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征费|法国垃圾税每户年缴数千元? 居法港人:按重收费奏效
法国政府自2012年起对生活垃圾处理费用征收“垃圾税”,包含在地产税内同时收缴,当中的8%上交国家,其余留给市政府,故具体费率可由地方自行设定。据法国环境和能源管理局2021年的数据显示,全国有逾200个市镇实施有关制度,可减少41%的残余家居废物,并增加30%的包装和纸张收集量。
自小于香港学习垃圾回数和分类的知识,居法港人Youtuber Maddi最近向《香港01》分享对当地垃圾征费、分类回收的实践经验和个人看法。
此为《垃圾征费,外国如何做?》系列之二
Maddi在法国定居多年,最初是生活在东南部城市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近年搬到首都巴黎;她曾住过公寓大厦及独立屋,因此对不同住宅类型的垃圾征费和回收也有一定的认识。她向记者表示:“法国的垃圾处理情况,不同的城市而有所不同,而每个城市的市镇(commune),镇政府都有自己的规则。大同小异的是每家每户都要做好垃圾分类。”
当地垃圾分类大致上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以巴黎为例,每个别墅、独立屋都会获政府派发三个大型垃圾箱,分别为黄色(回收垃圾如纸皮、塑胶、金属等)、啡色或绿色(非回收垃圾包括厨余),还有一个白色细垃圾桶放玻璃;斯特拉斯堡的做法相似,但玻璃则要亲自拿去镇内专门的回收站,没有专门的垃圾桶。
虽然我在香港时仍未有垃圾征费,但学校也有教垃圾回收和分类,当时学到的分类重要性在搬来法国后终能实践出来,反而有一种参与感。
丢家私和大型垃圾要上网预约
不属于上述的垃圾也不可随意丢掉,例如电灯炮,需要拿去当地“五金舖”的地方回收;药品要拿去药房回收,还有家私、床褥等大型垃圾,则需要事先上镇政府网站申请,预约工人于特定时段来回收,成功申请后会收到一个代码(code),再把它贴在需要丢掉的物品上,在相关指定的时段放在家门外等待回收。此外,植物、泥土等亦不能随意弃掉,需要拿到指定地方弃置。
垃圾征费|日本推行数十载已成模范生 冲绳港人家庭分享成功要诀
乱投回收箱 会被清洁工人“原箱拒收”
假若将不能弃置的物品放入上述3个垃圾桶,清洁工人会在该垃圾桶贴纸说不回收,留待下星期再收,若果不断重复犯错,有机会遭到罚款。
日常处理垃圾时,Maddi都会先想清楚该垃圾可以如何掉,她说:“以我现居的地方为例,每个房间均有一个垃圾桶,厨房则有两个,但凡房内的垃圾桶装满都会拿去厨房的两个垃圾桶分类,之后再拿到放在车房的两个政府垃圾桶再分类。”当地周一收不可回收垃圾、周三收可回收垃圾和玻璃樽,她会在前一晚将政府垃圾桶推出街上的指定位置等待回收,早已习已为常。
她补充,这个日常处理垃圾的流程虽然相对简单,但却也令她形成一个良好意识,“包括弃掉垃圾也好、出街也好,因法国街上的垃圾桶也是有分类。而且,在斯特拉斯堡,由于掉垃圾按重收费,我们会想清楚每件垃圾是否可以回收,尽量减少掉垃圾以减轻支出。”
由于Maddi的垃圾税已包含在租金内的水电等杂费内,难以确定实际缴付的金额,但以其现居斯特拉斯堡的父母为例,他们一年花在垃圾税的费用约为270欧元(约2,291港元)。
法国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为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回收打下良好且坚实的基础。早于1975年,当地就颁布了有关废物管理的首部法律框架。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法律的细化和政府不遗余力宣传,垃圾分类制度早已在法国深入人心。
按量收费 助减少废物
而在垃圾分类制度方面,法国各级政府和企业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举例,巴黎等一些城市均有专门负责环保和节约的副市长一职,他们主要负责经常举办宣传和演示推介活动,还有不断制定相关的鼓励措施。自1992年法国正式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以来,逾5,000间企业投入约70亿欧元(约594亿港元),支持全国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工作。
至于近年才推行的垃圾税,据法国税务部门的数据则显示,2020年垃圾处理税收达71.37亿欧元(约605亿港元),较2019年增长1.8%。近年,当局开始对垃圾税作出调整,在部份城市引入家庭垃圾税的“激励定价”,鼓励住户少扔垃圾。这一政策将“垃圾税”分为“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按每户丢弃的垃圾量(如体积、重量或收集次数等)计算的。“可变费用”的占比每年会经协商确定,由10%至45%不等。因此,垃圾越少,所缴费用就越少。
其中,东部城市贝桑松(Besançon)于2008年引入了这一收费标准,并自2012年开始全市推广。法国环境和能源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至2018年间,当地的残余垃圾减少了35%,同时可回收垃圾收集量增加了11%,玻璃增加了6%,可见相关措施的成效不错。不过,由于“激励定价”涉及更多的人力(如需人手评估每户垃圾量)和财力支持,故在全国推广上仍有一定难度。
惊讶连圣诞树也回收 制成除草剂
从香港来到法国之初,Maddi表示由于垃圾处理只是移居当地众多新事物的一小部份,算不上是一个大挑战,坦言“感到新鲜多于不适应”。而且,由于法国人在垃圾分类的意识十分强,故有不清楚明白的地方,可能询问一下邻居、房东,他们也会有意识地教导她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工作。她说:“虽然我在香港时未有垃圾征费,但学校也有教垃圾回收和分类,当时学到的垃圾分类重要性在搬来法国后终能实践出来,反而有一种参与感。”
由香港移民法国未感不适应,反而是从斯特拉斯堡搬到巴黎才出现,她解释:“由于两地的相关政策不同,我初时很常要前往市政府网站询问当地的垃圾征费和回收详情,需要再教育自己一下。”
对Maddi来说,即使经过多年也让她有点惊讶的是,法国人垃圾处理和回收方面的“极致”。她举例说:“每逢圣诞节,法国人都很喜欢买真的圣诞树(即松树),但他们用完弃掉的数目很大。因此,政府最近推出了一个计划,由于松树酸性很高,不适合作肥料,当局特别安排了专门的机器来处理这些树木,将其变成除草剂,因是酸性,可以让政府用来除草。”
阅读专题报道:垃圾征费|日本推行数十载已成模范生 冲绳港人家庭分享成功要诀
厨余是一大烦恼 政府拟向每户派处理装置
另一方面,多年来也有让她叫苦和烦恼的事。她指:“厨余是最困扰我们的一件事,记得我由公寓大厦搬到别墅之初,我好震惊他们仍是每周收一次,因我们有花园,我很怕会有老鼠和曱甴。而且,这些垃圾会留在我们的车房一个星期时间,很容易造成难闻臭味、蛇虫鼠蚁的问题。”
她希望当局日后可以增加回收垃圾的频率,如每周两次可能更好。她补充,法国政府已拟向每户派发厨余处理装置,惟未有具体时间表,现时她们只好在每次政府队伍来回收后,自行会用水冲洗一下垃圾桶以保持干净。她还知道有些人会买冷藏雪柜来将厨余藏起来,防止发臭和蚊虫滋生等。
(香港)由“环保有着数、有优惠”变成要收费买胶袋,这转变可能一时间令人一时间难以接受,因此可能需要将适应时间线再拉长一些更好。
由学校饭堂做起:托盘上也要做分类
纵然法国垃圾征费和回收流程未必尽如人意,但Maddi仍认为相关政策是很成功的。她表示:“定义有关计划是否成功,在于定义大家对于这方面是否投入,感觉自己在垃圾回收分类上具有一个责任,我认为法国人在这方面很有责任心,如很常见在街上他们拿回收的玻璃樽到指定地方去掉而非随处丢掉。”
她认为,这方面并非与人的质素有关,因她觉得香港人在这方面更胜一筹,她续说:“我认为更关键在于教育,因这更多是社会风气、潜移默化的问题。”她又指,法国很早就提倡垃圾分类的意识,包括在学校上课时已经有充份教育相关知识,因此当地人的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相当强,不会嫌麻烦而随意弃掉。
法国的学校除了教授垃圾分类和回收的知识外,也教导学生在学校内做好有关的分类工作。Maddi以在学校的饭堂为例指:“我们要将自己托盘上的垃圾和厨余先分开掉,再将碗碟放回收集处让工友清洁。”她认为,这种种的行为在潜移默化的将垃圾分类和回收灌输给下一代,使他们意识都很强。
另一个关键因素,她认为“可回收垃圾不收费、非回收垃圾按重收费”的确可以推动人们做得更环保,从而更倾向支持垃圾征费和回收的计划。这些也是她觉得法国做得不错的地方。
香港衰在“转变太大、来得太快”?
Maddi也听闻香港快将落实垃圾征费的措施,了解这个政策在香港出现不少争议。她说:“我认为香港社会现时感到有点接受不到主要是一切发生得太快,而不像法国已有悠久历史。”她指出,许多新兴想要推行垃圾征费和回收的地方,多有一种“因政策而去推行环保”的心态,让大众觉得“做环保有着数、有钱赚”,她认为这仅能带来短期的效果,长远则不行。
她认为这多少解释了香港的现状,她解释:“由‘环保有着数、有优惠’忽然变成要收费买胶袋,这个转变可能一时间令人一时间难以接受,因此可能需要将适应的时间线再拉长一些会更好。”她表示,当局可以针对社会风气作一些宣传工作,让本港社会的整体意识再加强一些,之后再推出相关措施较易令人接受。
阅读《垃圾征费,外国如何做?》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