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重炮手”步步高升 “斗争精神”效果耐人寻味

撰文: 赵观祺
出版:更新:

路透社4日引述三名知情人士称,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上个月在部内活动中,敦促官员在面对国际挑战时,展现出更强的“斗争精神”。
甚么是“斗争精神”呢?报道指王毅没有讲明方向,而正如所有官方辞汇一样,永远有诠释空间,温和版本可以是“致力寻找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放诸四海皆准。若按字面加以发挥,也可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坚决反击一切违反中方立场的言论,出尽全力“争夺舆论制高点”。

“斗争精神”有特定行为准则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软硬手法都是因时因地制宜,到了要宣传政绩和写报告,就将自家诠释的“斗争精神”贴上去,以示自己有“看齐意识”。不过务实主义的态度却一点都不现实,单看过去一年的大小事件,就会发现原来至少在外交官圈子中,“斗争精神”有特定行为准则,投机取巧不得。

卢沙野今年由正厅级驻加大使,升任为副部级驻法国大使。(资料图片)

卢沙野就是最为知名的“正面典型”。去年底华为孟晚舟案事发,时任驻加大使的他可谓进取十足,撰文批评所驻国怀有“白人优越主义”,然后又公然警告,如果加方封杀华为,将会面临“后果”。卢沙野的“斗争精神”获得认同,今年由正厅级驻加大使,升任为副部级驻法国大使。

另一个“正面典型”是赵立坚。他今年在驻巴基斯坦临时代办任上,反驳西方对新疆人权状况的指控,并反指华盛顿住宅区变相“种族隔离”,触发与美国前国安顾问赖斯(Susan Rice)的骂战,在Twitter上互斥对方为“种族主义者”。赵立坚不久后就调回中央,出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负责对外发言和表态。

澳大利亚朝野热议“中国干政”

实则由加拿大瑞典,从西班牙美国,中国外交官都发挥特定形式的“斗争精神”,提醒各国“中国有权不高兴”,对此有论者就戏称为“战狼化”。至于实效,作为客人在主家场地示威抗议,没多少人响应是意料中事,所以外交官的“金句”通常只能回国“内销”,鲜有能成功“出口”到所驻国。

🔻点击图辑了解孟晚舟被捕风波🔻

撇开“嘴炮”不说,落实到外界难知底蕴的外交操作,如果视“斗争精神”为奋发有为,主动施展中国政经影响力,就似乎引起个别国家的疑虑。

澳大利亚是最为显眼的例子,“中国干政”成为当地热门议题,引发连锁效应:通过《反外国干预法》、封杀华为、审查孔子学院、调查自称为中国间谍的王立强等等。中国就此极力否认,批评“澳大利亚一些人指责抹黑中国已到歇斯底里”。

华春莹: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

必须留意的是,上述展现“斗争精神”的例子限于西方阵营,实则在西方阵营以外,不少国家对华持有正面观感,以至综合各国平均数而言,中国的形象好坏参半相信与美国不相上下。或者对于“不能被感化的”国家,外交官可能索性大肆抨击,反正好言相劝都没有用。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素以词锋犀利闻名,她今年也升官转正,成为赵立坚的上司。可是她也在党媒《学习时报》撰文承认,国际舆论格局总体上是“西强我弱”,目前中国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但要真正强起来,彻底解决“挨骂”的问题依然任重道远。有见及此,现行的“斗争精神”行之有效吗?

路透社就特意在报道中提及香港示威风波。半年来中国外交官四出游说,接受访问,口诛笔伐,官方甚至认可民间组织网军“翻墙”,进军境外社交平台“洗版”,然而“中国故事”依然跨不出内地,难免会启人疑窦:究竟这是宣传失败的问题?抑或是有效宣传都无法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