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香港基金|活化前深水埗配水库 保护独特人文风貌

撰文: 团结香港基金
出版:更新:

团结香港基金专栏|周国心

政府上月公布下半年的盛事达100项,其中文化艺术及创意项目占25项,为发展文化旅游带来机遇。然而,一年一次甚至一次性的盛事只是文化旅游的表层,更深层次的文化氛围才是吸引旅客的要素。要培育文化氛围,政府需持续开发更多表演场地,孵化恒常的艺文活动,而活化前深水埗配水库正是一大契机。

善用配水库打造艺文古迹场地

适逢发展局仍正审视配水库的保育及活化方案,政府可考虑将其改造为展览及表演场地。前深水埗配水库于2021年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其仿古罗马式建筑及九龙供水历史蕴含文化价值,导赏团亦大受市民欢迎。根据发展局提交予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的文件,截止今年二月底,配水库共录得82,266参观人次,可见市民的参与度踊跃。若能进一步加入艺文元素,更是画龙点睛之举。

其实,世界各地也有将地下水库活化为艺文场地的例子。地下水库昏暗的环境揉合戏剧、音乐、灯光及各式艺术,能为访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例如丹麦哥本哈根将于1856年建成的The Cisterns蓄水池发展为艺术及灯光展览场地;澳大利亚布里斯本的Spring Hill Reservoirs蓄水池亦于2014年改造为剧场,让观众能同时欣赏扣人心弦的歌剧及建筑的设计美学。

反观前深水埗配水库,作为展览场地相对容易;但作为表演艺术场地,其建筑特色或为演艺团队带来挑战。 例如,配水库共有108条花岗岩柱,若以传统形式于中央搭建舞台及固定座位的话,大部分观众的视线将会受阻,影响体验。

当然,空间障碍是可以跨越的,其中一个方式是发展场域特定演出(site-specific performance),让观众自由游走于特定空间观赏表演。今年四月由加泰隆尼亚团队创作的演出《无忧之旅》便是一个例子。表演选址在建于1899年的薄扶林东华义庄,让观众透过步行,穿梭义庄的不同空间,以互动形式了解古迹背后的历史、运作及社会价值,细思生死意义。 由此可见,古迹可丰富表演的故事背景,表演亦令古迹更加引人入胜,两者相辅相成。

因此,政府可扩大咨询艺文界人士的意见,探讨如何在保留配水库原貌的前提下,将其活化为集文化、艺术和历史于一体的场地。

发展文化旅游应以保育文化为前提

然而,若要将配水库发展为艺文场地,周边的独特人文风貌亦不容忽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文化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学,还包括生活方式、共处方式、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因此,活化不应以只以振兴或吸引旅游为主,应同时将保育历史建筑及带出当地人文风貌融会贯通。

配水库因其历史底蕴“成名”,但在前往它的路上,四处不难发现,附近街坊摆放的健身设施、乒乓球桌、大大小小的佛教神坛及观音像,甚至见到有人在发泡胶盖上“提诗”的文采。这些均活现香港人在有限空间中创造的独特文化,体现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相比政府刻意在十八区打造的“打卡点”, 这些自发形成的“城市奇观”,更吸引市民及游客的兴趣。

政府在发展文化旅游时,应在保护建筑物原貌及社群生活的基础上加入创新的艺文活动,让它们得以延续发展。

长远而言,打造富有人文特色的艺文古迹场地,方可实现无处不旅游的愿景。

作者周国心是团结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员。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