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疗.二】从“医社合作”解决社区需求 修补割裂现况

撰文: 陈康麒
出版:更新:

香港足足落后三十年的基层医疗服务,终于上周三(9月25日)踏出一小步,正式启用首间“地区康健中心”,计划藉“医社合作”达致社区分流,从而减轻公立医院负担。不过,特区政府早已设有三所“社区健康中心”为有需要市民提供医护服务,惟效果未见显著,如今又斥资近亿元打造“葵青地区康健中心”,更计划推广至全港十八区。这不禁令人疑惑,这所特首林郑月娥念兹在兹的医务中心, 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它将以什么方式营运、又能否促进医疗市场的开放,令医生以外的专业人士各司其职,从而推进基层医疗,把以往过于注重以“医疗”为主、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制,扭转为以“预防”为主、以“社区”为中心葵青地区康健中心作为政府的基层医疗试点计划,其服务原则之一是“医社合作”,即跨专职医护人员透过与地区社福团体合作,与居民建立好沟通桥梁,从而了解社区的医疗需求。

承接上文︰【社区医疗.一】酝酿三十年 万事俱备 基层医疗欠了什么东风?

不少社福机构已有多年进行医社合作项目的经验。以医护行者为例,六年前“空降”葵青区推行基层家庭健康项目时,就与圣公会麦理浩夫人中心及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等社福机构合作,由社工提出居民的医疗需求,再由医护人员提供服务及意见。范宁形容这种合作模式为“社医共生”,“是社行先,社、医从来分不开,只是在政策上拆开了”,若要成功实践基层医疗必先以社区为本。他说:“过往‘医社合作’的盲点,是医院有些事情想在社区做,但不是从社区需求出发,结果只是将社区个案带回医院,这是不理想的情况。”

葵青地区康健中心的服务原则之一是“医社合作”。(梁鹏威摄)

其实,早在林郑月娥提出成立“地区康健中心”、深化“医社合作”工作前,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下称社联)已于2017年9月发表《香港医疗体系的服务策略及资源分配:反思与出路》,当中批评特区政府林林种种的基层医疗措施,仍然是个别医护人员向求诊者提供一次性的医疗服务,而非鼓励区内居民与医护人员建立长远持续的伙伴关系。社联及后建议崭新的“地区康健中心”的营运模式,应以“医社合作”为推动社区健康的重要策略,当中社工可提供专业服务,包括筹办居民互助小组、健康生活班、疾病预防及健康管理讲座、推广疾病筛查计划、进行社区外展工作,例如开设流动健康站及家访、居民个案管理、跨专业服务转介等。

这些服务大致上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组织社区网络,提升社区人士对自我管理健康的认识,以及安排疾病防护活动;第二层是提供可负担及便利的健康风险评估及医疗转介;第三层是个案管理及支援,以维持病患者及照顾者的生活质素。医护行者为社联成员之一,范宁指出,推行社区医疗的关键是将服务“带入屋”,社福界正正在这方面担当不可或缺的角色。

林正财认同,“医社合作”是做好基层医疗的重要一环。他指出,医护机构要在社区单打独斗、重新建立网络是困难的事,所以必先要与在社区扎根多年、早已获得居民认同的社福机构合作,才能接触居民群组,在区内成功推动基层医疗。他又指出,社工除可将预防护理资讯带入居民生活圈外,亦能观察居民的生活习惯,协助居民管理健康。

林正财指医护机构要在社区单打独斗、重新建立网络是困难的事。(黄舒慧摄)

林正财笑言,“社工推动健康的能力随时大过医护人员。因为以河流来表达,社工的工作比起医生护士更为上游。举例说,医生不会在市民健健康康时为他做疾病预防工作,病人同样是有病才来找医生,所以医生是了解病多过病因。”以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为例,病因与居住环境、生活习惯、情绪、家庭关系等范畴有关,惟这些领域并非医生首要负责,而是属于社工的工作范围。所以,只要为社工安排适当训练及充权,他们定能在基层医疗,尤其是疾病预防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乐晖长者地区中心位于观塘彩福邨,一直为区内长者提供疾病预防护理活动,包括运动班、认知训练、健康管理及疾病预防讲座、个案辅导、到户探访支援等服务,中心亦设有跑步机等健身器材供长者使用。中心社工林汉炜指出,社福界除了能观察病患者的生活环境、改善他们的心理社交,促进他们管理健康外,亦能提供庞大的地区网络,协助政府推行医疗政策。以乐晖长者地区中心为例,现时服务约三千名长者,若政府在区内推动基层医疗,中心将能动员社区人士接受服务。林汉炜亦表示,在医社合作的过程中,社工能以“以人为本”的方向出发,担当个案管理的角色,动用社区资源,跟进病人在患病期间的生活所需,“这正正是现时基层医疗中,社工被忽略了的角色”。

乐晖长者地区中心为观塘区长者提供运动班、认知训练及健康管理等疾病预防护理活动。(梁鹏威摄)

政府并非没有尝试透过医社合作推动基层医疗。2017年,食物及卫生局就联同医院管理局及社会福利署,推出医社合作为本的“智友医社同行计划”。此计划于同年2月以为期两年的先导计划形式展开,目的是透过四个医管局联网以及约20间长者地区中心的合作,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为社区内患有轻度或中度认知障碍症的长者及其照顾者提供适切支援。智友医社同行计划于本年正式常规化,服务已扩展至七个医管局联网及全港约40间长者地区中心。

打破“医社割裂”先为社福界充权

根据食物及卫生局资料,医管局联网在转介合适的长者参与该计划后,便会与长者地区中心共同为长者订立护理方案,并由长者地区中心因应长者及其照顾者需要,安排有关活动和服务,以提升长者的认知能力、自理能力、居家安全知识、身体机能、社交技巧,以及提供护理或服药指示。乐晖长者地区中心是参与计划的单位之一。虽然透过与医管局合作实践医社同行是好尝试,但林汉炜认为,该计划的进行方式过于割裂。例如,计划透过社会福利署分配医管局的医护人员给长者地区中心,但若中心本身已聘请护师,该护师便要向医管局的护师作交代,交接派发接收个案的过程中,或有地位不对等的情况出现。另外,医管局的医护人员讲求与社福机构明确分工,“招募由你做、下放个案由他做,十分clear-cut”。过程当中,医社双方缺乏有效沟通,亦欠缺空间商讨如何为病人制订长远的护理计划。

长者地区中心因应长者及其照顾者需要,安排有关活动和服务,以提升长者的认知能力、自理能力、居家安全知识、身体机能、社交技巧。(黄舒慧摄)

以上“医社割裂”的情况反映政府部门间协作不足,难以促成医护人员与社福机构间的有效合作。林汉炜期望政府能检视跨部门所执行的医社合一模式,“因为现时医疗事务是由医管局管理、社福事项是由社署管理,两者并没有配合”。

林汉炜亦指出,智友医社同行计划只提供医护人员,但长者地区中心在人手、场地及设备上的资源,并不足以支援这批长者,而且政府部门并没有考虑在计划完结后延续服务,病人参与计划后的跟进事宜就只由社福机构承担。举例说,长者地区中心的场地原本是作为长者活动之用,但当多了一批病人使用中心服务后,本来的长者就被逼要让出场地,这反而使长者受害。他认为,社福机构在基层医疗上担当重要角色,但政府各部门应先有政策配合及分发完整资源,才能在地区有效实践医社合作。

上周三正式营运的葵青地区康健中心,与智友医社同行计划的最大分别在于,康健中心采取公私合营方式,内驻跨专职医护团队,使服务网络得以扩大。而且,社福机构能参与投标,成为医疗服务单位,修补以往“医社割裂”的情况。林正财表示,以往政府在地区基层医疗的投资不足,“单靠NGOs(非牟利组织)运作基层医疗是很困难的事。包括‘灵实(协会)’以往都是在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提供医疗服务,以致服务不够深入、范围不够广。”他认为,地区康健中心的发展正正填补了社福机构资源不足的漏洞。

葵青地区康健中心采取公私合营方式,内驻跨专职医护团队,使服务网络得以扩大。(梁鹏威摄)

除了提供资助外,地区康健中心还可以如何为社福机构充权,以加强医社合作?林汉炜认为,地区康健中心的优势是设有五个附属中心,让服务伸展至区内民居。他指出,附属中心若能直接以社福机构中心为据点,将能借助它们的社区网络,让服务覆盖范围更广。除此之外,不少社福机构都曾推行健康项目,地区康健中心可借助社福机构的成功经验,为健康项目提供更多支援,使社福机构的服务在拥有充足资源的情况下得以延续。以乐晖长者地区中心隶属的香港基督教服务处为例,就曾参与赛马会基金的“龄活城市”计划,以提升长者自我健康管理的技巧为目标,于观塘等社区推行“健康.友里”项目。林汉炜表示,项目成效显著,有效改善长者体能,然而该项目却因资助不足而未能延续。若地区康健中心的发展涵盖社福机构的健康项目,从中加强定时定点的跨专职医护支援,将能让不少服务使用者继续受惠。另外,如上文所指,社工能在基层医疗的领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透过外展工作了解及跟进病人情况。若他们接受基本的疾病预防护理训练,将有助于他们撰写个案报告,这正是政府及医护界能为社福机构充权的地方。

总括而言,政府若要成功推行基层医疗,必先以社区为本,了解本港各区的人口特征存在差异,以数据及实证为前提,才能针对地区健康问题对症下药。医社合作与社区为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医护团队若要了解民情,就需要透过与地区社福机构的合作,扩展社区网络,以便推广疾病预防护理资讯。而社福机构在基层医疗上担当不可或决的角色,政府需为这些机构提供适切援助,在医护知识的范畴上为他们充权,才能让医社合作发挥最大果效。

相关文章︰【康健中心.上】基层医疗第一线 分流病人减公立医院门诊压力【康健中心.下】统筹调配医疗服务最理想 硬件配套仍有限制基层医疗发展30年 为何仍落后30年?【基层医疗】公院爆煲 辅助医疗系统却“怀才不遇”

上文节录自第182期《香港01》周报(2019年9月30日)《 酝酿三十年 万事俱备 基层医疗欠了什么东风?》。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