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惜字仍如金的年代 七十年代书法艺术杂志《书谱》往事︱开卷乐
“浪漫在乱世中是一种奢侈,老实生活却是活在乱世中的力量。”
每个时代的文化人也有不同特质,形容现代“文青”也有各种演释,《〈书谱〉的日子——一本纯书法杂志的文化脉络》作者兼艺术史学家罗淑敏,将70年代的文化人归纳为“老实”。原来在1974年代,有一班……其实也没有一班,是两位文化人,创办了专讲书法与篆刻艺术的双月刊《书谱》,直至在1990年才停办。谈艺术的杂志市场已经不是很阔,纯讲书法篆刻的杂志,市场更是窄之又窄。然而两位老实文化人,单纯地因为对书法的热爱,带著傻劲把这本“偏门”杂志搞得有声有色,甚至在国内国外也被传诵一时。
文:朱凤翎、原题:老实办好一件文化事:《书谱》的日子——一本纯书法杂志的文化脉络
70年代文化人“傻劲”办杂志
《书谱》共出版了90多期,是一份非常成功的艺术杂志。罗淑敏形容,《书谱》的成功与“时代”和“人”也很有关。若《书谱》诞生在今天,便很难有这种化学作用。首先,在70年代中国的学术界经历动荡,有很多很好的学术研究没有地方发表,于是很多重份量文章寄给他们刊登,使《书谱》的内容十分充实。在20世纪以前,书法是高级艺术,只有士官阶层才会接触,虽然从21世纪开始,书法在民间已经开始普及,但直至70年代,一般市民想学习书法仍是很难,当时一个有质素的字帖也很贵,普罗大众对书法艺术只能望门兴叹。当时为某报社副刊编辑的吴羊璧与投稿人李秉仁饮茶闲聊,讲起书法在香港未能普及实在可惜,应该有一本大众刊物让大众认识书法才是。罗淑敏说,当时吴羊璧只是“说说而已”,谁知李秉仁向他当时的华侨老板筹集到一笔起动基金,在几个月内便认真把杂志筹组起来,还租了一个小小的办公房,便开始办杂志。
罗淑敏形容,70年代文化人有种“傻劲”,像她的书法老师、也是《书谱》骨干人物曾荣光,家里有多少米也不知道,只知道为了喜欢的文化艺术,可以不顾一切去做好,明知道“爬格仔”不会发达,但他们就是有一颗“办好一件文化事的心”。现代社会人心更复杂,存在太多物质生活的比较,很难再找到这一种人。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郑政恒、黄怡、冯杰主持,逢周六晚上9时30分至10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艺术杂志不分门派
现在的艺术杂志大多都不是给平民百姓看的,更多是属于上流圈子,介绍的艺术品都价值不菲,艺术杂志更像是高价商品投资选单。而《书谱》创办时便希望成为一本普及杂志,他们相信书法不是高级艺术,而是和人的生活有关。因此他们并不宣传或追捧明星或书法家,而是追求通俗,跟普通人对话。罗淑敏说,《书谱》所讲的“通俗”,并不是营造低级趣味,而是照顾不同读者的需要和水平。杂志内有专门的学术文章,也有教妇女和小学生自学书法的专题,也会登出读者来信,解答疑难。他们相信,书法本身有表达语言的功能,虽然发展成为艺术,但仍然与日常生活有关,人们每日都在写字,书法其实并不遥远。
【延伸阅读:西西︱钦天监为主角的成长小说 记大时代下人欲与权谋︱开卷乐】
另一个杂志成功的原因,是他们刻意抛开门派和地域界限,做到一个纯粹欣赏和分享书法的平台。其中一件趣事,是他们创刊时,犹豫找谁来题字。为了不跌进任何一个门派,最后他们选择从碑帖中找出《书谱》二字,相当高明。在往后的杂志中,他们找到多位书法家为《书谱》以不同字体题字,成为一大特色。
眼见今天书法已愈来愈少人关注,连很多小学也再没有书法堂和功课,罗淑敏表示非常可惜。她说要让下一代接触书法,首先是让他们觉得好玩,“我可以跟你说纸笔墨是极好玩的东西!”罗淑敏一再这样说,语气间听到她对书法的热情,也许多少传承著她口中老师的那份“傻劲”。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