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街市多在市政大厦? 建筑变迁见证港英至今城市发展|开卷乐
广东话“街市”泛指有盖的室内公众街市。街市总有一个喺左近,若然要追溯历史,可以从港英时代的城市发展谈起。当时,无论街市规划、设计、建造方面,都下了一番苦功。街市亦因应时代转变及人口需求,发展出各种建筑风格。岭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徐颂雯撰写了《香港街市—日常建筑裹的城市脉络(1842-1981)》一书,尝试理清香港近代街市发展的历程,发掘街市所盛载的城市记忆。
文︰笔从心|原题:《香港街市—日常建筑裹的城市脉络》——港英时代城市记忆
西式有盖街市
有盖公众街市由英国人引入香港,亦是英国占领香港后最早兴建的公共建筑之一。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后发展皇后大道,并出租土地予华人聚居,形成了上、下两个市场。1842年3月,维多利亚城八千多名本地人口中,华人小贩占了六百人,他们在街上摆卖,令环境挤迫、交通堵塞、卫生恶劣。当时的辅政司麻恭上将认为需要将小贩集中管理,遂于1842年兴建第一所政府街市,即第一代中环街市,将食物贩卖由街头搬入有盖街市,以解决小贩阻街及引发的卫生问题。1858年之前的街市兴建均由私人承包,政府的总量地官只负责检查街市建筑是否达标,并将以往简陋的棚寮搭建,渐改为以砖砌而成的室内市场。
由于私人承包制度出现垄断,在缺乏竞争下食物质素欠佳,于是港英政府在1858年以《街市条例》收回规管公众街市的权力,禁止私人售卖生肉和鲜鱼,商贩只能在街市营运,而政府则向商贩收取廉价的租金,以稳定食物零售价格。在这时期之后兴建的公众街市均是街市建筑群、室内街市及开放式街市,如1858年兴建的中环街市,便是由多栋长条型房屋组成的建筑群。1882年至1913年间,街市卫生情况受到关注,工务司署改良和重建旧街市的建筑,新街市亦因应人口状况,在维多利亚城以外的地方落成。工务司署亦开始引入多层街市以扩大空间,这些街市带有西方建筑风格,外墙的大窗口供室内照明和通风,内墙铺瓷砖、地板铺石米,方便清洁。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郑政恒、黄怡、冯杰主持,逢周六晚上9时30分至10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混凝土简约风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社会动荡、食物价格急升,港府希望兴建更多街市,引入竞争,从而降低粮食价格。可是,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令香港政府财政不稳,工务司署工作受到影响,因此工务司署负责兴建的街市,一改以往西式建筑风格而变得简约。当时钢筋混凝土被广泛使用,混凝土比砖石坚固,价钱亦相对低廉,但只能透过模板定形,难以造出精致的雕饰。
工务司署按照洁净局的建议,于1913年至1939年间兴建了二23个公众街市,当中有19个便采用了混凝土平屋顶的简约开放式设计。街市慢慢去除西式古典建筑风格,如1932年西营盘街市由于受到资金和时间所限,放弃红砖外墙的爱德华时代建筑风格,而采用钢筋混凝土,围绕建筑物的装饰线只有混凝土横坑纹,较为简单;1937年兴建的湾仔街市采用三角形的平面设计,每个角皆为圆角,以突显现代流线型的外观,外墙使用无玻璃的窗口改善室内采光及通风,风格简约摩登,是现代风格的重要例子。
综合市政大厦
到50年代,获得牌照的私营粮食店可出售鲜肉和生肉,市民有更多选择,使街市经营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更多市民宁愿前往较为方便的地铺也不愿到街市上层,因此街市上层的空置率偏高,政府开始研究单幢街市如何能够充份利用建筑面积,如尝试将街市天台改建成游乐场。直到80年代,政府决定放弃兴建单幢式的独立街市,改划为综合性市政大楼,务求善用土地。香港第一栋多部门、多用途的街市大厦是位于柴湾的渔湾街市,是将熟食中心和公共图书馆并入街市大厦的首例,经过数十年演变,成为今日的市政大厦。
街市的建筑风格见证香港历史的变迁,因应社会不同时期需要,由起初的西式建筑,转为现代简约风格,后来为了节省空间而演变成市政大厦。正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街市的转变正好反映当年的部门顾及社会大众的需求。在网购方便的今日,街市仍是香港集体回忆的载体。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