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灼见|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取代人类教师?
文:天佑小学校长李喜森
“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取代人类教师?”这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人工智能在全球迅速发展,对我们的生活和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在各行各业中,人工智能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教育领域上也不例外,因为人工智能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包括:
1.个人化学习:
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推荐相关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它能够快速分析学生的优势和弱点,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2.即时反馈:
过去,老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批改作业、登录成绩、分析试卷问题效果等,才能提供回馈和改进方案。而人工智能却可以轻松地整理数据并提供即时回馈,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
3.自动化和节省时间:
人工智能能够自动完成一些繁琐的教学任务,如生成高水准的评估作业、整理学生成绩报告,从而节省教师的时间和精力。这样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个别需要。
然而,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完全取代人类教师仍然是一个具争议性的问题。以下是一些笔者个人的观点:
首先,人工智能只能充当教学助手的角色。在教师不在场时,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即时支援,解答学生的问题或提供标准化的解释。然而,人类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情感连结,感知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情感,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这种情感联系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
其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其他技能,如批判性思维、创造力、解难能力和沟通技巧等。这些技能通常需要教师的陪伴、启发和指导,才能促使学生成长。此外,人类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灵活应对不同情况下的学生问题,反之,人工智能却无法在这些方面发挥任何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适当地使用人工智能,让他们从中受益,但不应该将人工智能作为取代努力和欺骗的手段。因为,当部分学生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完成作业时,其他学生可能会处于不公平竞争的状态,这也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的。
总结来说,教育是一项充满人情味和专业性的工作,尽管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目前的技术仍无法完全取代人类教师的独特角色和能力。因此,我们希望教育工作者能够保持“有教无类”的精神,继续真心对待每一位独特的学生,并借助人工智能的优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作者简介:李喜森先生现为天佑小学校长,从事教育事业33年,在校致力推动生命教育——“蝴蝶保育计划”,期待学生能够懂得珍惜生命。李校长也热爱书法艺术,现为香港书法专业人员协会执委之一,并在每个主日于马鞍山圣方济堂以歌咏团团长的身份推动堂区之福传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