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人天桥离地又难行? 要吸引人流可参考京都做法|开卷乐

撰文: 开卷乐
出版:更新:

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出现,人和车开始互相磨擦,建筑师开始思考将人与车分隔。在人口稠密、城市发展急速的香港,土地不足,唯有向天空发展。在人车争路的年代,将街道上的行人推上天桥,腾出地面空间予行车线,看似是城市规划发展的正确方向。天桥跨过行车道连接各地方,一方面可以令人车分隔,也可纾缓交通挤塞和确保行人安全。然而,兴建天桥肯定是城市发展的灵丹妙药吗?建筑师胡汉杰、城市设计师陈智峰撰写了《天空之城—香港行人天桥的观察与想像》,阐述了香港多区天桥发展的历史,从城市设计、建筑角度探讨行人天桥的功能,以及天桥在城市扮演的角色。
文︰笔从心|原题:《天空之城—香港行人天桥的观察与想像》─ 香港行人好难行

2月24日,行人天桥的高度正好和鲜花相当,营造出如置身花海的情况。(李泽彤摄)

寻找更多生存空间

港岛区商厦林立,人车争路,天桥的确能够便利居民所需。1963年,横跨铜锣湾礼顿道的天桥建成,成为香港第一条行人天桥。发展商又用天桥将两幢物业连接,中环太子大厦及置地文华东方酒店间的天桥建于1965年,是香港首条连接两座大厦的天桥。除此之外,1970年开始的中区行人天桥系统,更有首条附设扶手电梯的干诺道中行人天桥,成为香港城市独有的景象。天桥有便利市民之处,香港亦慢慢发展成千桥之城。根据路政署2022年3月的数据显示,香港行人天桥已超过一千条,这数字并不包括私人兴建、商场走廊平台等。可是,近年人们发现行人天桥带来的不便,例如指示牌不清晰,商场连接的天桥通道迂回曲折,有时候更要绕过商舖才到达目的地,增加了途程,天桥系统也就变得“离地”。

建桥容易拆桥难,一旦规划失当,只会令天桥人迹罕至,甚至破坏城市景观。审计署曾选取使用率偏低的天桥作审查,指有些天桥附近已设有地面过路处。不单如此,兴建天桥亦引发一系列的争议,例如近年政府提出“元朗行人天桥计划”,希望兴建贯通南北的行人天桥,并取道元朗明渠。有指是次建议破坏明渠景观,天桥亦无诱因令市民放弃地面取道天桥,引起了居民及专业学会例如规划师学会、建筑师学会等强烈反对。

活化后的高线公园,保留了部分路轨。(高线公园官网)

城市发展在于“人”。人迹罕至的地方能吸引人驻足,在乎人如何运用其创意。美国纽约曼克顿的高线公园是由废弃铁路高架桥改造而成。1950年代货运量下降,高架桥被迫荒废,在当地居民自行成立的民间组织保育及活化之下,最终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旅游景点。其实香港亦有过类似概念,1978年屯门公路第一期通车,及后包括安定邨等屋邨落成,行人天桥连结公路两旁的住宅,但公路行车噪音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因此政府在2000年开始加建隔音屏障,甚至开始思考如何运用绿化罩顶。不过工程环评报告指绿化罩顶技术受限难以绿化景观,而更换植物的支出庞大,最终放弃了这个概念。隔音屏障顶部亦无规划为让人们行走活动的空间,一个香港高线公园就此失诸交臂,实属可惜。

《天空之城—香港行人天桥的观察与想像》书封(图片由开卷乐提供)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郑政恒、黄怡、冯杰主持,逢周六晚上9时30分至10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易行城市还路于民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是全球易行城市的代表。哥本哈根以往一如其他大城市般车流密集,政府于是将位于市中心长一公里多的斯楚格街改划为行人专用区,甚至将柏油路和路壆移除,换上暖和的地砖,沿途有商店进驻,舒适的环境吸引不少人流。市中心步行计划及后扩展至其他街道,推展至今超过十万平方米。丹麦城市设计师盖尔提出“一个热闹活泼的城市理应是人们可以在建筑物之间活动”,他的研究推动人和单车友善的城市政策,概念更输出墨尔本、纽约等地。日本京都也有类似的政策,“四条通”是贯通市中心的大街,过往人车争路、交通挤塞,市政府却并非以兴建行人天桥来解决问题,而是将四条行车线删减至两条,再扩阔行人道,效果出奇地显著,四条通一方面吸引更多人流,另一方面车流亦都更为顺畅。

无论是香港的城市发展,或是天桥的兴建,这些公共空间最终的用家是“人”,倘若城市发展不以人为本,离地想法没有真正顾及民意,终有一日,这城市就有如动画《天空之城》一样,最终崩坏瓦解。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图片及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延伸阅读:香港推理小说讨论扑杀流浪猫争议 思考动物与社区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