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部受伤病变难痊愈恐截肢?改善糖友末梢循环要这样做
台湾73岁张女士有高血脂及糖尿病15年病史,平时四肢活动正常,有散步习惯,但下肢仍呈现发绀之缺血性颜色变化,在医疗人员协助下,下肢循环才改善。
台湾另一名74岁林先生患有糖尿病,平时不在意血糖变化,也未定期追踪,直到近期左脚足背出现10X7公分大泡肿,且伴随疼痛及发烧症状才前往医院治疗,一检查竟是蜂窝性组织炎,花费8个月时间伤口才逐渐愈合,目前仍要回诊。
▼糖尿病早期症状易忽略(点击下图看清!👇👇👇):
相关文章:糖尿病|长期高血糖损害记忆力?血糖失控增加罹患阿兹海默症风险
控糖预防足病变 护足避免脚受伤
足部病变是糖尿病患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人足部循环较差,汗液含有葡萄糖,提供细菌良好的生存环境,容易发生感染,若加上神经退化感觉迟钝或疏忽,未注意皮肤伤口产生溃疡、感染及坏疽等情况,不仅伤口不易痊愈甚至恐造成败血症,进而需要“截肢”或住院。根据2023年Armstrong等学者研究指出,糖尿病人发生足部溃疡后,5年死亡率高达30%;足踝以上截肢后,5年死亡率高达70%,因此足部病变的预防显得特别重要。
台湾奇美医院护理部糖尿病卫教护理师陈明惠宣导,预防足部病变第1步,糖尿病患应按时服药、正确摄取饮食及养成运动习惯,积极控制血糖。病患可搭配自我监测血糖或装置连续性血糖监测仪,了解血糖现况,以作为调整药物剂量或生活习惯的依据,并按时回诊定期做神经及循环检查。平时要注意检视自己足部皮肤现况、清洁保养及选择正确的鞋袜作保护,以降低足部受伤机率。
相关文章:糖尿病|多吃喝多尿体重下降就是患上糖尿病?医生析2大成因导致👇👇👇
脚不小心受伤!糖友别过度惊慌
关于糖尿病人足部护理与注意事项,台湾奇美医院护理部伤口护理师魏秀慧建议,每日使用温水和中性身体清洁产品清洁足部,皮肤干燥时可涂抹乳液,但注意趾缝间不宜涂抹,保持清洁干燥。同时足部厚茧可于泡温水或洗澡后,用浮石轻轻磨除厚皮。每日清洁足部后应检查足部皮肤,尤其是趾缝间,一旦发现有包括伤口、鸡眼、胼胝、红肿等异常,须及时就医治疗。若病人视力不佳或无法自己检查者,则应由家人协助检查。
魏秀慧提到,糖尿病患平时不要赤脚走路,也不建议走健康步道;挑鞋子要选合脚、透气、低跟鞋,勿穿高跟鞋,至少准备2双鞋来交换替穿,而买鞋时间建议于下午或傍晚时段。另外,平常要选择浅色性棉质吸汗的袜子,一旦有伤口才容易做观察,同时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外出应穿可包覆足部的鞋子,以避免足部受伤。修剪足部指甲应选合适的指甲剪,采水平修剪、白色部分留下1至2mm,每年至少接受1次足部检查,由专业的糖尿病卫生教育教师为您把关足部健康。
糖尿病患万一不慎造成足部受伤,奇美医院提醒,要留意以下照护原则,包括遵从医护人员的指示换药,于换药前后应记得洗手;勿使用未经医护人员建议的药膏或是药草涂抹伤口;每日换药应观察伤口变化,如有伤口周围红肿热痛、伤口扩大、发烧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定期返院追踪伤口状态;病人在照护期间应有耐心,家人也需适时提供心理支持;维持血糖的稳定,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哪些食物可以稳定血糖?(按图了解 👇👇👇)
相关文章:糖尿病|常熬夜睡眠不足肥胖易糖尿?7大食物加3种运动助稳定血糖
足部运动加按摩 改善糖友末梢循环
为了促进糖尿病友足部循环,台湾奇美医院护理部手术室专责/健康促进护理师蔡雨宸指出,一般建议患者每周至少安排3次有氧运动,时间达每周150分钟以上,强度要达到略微呼吸喘,但还可以讲话的程度,另外,要加上每周2至3次的阻力训练与伸展运动。台湾奇美医院护理部复健护理师叶玲也推荐患者,平时在家可利用下列6项手法按摩足部,将有助于促进末梢血液循环,缓解足部的疲劳。
1. 足底滚球:
使用网球在足底滚动约20秒,双脚底重复做3至5次。此方法可刺激脚底的淋巴往上回流,调整肌肉及筋膜的弹性来提升下盘血液循环。
2. 足部伸展:
先伸展脚趾及脚踝关节减少下肢肿胀、增加血液回流。再平躺后将腿部垫高,膝盖放松脚底板往上翘,维持3至5秒再下压,重复做10次。此运动可维持肌肉弹性、增加感觉刺激,提升平衡反应。
3. 脚趾按摩:
用手指与对侧的脚趾交叉相握,轮流夹住对方3至5秒,做5次就换边。此方法可有助于促进末梢血液循环。
4. 小腿按摩:
用罐头放在小腿肚后面,滚动罐头以放松小腿肌肉。
相关文章:糖尿病|跟足指引饮食 覆诊仍不合格?5类人或应改变验血糖方法👇👇👇
5. 伯氏运动:
先平躺将两腿用枕头垫高45至60度,静躺3分钟。再坐床边,两脚前后或左右摆动3分钟,最后,平躺盖被保温,休息3分钟。每日3回,每回共重复做3次。透过此运动可加强脚足血液循环。
台湾奇美医院护理部督导李颖俐强调,针对糖尿病足部护理,院内结合专任护理师们的专长,发展包含血糖控制、神经检查、足部运动、足部护理等一条龙照护模式,若患者有特殊状况,或不知如何执行,欢迎向卫生教育教师咨询。
延伸阅读:
【本文获“NOW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