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家庭医生被低估 疫情参与很有限?
本港爆发新冠肺炎疫情近六个月,现已进入抗疫后期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往年维持四、五个月之久的流感高峰,由于在时间上与新冠肺炎疫情重合,多重防疫措施间接降低了流感的感染率。由此可见,相比着眼于先进治疗技术,重视预防意识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更能保障市民的健康。然而,作为守护市民健康“第一道防线”的家庭医生,在疫情中的作用却被低估,他们在今后的卫生工作、公共卫生危机中,又能否发挥真正的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爆发期间,不少病患在确诊前都曾前往私家诊所求医,私家医生因而成了严防社区爆发的“第一道防线”。
在疫情中的参与其实很有限?
自政府陆续扩大病毒检测计划,截至6月1日,由私家医生安排或经私院转介而进行的深喉唾液样本测试共有逾12,000宗,当中有84宗确诊。若本港7,000名私人执业医生都能够参与检测,便可形成覆盖范围大且有效的检测网络。
不过,私家医生在疫情初期遇上了不少挑战。香港家庭医学学院于1月31日起向医生会员进行网上问卷调查,了解其提供临床服务的情况,结果有87.2%医生表示临床服务受到疫情影响,过半受访医生仍在提供日常基层医疗服务,但大部份医生都选择减少非紧急服务或诊症时间,有六位私家医生需要关闭诊所。
受访医生主要担忧难于取得个人防护装备(PPE)、缺乏快速诊断测试及应对新冠肺炎的培训,认为有需要订立更有效遏制疫情的公共卫生政策,并做好公营和私家医生的协调工作。另有多位受访者要求政府设立指定诊所,尽管医管局于2月6日晚公布 18 间“指定诊所”,用作接收轻微发烧或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病征的病人,以尽快找出感染个案并及早处理,但其他忧虑折射出的问题一直未获解决,限制了家庭医生能在疫情中发挥的作用。
林露娟除了是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家庭医学及基层医疗学系主任,亦会在鸭脷洲诊所家庭医学科看诊,她认为家庭医生就像是中间人,先将病人区分为有病或无病,然后再区分严重或不严重,再按病情推荐其往医院就诊。“今次疫情中,很多病人需要做测试、做化验,10%都是在社区医院这里做的,包括‘复阳’(指符合出院标准,但其后在新冠肺炎病毒检测再呈阳性结果)的人,也需要家庭医生为其解释注意事项和原因。”当身体出现症状时,人们往往会因不了解而担心,此时需要一个可信赖的医生来向他们作出解释。
李国栋是家庭医学的私人执业专科医生,现为WONCA世界家庭医学组织主席和智经研究中心理事。他表示,香港没有像内地一样的发热门诊去接收发烧的病人以作前期筛查,因为很多区域担心这些中心会把病毒传染给当地的居民,所以大力反对,但政府其实早就应该与全科医生一起计划安排选用哪个门诊,考虑怎么选址能安全一点,令公众能够放心。“但一直以来,基层医疗的参与程度都不够。不论是政府一般的计划,又或是分流、深切治疗这些,都是从医院做起,社区层面的参与度还是不够。如果计划多点全科医生参与,从基层方面做起,疫情就会控制得特别好了,也会更有效。”
“第一道防线”沦为“开转介信”?
家庭医生在疫情中承担着什么责任?为什么被形容为“第一道防线”呢?这要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谈起。而要厘清家庭医生的角色,首先需要弄清楚家庭医学、基层医疗、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的关系。基层医疗在整个医疗体系的第一个层次,而第二及第三层次主要包括专科和医院服务。根据食物及卫生局资料,基层医疗为持续医护过程中的首个接触点,为市民在就近居住及工作的社区提供广泛的服务,包括:
1. 健康促进
2. 急性及慢性疾病的预防
3. 健康风险评估和疾病侦察
4. 急性及慢性疾病的治疗和护理
5. 支援病人自我管理
6. 为残疾人士或末期病患者提供复康、支援和纾缓治疗
基层医疗可以由不同的医护专业人员提供,包括西医、牙医、中医、护士、脊医、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临床心理学家、营养师、药剂师、视光师、言语治疗师及足病治疗师等。家庭医生是基层医疗的主要提供者,家庭医学知识的核心衍化于其他专科,主要为内、外、妇产、小儿和精神科医学,并使“行为科学”与传统生物和“临床医学”融合成一种新的医学领域。
根据香港医务委员会的专科注册医生名单,家庭医学是其中一个类别,需要受到严格的训练和考核。那么,家庭医生等于普通科医生吗?其实,家庭医生是一个职业、一门工种,可以由家庭医学专科医生来做,也可以由儿科、妇科等医生担任。普通科医生即全科医生,顾名思义可兼顾内外全科,其理念、工作程序在一定程度上与家庭医生相似,如均以病人为中心、根据病人的家庭、生活、环境找出病因等。
家庭医生在市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与香港的医疗体系相关联。公立医院专科门诊轮候时间过长一直为人诟病,而各区联网的轮候时间不同,紧急病症通常可在一个礼拜内,但稳定新症多要等一至两年,如何判断病患是否属紧急病症、病患有否需要转介专科医生诊治,对病患以至整个医疗体系的负担尤其关键,而这个重要责任往往会落在作为“健康守门人”的家庭医生之上。家庭医生可说是一名筛查官,负责甄别出这些需要不同医疗服务的病人,将其准确放置在不同的轮候区,并治疗其他毋须寻求专科诊治的病人。但亦因为此,很多人对家庭医生的要求仅仅是为了拿到专科医生的转介信—这是严重低估了家庭医生的角色。
正如林露娟所言,家庭医生是一名“中间人”,他们会判断病人最有可能患上什么疾病、需要什么治疗,亦会提供基础治疗及预防疾病的服务,“普通科门诊除了有着分流医院压力的作用外,还提供一些以家庭医学为基础或必须的医疗服务。很多病症其实在普通科门诊已可以解决了。”
继续阅读︰【新冠肺炎】疫情下人人恐慌 家庭医生可作解铃良方?
相关文章︰
【社区医疗.一】酝酿三十年 万事俱备 基层医疗欠了什么东风?
【社区医疗.三】康健中心应以“医福社”为本 纾缓公营医疗负担
上文节录于第219期《香港01》周报(2020年6月22日)《后疫情思考 家庭医生为健康守门未上力》。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或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