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社论】推房屋供给侧改革 是林郑最重要考卷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运输及房屋局在上周五(12月21日)发布《长远房屋策略》周年进度报告,调整十年公私营房屋供应比例,由六四比改为七三比。政府在政策方向上确认公营房屋的重要性,诚为社会之福,若能以此为基点,推动香港房屋供应结构改革,市民更是乐见其成。但是,若然比例调整了,实际楼宇供应量却无法增加,则一切只是画饼充饥,不但不能改善市民的居住情况,更可能影响政府的管治威信,效果适得其反。

必须不厌其烦地指出,土地及住屋问题是香港各种社会问题的症结,而要扭转香港畸形的房屋市场与居住条件,首先要增加公营房屋供应,其前提当然是增加用于兴建公营房屋的土地供应;与此同时,必须因应香港社会财富格局调整租住与置业的分配比例,建立以租为主、以买为辅的房屋政策,让市民的口袋休养生息,减少“楼奴”,增加创业诱因,为香港经济转型提供社会基础,同时纾缓楼价压力,让地产成本不再成为企业经营的主要负担。

往届特区政府对住屋问题不可谓不重视,回归之初首次制定长远房屋政策,便隐含了公营房屋主导发展的大原则。第一任特首董建华在1997年的施政报告中订下的房策目标包括:每年兴建的公营和私营房屋单位不少于8.5万个(包括5万个公营房屋单位和3.5万个私人物业);全港七成家庭在十年内可自置居所;把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缩短至三年。这项政策原意虽善,但生不得其时、行不得其法,推出之时更遭逢亚洲金融风暴,结果社会舆论情绪化地指斥“八万五”为楼市大跌元凶。结果,董建华的房策愿景随着一句“八万五已经不存在”,不了了之。其后,政府更推出与其背道而驰的“孙九招”,减建公屋、停建居屋以求挽救楼市。

作为后继者,曾荫权任内高挂“休养生息”旗号,不论是造地还是建屋,均无所作为。公营房屋固然见缺,受全球资金渐见泛滥影响,私楼同样供不应求,价格高企。曾荫权治下七年,本港公私营房屋供应齐缺,酿成当下房屋供应的结构性困局。

当年政府推出“孙九招”减建公屋、停建居屋以求挽救楼市。(郑剑峰摄)

克服土地困局 七三比踏一小步

第三任特首梁振英在竞选时提出房屋问题是重中之重。本来方向正确,惜受限于能力,他对房屋供应问题的认识,只限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梁振英政府在2014年推出第二份《长远房屋策略》,冀增加公营房屋占比,订出新供应公私营房屋六四比的目标,但曾荫权懒政“不造地”埋下祸根,梁振英却未能意识到房屋供应改革须立足于土地改革,其班子只能以见缝插针的方式艰苦经营。

时任运房局局长张炳良指,在非熟地建屋,政府需收回业权、清拆旧建筑、平整土地,费时失事,一定程度上影响公营房屋落成进度,令公私营房屋比例难达预期。虽然梁政府自知政策弊端所在,却未能提出根治方案,勤勉工作只换来杯水车薪,徒耗五载光阴。

数据未必都老实,但多少能反映一些实情。孙九招于2002年11月推出时,居于公屋及居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9.8%,2017年下降至45.4%;私人单位的人口占总人口则由2002年的49.3%,上升至2017的53.7%。三任特首的进退维谷及失政失策,把大量港人“赶入”私营市场。然而,这些年间,市民的收入相对于物价升幅不升反跌,却因政策失误导致公营房屋供应短缺,许多人被迫节衣缩食,到私营市场置业、租赁。市场被寻租资金扭曲,更因而催生包括128呎蚊型盘及㓥房等各种不合理的“产品”,民怨载道。

市场扭曲,催生128呎蚊形盘。(潘思颖摄)

挽救房屋供应 须推供给侧改革

社会正在形成的共识是,是时候改变了,我们须就克服房屋困局,推动一场“供给侧改革”。在内地,“供给侧改革”近年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经济主题,简单而言,其政策目标是透过优化各种生产要素,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土地与房屋都是生产要素,从供给侧着手改革房策,便要着手增加土地供应并增加对中低收入家庭的支援,从而解决居民住屋问题。上周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便重申,要坚持“房住不炒”(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的政策定位,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从逻辑上来看,香港房屋《长策》也是“供给侧改革”。七三比变动无疑是适应时代改变、回应社会诉求的关键一步,也是这场改革合理的第一步。事实上,林郑是《长策》的长期执行者,内中政策优劣,乃至成败关键,她理应知之甚详。大抵出于这种认知,她早于今年的施政报告已宣布七三比改革,以求增加公营房屋的兴建量。

上周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李泽彤摄)

与此同时,更难得的是,其政府回应了社会忧虑,并进取地行事。现任运房局局长陈帆曾在电台指“公营房屋包括居屋、绿置居、首置盘”,《香港01》当时指出,申请“首置盘”的入息限额高于“居屋、绿置居”,如果将“首置盘”算作公营房屋,则公私营房屋七三比,固可把更多人纳入公营体系,但不一定增加公屋、居屋的数量。现时政府最后定案,把首置上车盘计入私楼,一来平息了市民部分疑虑,二来更能在私营市场中加入崭新的调节工具,以期更好地发挥政府功能。政府在此之中展现的积极施政思维,正是社会当下所需的。

然而,《长策》写得再漂亮,若然不能实质增加公营房屋供应,市民大众始终是无感的。须指出一项关键事实,《长策》只是原则性文件,并非主事官员的“关键绩效指标”(KPI),更不是什么军令状。对于推动落实《长策》目标,主事官员大可口惠而实不至,更可能欠缺根本动因去拆解更为复杂、涉及更多既得利益藩篱的土地供应问题。可以说,这是公营房屋供应量长期落后于《长策》目标的根本原因。

林郑既已认识到公营房屋供应的重要性,就必须想方设法避免重蹈董建华及梁振英的覆辙,勿使良好志愿沦为一纸空谈。这当中理应包括设立主事官员“真”问责制度,令《长策》建屋目标成为政府凌驾性的施政大事,从而确保与建屋进度息息相关的政策,可以高效有序地落实。

若然不能实质增加公营房屋供应,市民大众始终是无感的。(张浩维摄)

踏实执行长策 勿沦为空中楼阁

推动香港房屋市场的供给侧改革,须徙木立信。在确保七三比不会是画地作饼的空中楼阁后,政府更须展现打破现存结构利益的决心,争取更多市民同行共闯。为改变供应结构,令建屋比例目标实体化,乃至更好地保障市民对优质生活的追求,我们认为政府须做的急务有三。

其一,将公私营房屋比例目标扩展至整体房屋数量,而非只限于新增单位。享有适足住房是基本生存权利,保障此权利是任何政府应有的责任。只有从根本性的整体供应量上做到由公营房屋主导,才可能真正确保市民在住房需求方面,免受被资本扭曲的市场剥削。

其二,勇于拓地,而且新拓土地应以公营房屋占绝对主导位置,甚至高于七三比。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即将提交报告,预料会包含东大屿填海及分阶段全面收回粉岭高球场两项建议。按过往“实绩”,政府在新增土地供应后,会偏重发展私营项目,普罗市民难以受惠。政府可以公开承诺,透过合理规划把明日大屿及高球场两个大型发展项目,以八二、九一比使用土地,甚至全数用于兴建公营房屋,以追回落后多年的建屋目标,填补中下阶层的住屋需要。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即将提交报告,预料会包含东大屿填海及分阶段全面收回粉岭高球场两项建议。(李泽彤摄)

其三,探讨在适当时机,把七三比由单位供应目标,转为土地面积供应目标。香港现时的土地供应与应用常态,是私营项目的地积比远低于公营,结果就是私营市场占据大量土地,但兴建房屋数量相对较少。这一来有碍觅地兴建更多公营房屋,二来阻碍提升公营房屋的居住面积及改善周边配套设施,令公营房屋只能追“量”而不能提“质”。只有设立质量并重的供应目标,才能建立真正回应公众期许的供应结构新常态。

多年来,政府在房屋政策的立场上摇摆不定,认识与实践出现严重偏差,市民饱受痛苦。林郑必须认识到房屋问题的病灶,进一步确立公营房屋主导的政策并切实执行,保障市民的居住权利。过往决策者的短视思维与庸碌作为,也不仅仅反映于房策之上。从扶贫到人口规划,再到整体经济结构转型,政府官员无不抱残守缺、举棋不定,致使香港社会沉疴积萎,需要进行一场结构性变革,而推行改革除了民间共识,还须有坚定的领袖。“七三比改革”算是今届政府取信于民的坚实一步,社会对林郑的下一步,翘首以待。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12月24日出版的第143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