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作者坚持中文创作 悼念城市中日渐消失的事物|开卷乐
曾获马来西亚花踪文学奖的著名作家黎紫书,创作小小说逾二十年,作品超过一百三十篇。2017年黎紫书获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邀请,来港担任驻校作家,与学生分享写作心得。香港编辑鲍国鸿、林惠娟认为学生们对黎紫书甚感兴趣,故向黎提出选辑作品的请求,盼为学生提供文学读物,也就是《黎紫书小小说》一书。
文︰笔从心|原题:《黎紫书小小说》——在我们干净无比的城市
等灵感是种虚无
常说写作需要灵感,黎紫书却认为等待灵感是一种虚无的事情,相反需要主动地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小说素材。她自言对环境声音比较敏感,亦看重生活每一个小节,加上十多年当记者的经验,都有助寻找精彩片段。举例说,黎紫书忆述自己经常与爱好写小小说的朋友交流,每星期轮流提出一个主题,有一次朋友向她展示出一张相片,只见一名老妇人紧闭双眼,究竟是真正失明,或只是黑暗中看不见?黎紫书带著这些疑问,写成了本书其中一篇〈海鸥之舞〉。文章讲述一群失明的老人为残疾中心对外的活动作表演,他们努力排练舞蹈《海鸥之舞》,可是由于舞台寒伧、音箱残破,配以老人笨拙的舞蹈惹来台下观众嘲笑……突然全场灯光熄灭,惟音乐没有停止。老人依旧故我,在漆黑舞台上跳舞,此刻有人按动了相机,镁光灯为黑暗带来了刹那光明,大家才惊觉老人们在台上的残影、脸上和脖颈挂上的汗珠。究竟灯灭是舞蹈编排者刻意安排或是意外,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直以来用有色眼镜看事物,设身处地换转角度,或许有另一番感受。
短短千余字,包含了小说的起承转合,紧凑的剧情隐含了作者对一张相带来的无尽想像和独特见解。黎紫书指,正因为小小说的篇幅小所以限制大,要设法在这细小空间透过生活片段,展示出小说拥有的所有基本元素。黎紫书坦言写短篇及长篇小说可以将题材加长铺垫,但小小说却要用减法思维书写,更具挑战性。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郑政恒、黄怡、冯杰主持,逢周六晚上9时30分至10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学习华文非自然
黎紫书多年来坚持以华文写小小说,作为华文作家,她却认为马来西亚的学生学习华文不是一件方便与自然的事。马来西亚虽然是东南亚非华文主流国家之中,华文水平相对较高,但华文却不是马来西亚官方语言。政府改革了教育制度,只承认马来文及英语的中学,不接受改制的学校成为“独立中学”。独立中学以华文教学为主,虽然学校没有政府资助,但透过民间华人组织坚持,慢慢形成民办的教育体制,甚至受世界各地大专认可。随时代转变,华文实用性下降,黎紫书有感年轻一代学习华文的热情减退,华文水平下降,形成与上一代沟通上的冲突,因此书中有不少文章题材均探讨当地对华文学习态度的议题,如〈唇语〉、〈阿爷的木瓜树〉、〈父亲的遗产〉等。
每个城市均有其独特之处,有些人在默默守护著,有些人却不屑一顾,肆意地残踏,自以为净化了所谓的污秽之物。黎紫书在<在我们干净无比的城市>写道:“没有甚么好投诉的,这么好的一座城市。”文中提及各个城市为了对抗污染,每年定期会启动抗污染装置,让细菌无处可逃。天空变得湛蓝,烦人噪音、没教养的粗鄙语言消音,品味恶俗的独立式洋房凭空消失。“是的,消毒还在进行中。在人们浑然不觉的时候,这城市正有许多物事一件一件地消失。”报纸变轻了,翻开报纸,里面全是有意思的新闻,厌恶的政客、恶心的评论、烦死的娱乐消息通通不见,“整个消毒过程就这样,无声无息,无孔不入。你果然就和其他人一样,始终没有发觉自己正在……不,已经消失。”
黎紫书爱好香港自由自在生活的环境,在香港出书就好像是完成自己的心愿。很多事不是理所当然的存在,就算面对困难的环境,这城市还是有希望,就算避不了也一起撑下去,始终香港是独特的城市,就如黎紫书在后记〈应许之地〉中写道:“由于粤语是我的母语,成长过程饱受香港(娱乐)文化薰陶,那里可以说是我精神上的另一个文化原乡。”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