取物,红曲能降低胆固醇;鱼油含DHA和EPA,能降血脂、促进血循;银杏叶萃取物具扩张血管、增加血氧量作用,对于手脚冰冷、手麻脚麻或肢体末端感觉不灵敏,都能有所改善。
台湾蔡孟谚药师指出,由于银杏叶制作过程采用不同萃取方式,效果也有落差,选择如知名品牌循利宁保健药品,相对安心有保障,而且循利宁分为水剂和锭剂2种型态,如果吞咽困难可以选择水剂服用。再者,临床实验证明,银杏叶萃取物确实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氧供应的功效。
台湾蔡孟谚药师分享,常见许多60、70岁女性,停经期过后血液循环变差,因为手麻脚麻、手脚冰冷来询问保健方式,而这些症状即为典型的血液循环不良,建议每天服用3次循利宁改善,疗程2到3个月,增进血流后,手脚明显减少卡卡僵硬感,后续每天减量早晚服用保养即可。
不过,台湾蔡孟谚药师提醒,银杏萃取物具有血管扩张作用,若正在服用如抗凝血剂、抗血小板药物如阿斯匹灵,服用前应咨询医师或药师,避免增加出血风险,手术前也应暂停服用。
相关文章:【每日3分钟】防血管老化只需2个简单动作!身体前屈即测血管年龄👇👇👇
预防心肌梗塞不只靠药物! 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多管齐下
现代人爱吃美食,侯盈仲医师提醒民众,应减少如动物表皮、内脏、肥肉,或猪油拌饭、拌面等动物性油脂摄取,适量食用植物性油脂如坚果类,每天约5到10克。
要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肌梗塞,平时可适量补充红曲、燕麦、鱼油和银杏萃取物,而银杏萃取物的抗氧化功能,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避免受损,降低发炎反应,能增加血液血流、又能降低血管发炎反应,减少血栓生成。
台湾蔡孟谚药师建议,预防心肌梗塞应戒烟酒,尤其烟里尼古丁的焦油成分,是造成心肌梗塞原因之一。维持作息规律,平时可进行慢跑、骑单车等适量运动,增加心脏氧气量、促进血液循环流通,并定期健检、及早诊治。
延伸阅读:
【本文获“NOW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