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征费|18区人均回收点相差6倍 中西区最多 九龙东两区最缺

撰文: 林奥莉
出版:更新:

垃圾征费将于今年8月起推行,措施旨在推动巿民减废回收,将有用资源循环再造,惟执行及配套上引起各界关注。近年“绿在区区”回收计划设立超过160个环保回收站及流动回收点,全港18区之中,到底各区回收设施相差多少?下文以各区人口看回收情况。

政府近年扩展社区回收网络,现时全港设有11个回收环保站、34个回收便利点、超过130个回收流动点,由获批营办团体营运,统一接收9种常见回收物。根据环境及生态局1月17日在立法会书面回复,“绿在区区”的服务已覆盖全港约80%单栋楼宇。

除了绿在区区外,连计传统三色回收箱、私人住宅及机构回收设施、个别种类回收点(例如充电池、悭电胆、玻璃樽等),截至2024年1月,全港总共有6,520个回收点,各区回收点数量介乎152个至563个。

全港设超过160个绿在区区回收点,包括大型回收环保站和流动回收点。(资料图片/黄浩谦摄)

以18区人口计算每区回收点的人均使用情况,中西区人口达22万,回收点有563个,为全港最多,平均每397人就有1个回收点。而黄大仙区人口达40万,全区只有152个回收点,即平均每2,661人有1个回收点,与中西区相差近六倍。

若扣除郊游地点、旧衣回收、只限电器、电池或悭电胆的回收点,黄大仙区平均约3,184人才有1个日常用品回收点,其次是观塘和葵青,每个回收点平均超过2,700人使用。

中西区共有563个回收点,当中约75%属私人住宅或商场回收点,主要供住户使用,余下约140个回收点,包括“绿在坚城”、“绿在西营盘”、“绿在上环”及14个流动回收点,以及街角回收店、三色回收箱、非营利机构提供的回收点,供公众使用。

黄大仙区则有约32%属私人回收点,余下约70个回收点,包括“绿在新蒲岗”及4个流动回收点。环保署早前指,现正兴建第12个回收环保站“绿在黄大仙”,预计今年第四季开始逐步投入服务。

按回收物种类比较,“绿在区区”接收的常见回收物包括废纸、金属、塑胶、玻璃樽、充电池、悭电胆及光管、四电一脑(受管制电器)、小型电器及纸包饮品盒。另外巿区衣物回收点数量则由31至70个不等,部份地区设碳粉盒回收。

各区回收点数量有差距,个别回收物情况更明显,例如中西区设273个玻璃樽回收点,观塘和黄大仙区分别设115和76个。以人口比较,中西区平均每819人1个玻璃樽回收点,观塘和黄大仙为5,817和5,321人,相差六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