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恶的距离.复和公义】强调法治背后 人际情感支离破碎

撰文: 黄奕霖
出版:更新: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复和公义】罪犯逃责护身符? 学者:是感情上的调解》一文提及,复和正义虽能加强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角色,找修复与重建关系的可能,但现今社会个人主义高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来愈零碎,民众也倾向以报应主义对待犯罪者或犯错的人,复和公义的理念确实与社会通念有不小落差。在与社会通念差异甚大的挑战下,复和公义能否成功融入各个领域,引领大众接受其内涵,进而重新连起人与人之间的连结,选择更为宽容谦抑的道路,抑或会沦为“矫情、脱离现实”的乌托邦学说?此文章为《我们与恶的距离.复和公义’》系列报道之四

【我们与恶的距离.复和公义】罪犯逃责护身符? 学者:是感情上的调解

长期担任复和公义促进者的律师陈怡成认为,复和公义面临最大的困难,是追求“法律至上”的社会氛围。“以往法律是人类社会的最低标准,但现在人人都紧抱法律创造出来的秩序生活,面对事情就先归咎谁对谁错、有没有违反哪条法律或规范,并以此作为责难他人的手段。”

陈怡成整理三百多个复和案件后发现,愿意进入复和程序的当事人,第一名通常是夫妻,然后是亲子、兄弟。她说,如果连原本最亲近的人都不愿意互相理解时,更遑论去理解关系更疏远的对象。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过薄弱,有的只有权力义务,因此遇到冲突时,会惯性将民主法治的观念搬出来,控诉对方缺乏尊重,没有严守法治社会应有的规范,但很少人打从心底理解对方。

陈怡成律师表示,在强调法治的氛围下,连家人的关系都变的疏离。(示意图/GettyImages)

【我们与恶的距离.复和公义】从处罚、纠正到修复之路【我们与恶的距离.复和公义】犯了罪除了吃牢饭 还有别的可能?

陈怡成感叹,“现在的教育从小开始讲法,把法治、法庭教育不断下放,当发生冲突时不去探讨你我的内在发生了什么、感受了什么,而只关心谁对谁错,谁要受处罚,到最后将形成一个斗争的社会。”

她认为,现代人看待冲突与犯罪,都是从法律角度去检视每个人的权利义务,事实上,每个冲突都是生命过程的一部分,而生命过程是连续不断的,法律只切了行为的片段来看,便会与人的情感产生冲突。“很多被告在法庭上都觉得他是一个被害人,不论是受害于国家或是整个事件,当他跨不出这个情绪时,要求他承认自己的责任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在诉讼过程中,不会关心你的理解与感受。”她认为,目前的司法体制漠视了人的价值,复和公义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帮助人去了解冲突的根源是什么,回到人的身上去看冲突。

复和正义强调将惩罚放在后面,回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看待冲突。(资料图片/罗君豪摄)

陈怡成强调,法律人担任了社会国家很多角色,但法律终究只是管理及控制社会的工具,是为了让人共同生活时有可以遵循的规范,在规范下能和乐共荣,当我们高举法律而忘记人的时候,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连结最终将会消失殆尽。

从复和公义发展至今,每个学者对于复和公义的核心概念或许多少有点出入,但大多能认同的是,复和公义并非传统刑罚(或处罚)外的另一种惩罚方式,而是一种改变刑事政策、人际冲突、思想模式乃至于国家政治的变革方式,让民众在关系渐渐疏远、破碎的社会,有一个新的选择与想像。

【我们与恶的距离.一】善恶难分界 活在灰色世界的“我们”【我们与恶的距离.二】拒以煽情作卖点 剧组克制追求真实客观

社会的撕裂与冲突在社会上随处可见,立法会上不同阵营的相互攻讦更以令大众“习以为常”(资料图片/李泽彤摄)

复和公义的应用领域不仅止于司法,在校园冲突、医疗纠纷、监狱矫正及社区调解都能看到它的应用,重点都在提醒我们重新看到人与人关系的连结。任何的法律、制度或权利义务的规范,都是为了人而存在,在面对冲突时,不要急着判断是非黑白、权力义务,而是把人的需要放在前面,把法律当成最后手段,让我们在强调法治的社会中,能够走出一条更和谐的路。

美好的光景不会平白降临,政策与理念在实践中总是面临瓶颈与弊端,香港的复和公义尚在起步阶段,我们可乐观地说,很多问题是因大众还不够熟悉这概念;也可以悲观地说,正因为大众还不够了解,还有很多问题尚未浮现。我们能否在理想与现实中正确实践复和公义的价值,决定了我们能否在这条修复之路走到最后。

上文节录自第162期《香港01》周报(2019年5月14日)《《我们与恶的距离》引发思考》》专题报道中的《推动“复和公义” 从处罚、纠正到修复之路》。

相关文章:【我们与恶的距离.复和公义】罪犯逃责护身符? 学者:是感情上的调解【我们与恶的距离.复和公义】从处罚、纠正到修复之路【我们与恶的距离.复和公义】犯了罪除了吃牢饭 还有别的可能?【我们与恶的距离】演员与角色共尝的痛苦与挣扎(上)【我们与恶的距离】演员与角色共尝的痛苦与挣扎 (下)【我们与恶的距离.一】善恶难分界 活在灰色世界的“我们”【我们与恶的距离.二】拒以煽情作卖点 剧组克制追求真实客观【我们与恶的距离.三】媒体自甘堕落还是我们选择堕落?【我们与恶的距离.四】标签与对立 我们希望活在怎样的世界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