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人人恐慌 家庭医生可作解铃良方?

撰文: 郝子雨
出版:更新:

家庭医生一直都被矮化为“开转介信”的作用,但其实,他们从培养公众的卫生健康习惯层面,就已开始为公众健康保驾护航。“全人治疗”理念不仅可以全面地照顾到病人身心健康,还在公共卫生层面发挥著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但这样的巨大的影响力和作用,若得不到切实的重视,便只会作为“蓝图”而存在,无法实现真正价值。

承接上文︰【新冠肺炎】家庭医生被低估 疫情参与很有限?

建立信任关系就能缓解大众焦虑?

为了解本港市民对是次疫情的风险感知及心理行为反应,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于今年1月24日至2月5日,以问卷访问了1,168名市民,结果88%的受访者自觉有很大机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反映市民对疫情的风险感知属高水平。调查又发现,约90%受访者加强了个人卫生,如戴口罩、洁手等。而家庭医学对培养健康意识、养成卫生习惯起到引导的作用。

李国栋认同家庭医生在疫情中的作用,他表示家庭医学不只是看病,还要在公共卫生层面发挥影响力,让大众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小心”:“你看今年的其他传染病,像是流感、手足口病这些少了很多,这都是大家戴口罩、注意卫生的结果。疫情后我们也可以小心一点,到人多的地方保持距离,勤洗手,不舒服时要戴口罩。这些都是家庭医生可以产生影响的地方。”

李国栋认为政府应进一步推动医社合作模式。(资料图片/黄宝莹摄)

除了影响大家在卫生健康上的观念和行为外,家庭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预防疾病及对抗疫情的关键。李国栋反复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名可以信赖的家庭医生,像在今次疫情期间,他的一些病人偶尔会致电他,或者通过视像“汇报”健康近况。他建议家庭医生应和病人建立更好的关系:“不用特地上门拜访,打个电话问问他们最近的身体情况,病人感觉得到你的关心,就会加强信任。信任对家庭医生这个职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份,如果有人担心被感染,询问完家庭医生后就可以安心点,不用每天担惊受怕。我们也可以提供信息,比如很多病人都想知道血清化验到底有没有用、自己现在是否已有症状等,这些我们都可以免费提供解释,也会提醒他们做好防疫措施,亦可以关心长期病患的药够不够、有没有必要现在去医院做检查等等。”

上述中大问卷调查还显示,98%受访者对疫情表示焦虑,平均焦虑指数高达8.82分(7分或以下为正常、8至10分属临界异常、11分至21分则属异常),反映大众的焦虑程度已经很高。面对社会上大范围的恐慌和焦虑,家庭医生担当着重要的“治疗”角色,因为他们是站在社区最前线、与市民和患者有最多交流、最为互相了解的人,健康教育资讯往往是透过他们传达到病人。

有中大问卷调查显示,98%受访者对疫情表示焦虑。(资料图片)

林露娟指出,在香港的医疗网络中,大部份市民都有惯常去看的家庭医生。在疫情中一旦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时,都会怀疑自己是否“中招”,这时若所有人都涌入医院做检查,难免会增加医院的负担。故很多人选择去看自己熟悉的家庭医生,医生也会据病人以往病史、身体状况来判断其受感染的可能性。

林露娟表示,一般来说,每人一年起码要见两次家庭医生,故医生不仅熟悉患者的病情,医患间更建立起心理上的信任,这些是很多专科医生都无法做到的。她举例指,一些病人在去医院就诊、治疗甚至动手术时,会给自己的家庭医生打电话说明情况,参考他们的意见,并让他们为自己解释一些高难度医学名词,之后才能放心接受治疗。此外,由于家庭医生与病患之间有紧密联系,对病患的情况更为了解,故即使是线上问诊,效果也会更好、更准确。

她又提到,家庭医生会关注疫前预防,在疫情中区分患者的病情以转介医院,并在疫情后期做好‘复阳’人士、痊愈人士的收尾和跟进。除此之外,家庭医学更关注公共卫生危机时人们的心理:“染病的可能是一千多人,但因疫情而心理上多多少少受到影响的,则是七百多万人。”

林露娟指出,家庭医生会关注疫前预防,在疫情中区分患者的病情以转介医院,并在疫情后期做好‘复阳’人士、痊愈人士的收尾和跟进。(黄舒慧摄)

发展受阻 全人治疗仅是“蓝图”?

早在2018年底,特首林郑月娥就指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已有评论认为,以医院为主的医疗制度无法应对所有医疗需求。她又指出,本港以人为本的基层医疗发展已落后三十年,而现时的医疗制度过度倚赖住院服务,为可持续性带来挑战。事实上,本港公营医疗早已不堪重负,公院爆煲亦非新的状况,从较早的沙士(SARS)、猪流感,到每年都会遇上的流感及其他传染性疾病高峰期,医院病床和人手往往会出现紧绌。这种恒常存在的“危机”,很大程与公私营间协调不当、家庭医生不足有关。

“现时香港有73家医管局管理的普通科门诊,无法满足全港需要,因此要配合私人执业的家庭医生。私人家庭医生诊所和医管局的普通门诊科都是基层医疗的提供者。”林露娟说。香港家庭医学学院在报告中也指出,私家医生是香港整体公共卫生系统策略和紧急应变的重要持份者,现有70%的基层医疗服务都是由私营诊所提供。私人家庭医生的参与,以及加强公私营机构协调,在对抗疾病以至新冠肺炎疫情上至为关键。2009至2015年间医管局家庭医生对糖尿病患者所做的风险评估管理计划(RAMP)显示,共六万多名患者降低了所有原因的死亡率13.4%,计算在五年内为医管局节省了35亿元。这说明了基层医疗作为“第一道防线”,不仅在人力上为医院减负,也大大缓解了财政压力。

现时本港有约3,700名家庭医生,也就是说,平均每名家庭医生服务2,000名市民。“香港为什么这么少家庭医生?一般来说,外科医生都很愿意留在医管局,虽然收入比不上私家医院,但很多医生都愿意留下来积累经验,待十年、二十年后才转投私人企业,凭着这些年的经验足以让他们增加几倍收入了。那家庭医生呢?即使是去到私人企业,我们的收费也不会太高,收入相应就不会那么吸引。而在医管局中,家庭医学只是一个很小的部份,即使是培训后的医生也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独自开一间诊所,很多人最后都选择从事一些美容相关产业。”李国栋表示,发展基层医疗不能只是说说而已,要像其他国家那样投入资源—无论在资金投入还是吸引人才方面。

现时香港有73家医管局管理的普通科门诊,无法满足全港需要。(资料图片)

除此之外,医疗体系中的公私结合还体现在技术层面。病人的电子档案信息流通一直备受关注,即使政府进一步发展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医健通”,方便市民在网上浏览病历,仍存在需改进之处。李国栋指出,相关系统仍处于“磨合期”,暂时只能单向查阅,即家庭医生可以看到公营医院中的病历记录,但难以将自己的看诊内容录入其中,这就可能导致病人入院后要重复检查。此外,全港70%来自私人诊所的家庭医生大多都已经习惯使用一个系统,现在要透过“医健通”交换信息,单在统一上载文件的格式便需要时间处理。但他相信,在电子信息时代,这并不是难事。

智经研究中心于上月28日发表了《步向全民健康覆盖:选定地方的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研究报告,报告以英格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荷兰、以色列、中国内地七个区域为研究对象,探索当中可供香港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借鉴的政策理念、方向与实践经验。报告指出,基层医疗健康发展的因素即便无法一概而论,各地的经验却都显示出共通点—政府乃推动基层医疗的主导者。

身为项目召集人的李国栋表示,本港应将“医院治疗”为重心的固有模式转移至“社区护理”,扩阔市民“治未病”的安全网,这样才能够提供更全面及可持续的医疗服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基层医疗体系中,家庭医生不仅要诊治病人,更要时常拜访社区内居民,在聊天中了解其生活、身体状况,对可能存在、发生的疾病做出预判,但香港医疗服务的成本较高,且有社工、护理等工种可协助医生,于是产生了适应香港需求的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医社结合。

李国栋举例解释理想的结合式医疗服务:一名病人出现病症,会先由家庭医生判断其需求,若有需要便会转介至医院专科进行深切治疗,而整个康复过程就需要“医社”联系,让社福界协助解决经济条件差、家中无人照顾,又或是护理过程中与医生即时交流等问题。“不能将社区医疗中心和医院分开来谈,因为在世界上很多地方,这二者是一个团队—基层医疗就是要讲团队,不分你我。”李国栋说,“然而,现在(这些工作)是分开的。地区的康健中心应该做的,就是这个工作。”

政府在去年9月于葵青区推出首个地区康健中心,图为葵青地区康健中心。(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为进一步改善地区为本的基层医疗服务,政府在去年9月于葵青区推出首个地区康健中心,以公私营协作及医社合作模式提供服务,长期目标是将地区康健中心推广至一区一个。但李国栋认为,医生、社区健康中心、社福三方面的联系不够、沟通不足、欠缺了解,甚至乎市民对康健中心亦不甚了解,“大家没有做到一个团队,而是在各做各的,地区康健中心不是只做预防医疗,还要长期配合医生、跟进病情。这些都是要让市民知道的。”正如他所言,市民对康建中心的作用不清晰,又怎会去合理使用?这样一来就会浪费了当初设计的蓝图,令蓝图永远只是蓝图,无法实现。

相关文章︰

【社区医疗.一】酝酿三十年 万事俱备 基层医疗欠了什么东风?

【社区医疗.二】从“医社合作”解决社区需求 修补割裂现况

【社区医疗.三】康健中心应以“医福社”为本 纾缓公营医疗负担

【康健中心.上】基层医疗第一线 分流病人减公立医院门诊压力

【康健中心.下】统筹调配医疗服务最理想 硬件配套仍有限制

【基层医疗.一】公院爆煲 辅助医疗系统却“怀才不遇”上文节录于第219期《香港01》周报(2020年6月22日)《后疫情思考 家庭医生为健康守门未上力》。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01倡议】听四代人之苦 解深层次结构矛盾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或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