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征费|世上无完美答卷 日法美经验值得香港参考

撰文: 罗保熙 毛咏琪
出版:更新:

近月,垃圾征费成为香港社会不少人茶余饭后的热话。这个政策酝酿至今20年,如今却导致满城风雨。事实上,全球不少国家都有类似的垃圾征费计划,甚至已实行数十载,香港在垃圾收费及回收落后不少发达国家。基于这个出发点,记者特意找来分别居住在日本、美国、法国的港人移民,了解当地做法及他们的心声。

阅读《垃圾征费,外国如何做?》系列报道:

垃圾征费|日本推行数十载已成模范生 冲绳港人家庭分享成功要诀

垃圾征费|法国垃圾税每户年缴数千元? 居法港人:按重收费奏效

垃圾征费|人均垃圾量仍冠全球 美国一个世纪经验却证失败?

从日本、法国到美国,许多人或许会认为他们地方大、空间大,根本与香港没有可比性。的确,这些国家在空间方面与香港有着天壤之别。然而,当中的普遍性不容轻忽,香港还是有许多可以参考的地方。何况,这些国家不乏公寓大厦,类似香港密集式的居住环境还是有的。

让记者印象至深的地方是,这些政府在垃圾征费、分类回收政策、教育、设施配套已走得很前,当地人的环保分类意识普遍也较高,令垃圾处理变得更有效。香港政府一开始推行垃圾征费,强调的就是要购买垃圾袋,却没仔细考虑处理回收垃圾的能力(包括绿在区区全港收集站厨余回收机等明显严重不足),相形见绌。

巿民的回收习惯

日本的垃圾分类回收十分仔细复杂,但当局的指引、配套十分完善,一般家庭其实并不用花太多时间来处理垃圾,而且熟能生巧,日子久了也不太难记。日本的垃圾区分为可燃垃圾(包括厨余)、金属、塑胶、玻璃、危险品如打火机、破烂玻璃、陶瓷等,还有纸类(报纸和卡纸分开处理)等。

在日本的小学,学生吃过午饭后,除了分工打扫收拾,更会各自处理自己餐盘上的厨余、把牛奶盒压平回收,从小已养成好习惯。

法国的教育同样十分到位,不仅从小就在学校教授这方面的知识,社会上还形成节约减废、分类回收的风气,民众有感环保是“份内事”——市民外出用膳会把托盘上的吃剩的食物及垃圾分类弃置、拿着玻璃到专门回收点的景象可见一斑。

有多少巿民已有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香港自问在这方面做到多少?有多少巿民已有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

㓥房楼、三无大厦:收税胜过买胶袋?

在上述外国案例中,公寓大厦大多是依靠征收垃圾费的形式来收取(以户型、人数、单位大小等不同收费),皆因这些住宅是当局很难有效监察。香港部份住宅,尤其是㓥房大厦、三无大厦面对同样争议。在这类大厦统一向每户征收垃圾处理费,或许是一个方法。

厨余问题考验各国

在整个访问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厨余是无分国界最令人头痛的难题。本港每天约有11,130公吨都市固体废物有三成为厨余,而且很容易发臭,引起卫生及蛇虫鼠蚁等问题。在日本,他们的垃圾桶内设有除臭剂、香味剂,可以有效抑制难闻气味,值得香港参考;在法国,部份人透过“冷冻厨余”来解决,但他们地方大,在家多放一个雪柜不难,反观香港说要广泛推动厨余回收,只能靠政府的回收机,搞不好会酿成更多卫生问题。

至于美国,当局教导市民以“层层叠”方式,即一层厨余、一层树枝树叶(干咖啡渣或木屑也可)的摆放方式去阻隔臭味,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让人堆肥之用,在香港似乎太离地,但这类有机的处理方式亦是可参考及多作推广的,在农地、校园、商业应用上可多思考。

厨余是日本、法国和美国的共同烦恼,香港又可以如何处理?(网上图片)

这也让记者想起在澳大利亚读书期间的经验,以昆士兰省布里斯本为例,许多家庭的厨房锌盘都接驳了一个厨余处理器,只余将厨余倒入(骨头、硬物除外),按下掣不消几秒就能处理掉。香港未来是否引入类似的家用厨余设备,政府能否向巿民提供鼓励优惠或补贴?或许值得继续讨论。

没完美答卷

回顾日、法、美的经验,多少说明了垃圾处理问题没有完美的答卷,具体政策还是得因地而异。不过,从受访者的分享中,可见各国并非求尽善尽美,相关政策也非“洪水猛兽”,容让犯错、容让不跟随、容让形同虚设,但至少早已启动,逐步来改善。上述国家的公寓大厦同样面临难以监察的问题,政策成功与否主要靠收费(垃圾税或垃圾费)及市民自愿性,在某些情况下才施加罚则。

香港的垃圾征费计划内容相对简单,买胶袋装好垃圾便可。然而,如果计划最终未能有效大幅提高回收率、养成巿民做分类回收的习惯,恐怕只向巿民和消费者“开刀”的又一征费措施。

香港政府把握现有时间做好回收配套、试行落实和相关解说工作,才是首要任务。(资料图片/何颕贤摄)

环保永远走在路上 当局宜把握时间

最后,受访者还提醒了我,香港人的适应性从来都很强,多年来本身对分类已有一定程度认识,不论由香港走到任何国度、面对复杂无比的征费及回收政策,实际上没碰到大问题。任何改革都需要时间,“适应之说”未免过于小题大做。

摆在当局眼前的时间已经不多,在经历廿年时间、投入数亿公帑、开展近千个试点,覆盖几十万人的试行后,政府如果只因眼前阻力,最后全盘搁置计划,恐怕只会令香港的垃圾处理问题继续原地踏步,功亏一篑。如何把握现有时间做好回收配套、试行落实和相关解说工作,才是首要任务

阅读《垃圾征费,外国如何做?》系列报道:

垃圾征费|日本推行数十载已成模范生 冲绳港人家庭分享成功要诀

垃圾征费|法国垃圾税每户年缴数千元? 居法港人:按重收费奏效

垃圾征费|人均垃圾量仍冠全球 美国一个世纪经验却证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