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反叛是必经阶段?医生:未及早正视可演变成反社会人格障碍

撰文: 团子
出版:更新:

子女爱争辩、说谎、不守规矩、攻击他人等行为,无疑令父母极为“头痛”,如父母只认为小朋友踏入反叛期而轻视,可能会错过及早发现对立反抗症的机会。香港情绪健康学会会长暨精神科专科林美玲医生提醒,如小朋友的对抗行为持续逾6个月及影响与人关系,应及早求医。“如未能及早改善,情况持续可能会演变成品行障碍,曾有幼稚园生因此症而伤害金鱼令其死亡,更甚者长远可能恶化成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风险比常人高。”
本文作者:香港情绪健康学会会长 暨精神科专科林美玲医生

当小朋友出现反叛行为,如正值青春期且行为属突然改变,林医生指出,这比较大机会是步入反叛期,但如果小朋友仍处于幼儿阶段,家长便应留意这可能是对立反抗症。林医生解释:“对立反抗症是常见的儿童精神问题,患者会长时间出现对抗行为,最早可在学前阶段出现病征。”

(photoAC)

4成ADHD患者有对立反抗症

对立反抗症与专注力失调及过度活跃症(ADHD)关系非常密切,林医生表示,有数据显示,有4成ADHD患者同时患有对立反抗症。因为ADHD的小朋友或会因学业、行为、情绪问题而经常被责罚而有挫败感,没法建立自信和成功感,但事实上他们根本难以控制自己,认为无人了解自己,因而渐渐发展出对抗行为。

管教欠一致 子女判断行为对错界线模糊

对立反抗症另一个主要成因则是父母管教方式,林医生提到:“如小朋友重复犯错,父母时而强烈责骂,时而轻轻带过,‘时松时紧’会令小朋友无所适从,甚至一旦出现对抗行为时,他们根本没法判断行为对错。”更甚者,如家长未有及早发现和改善小朋友行为,当问题越趋严重,可演变成品行障碍,有机会伤害他人,长大后有更大机会发展成反社会人格障碍,甚至破坏法纪。

应因事制宜 赏罚分明助小朋友改善行为

改善对立反抗症须经专业人士评估,找出症结所在,及尽快改善问题,例如小朋友患有ADHD,或有需要服药改善病情;若然是父母关系欠佳或有情绪问题,便应先尽快处理个人情况;如是父母的管教不一致,便应尽快调整,订立明确的赏罚准则,设下界线,协助小朋友守规矩及改善行为。

个案:幼儿阶段现品行障碍 从多方解决

一位就读幼稚园的小朋友本身患有轻度ADHD,因家中经济状况转差,父亲转工后需奔波中港两地,母亲则独力照顾儿子同时兼顾工作,多方压力下患上抑郁症,父母始疏于管教。渐渐地,小朋友开始出现对立反抗症的病征,在校表现转差。后来更发现他会抓起及玩弄公公饲养的金鱼,导致金鱼死亡,行为显示小朋友有品行障碍。

经医生评估后证实小朋友患上对立反抗症,不过因为他的ADHD症状轻微,暂不需服药。另外,医生建议先治疗妈妈的情绪问题,同时亦寻求亲友帮助,以减轻照顾压力。学校亦让小朋友担任“环保大使”,让他获得认同感。经过一段日子努力后,小朋友已未有再出现对抗行为,升上小学后成绩亦有所改善。

本文作者:香港情绪健康学会会长 暨精神科专科林美玲医生

香港情绪健康学会会长 暨精神科专科林美玲医生

点击即看“童SEN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