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旅行不是浪费时间!学好一门外语、危急应变经历,也可写进CV?

撰文: 许芷婷
出版:更新:

梦想是,抛开一切,裸辞后旅游一阵子。但解决了金钱、时间的问题,最最担心是,游玩过后,被问及当中的“空白期”,见工时怎解释?会被视为不定性、不够成熟吗?弱弱一问:旅行又是否可放进CV?

这儿说的旅行,当然不是三数天的日本、台湾游,而是至少数月的“深度游”。老土一点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言不差,得著不一定比乖乖工作或读书少。因此,以下便是一些“小贴士”,教大家如何旅行都可以写进履历表!

(《The Intern》剧照)

学会流利当地语言-比语言班更有用?

(《闺蜜2》剧照)

最直截了当的,当然是语言。日日夜夜浸淫在当地的语言与文化中,不进步神速才怪。以英语为例,在香港人人都会基本会话,但说要到十分流利,下班后上课进修,一定不及天天与在当地生活学得快。

笔者记得数年前到美国交流,天天都想念说中文的日子,只因在那儿生活、交朋友、甚至是吵架,都得用英语,我不敢说自己说得好,却越说越自然了。我也记得有位朋友旅游一年,一边打工换宿,回来便学成了西班牙语,在香港通过中高阶的西班牙语考试。因此,旅游之余也给自己一个小任务,日后把所学语言写进履历,绝对不为过。

在异地做义工-也是反映工作能力的一种?

(《Eat, Pray, Love》剧照)

别小看做义工的威力!在旅途当中增加义工一环,不但能借此帮助别人,见识当地的另一面,也能丰富自己的体验。

根据美国网站TimeBank的统计,约七成的雇主会倾向聘请有义工经验的人,因此义工并不如我们想像中在工作上毫无用处。另外,在面试时候,也可分享义工生活的点滴,特别是那些可以反映随机应变力,或解决问题能力的事,不但能带出自己的工作能力,也能力雇主留下较深的印象。

【澳门2日1夜】闺密叉电之旅:尝一杯“偷情”咖啡、再学品毡酒!

【一个理由去旅行】台中滑梯x设计酒店 亲试:任性一次好值得!

近年香港也有不少旅行兼义工的组织活动,计划时也值得参考:

+10

旅行教会你的事-可附上旅游网志!

(《七月与安生》剧照)

即使你没做义工,也没有特地学甚么,把自己抛到陌生环境中生活、游览,一定有所得着,如一些“谈判技巧”,或上述提到的随机应变力。

大至旅游计划、预算,小至旅途中的“意外”,都可反映见识与能力。例如,笔者试过到美国需要转两程飞机才能到达目的地,却因第一班机延误而令后来的两班机都飞走了。人急智生,便越过人群,请求海关让我先过,再与航空公司议论,最终搭上联营航班的飞机,还比预期早了一小时到达。此等小事都可与工作有关,反映性格及能力,若怕太冗长,可记录于网志内,履历则附上网址,让雇主浏览,或在面试时提及,总比千篇一律的工作经验有趣得多!

Sources:NomadicMa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