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辩论】放弃全收粉岭高球场 硬推公私合营 报告立场保守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本周一(12月31日)发表终极报告,提出香港要建立“土地储备”,并建议政府应优先发展八类土地建屋。房屋供应与觅地方案息息相关,若要保障市民的住屋权利,建立“土地储备”实属必须。但公营房屋兴建进度落后预期,当务之急是供应大量公营房屋,为达致这个目标,政府应该全面收回高尔夫球场以及动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地产商手中的农地。可惜的是,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报告在这两方面的立场仍旧保守。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主席黄远辉(左)及副主席黄泽恩就未来增加土地选项,昨向政府提交报告。(洪嘉徽摄)

为确保公营房屋供应充足,建立“土地储备”实属必须。过去,政府一度因为楼价下跌而中止造地,市民受尽恶果。报告指出“造地过程(尤其是前期研究)应是持续而不受经济起伏等外在环境影响,政府亦应展示迎难而上的莫大决心”,显然是针对过去政府的不足,提出恒常的觅地措施。如果政府落实建议,必然有助长远房屋稳定供应。

但是,短期内政府也需要推出配合当前需要的觅地政策。公营房屋的轮候时间屡屡破顶,居于㓥房的民众为数众多,政府应推出适切土地供应政策,包括全面收回高尔夫球场以及以《收回土地条例》收回发展商手上的农地。

先说争议不断的粉岭高球场,观乎报告,小组只建议政府优先收回32公顷球场。我们明白单是收回部分球场,也会触碰到庞大的既得利益,招来极大反响。但是,房屋问题严峻,政府应该事不避难,全面收回高尔夫球场,以解燃眉之急。

经过重重的争议和反复讨论,小组在报告内列出8个优先选项,包括3个短中期及5个中长期方案,建议特首优先考虑。分别为:新界棕地、新界私人农地、私人游乐场地契约用地(包括粉岭高尔夫球场)、维港以外填海、东大屿都会填海、岩洞和地下空间、内河码头及新界新发展区。(资料图片)

报告指,余下的140公顷球场仍须考虑重置地点、时间,以及文物、历史、环境等挑战。“01观点”早前已经警告,分两阶段处理会为高球场前景留下尾巴,政府难以订下房屋及基建长远规划。假若因为规划所限,拖延日后交通基建,只会徒添北区新旧居民生活之苦。如果政府真的希望减低对高球爱好者的影响,大可在填海区、复修后的堆填区重置高球场。

尽管小组认同《收回土地条例》的功能,但仍然贬低《条例》的效力。报告形容社会对房屋的需求不局限于公共房屋,将土地全数用作兴建公共房屋亦不符合良好规划的原则,所以要引入公私营合作释放新界私人土地,提供私人住宅。不过,与私人住宅相比,港人渴求公共房屋的程度高得多,政府早前评估,未来十年要额外兴建6.7万个公营房屋单位,才能追得上《长远房屋策略》的目标。如果政府要承担为港人安居的责任,必先敢于重整土地用途。政府只要依法合理赔偿农地价格给地主,不应害怕反对。

即使几个渠道均反映过半数民意支持利用私人的新界农地储备,但同时有不少市民忧虑政府引入公私营合作机制。最后,小组坚持建议引入,只嘱咐政府,机制要“公开、公平及透明”,以释除公众“官商勾结”的疑虑,而机制的社会所得,不应少于政府投放基建的公帑。小组对机制的公平性和效益如此重视,因为香港过往的重大工程项目,不时被揭穿涉及利益输送,公众因此质疑日后机制仍会偏私。其次,要启动机制,只能靠土地拥有者主动申请,政府难作主动,势将窒碍中短期建屋步伐。

土地房屋问题困扰香港多年,建立土地储备,重新规划新界土地、收回粉岭高球场、检讨私人游乐场契约、大幅动用《收回土地条例》收回地产商手上的农地,实属必须,无甚争议。专责小组如今呈交报告给政府,政府必须谨慎审视各个选项,目标是尽快改变现有土地的规划,加快建屋进度,让港人得以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