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理念美好 新任专员要交成绩
医务卫生局宣布周一(7日)现任香港社会医学院院长、老人科医生彭飞舟出任基层医疗健康专员,并于当日履新。医卫局发言人指出,彭飞舟具备丰富的公共医疗发展及管理经验,将会带领基层医疗健康办事处推动基层医疗发展,落实“基层医疗健康蓝图”相关措施,包括成立基层医疗健康管理局、推动防治和管理慢性疾病的工作等。
早在回归以前的医疗改革已关注发展基层医疗,以分流病人,但成效一直有限。今届政府著力于提升基层医疗,《施政报告》承诺于今年内推出“基层医疗健康蓝图”,以地区康健中心作为枢纽,统筹为市民提供基层医疗服务,并且与私营医疗界共同推广“一人一家庭医生”、及为期三年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等。
基层医疗分流能力有限
基层医疗能够分流病人,将病情比较轻的病人留于基层医疗的诊所等,避免他们过度占用大型公立医院的资源。正如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所言,“基层医疗健康蓝图”概念正确,关键在于如何实行。近年门诊服务中有接近七成已由私家诊所提供,当中余下的三成不少是急症、专科门诊,进一步分流的空间已经不多。
即使不少轻症病人已经光顾私家诊所,但公立医院仍然超负荷。按医管局数据,专科门诊轮候时间最快的儿科中位数也要9至24星期(按地区而定),轮候最久的眼科中位数更长达51至167星期;而白内障手术这种常见非紧急的手术的平均轮候时间则要11至21个月。这些服务不是基层医疗能够分担,公院持续“迫爆”反映了医院服务供应与需要落差严重。
因此,在发展基层医疗之外,政府仍要著重提升医院服务。上届政府在2016年《施政报告》已推出第一个“十年医院发展计划”,计划十年内增加6千张病床及90个手术室,加上2018/19年《财政预算案》又提出准备第二个“十年计划”,至2036年大致可追上需求。然而,医管局数据反映2017/18年度至2021/22年度五年间实际只增加了1,814张病床,远远不及目标6,000张的一半。今年的施政报告指余下的五年将继续增加4,600张病床,这与医管局的病床数目大致吻合,令人担忧医院建设的速度是否能追上需求。
▼地区康健中心▼
如何做到预防胜于治疗
基层医疗的另一作用是发挥预防胜于治疗的精神,帮助市民及早发现病情、及早治疗,减轻医疗体系的整体负担。政府的基层医疗新政策包括了“一人一家庭医生”及“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都是针对预防和及早发现而设。前者希望通过为所有市民安排家庭医生,以提高他们预防慢性病等的意识,减低他们日后需要求医的可能性。后者则从明年起推出为期三年的计划,通过地区康健中心转介有高血压或糖尿病高风险的市民至私营医疗作进一步检查。确诊的市民将获安排家庭医生及专职医护团队的治疗服务,而政府会资助约一半检查和治疗费用。这些政策值得肯定,能够善用私营医疗的资源减轻公营医疗压力,不过成效取决于具体安排。例如按统计处2015年的数据,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没有固家的家庭医生,要做到“一人一家庭医生”似乎甚有难度,有待政府敲定计划细节。
而且要及早预防,大前提是市民有这方面的意识,愿意主动及早应诊,然后家庭医生等基层医疗才能作前期护理。卫生署2014/15年度人口健康调查显示,15至84岁人士从自述或在身体检查时量度发现患有高血压的总患病率为27.7%,其中47.5%在调查前未被确诊,反映很多市民欠缺预防及提早发觉慢性病的意识,往往要等到病发才求医。因此,政府如何提高市民对慢性病的警觉,令他们主动应对可能存在的长期健康风险,也是基层医疗健康专员要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