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军韦理夫人学校试行科学科 学生实验中寻找答案提高学习动机
小学科学科将于2025/26学年正式推行,而位于港岛东区的救世军韦理夫人纪念学校于本学年起就已经于小四先试行科学科课程。校长程志祥直指,现时不少学生连螺丝都不懂装卸,学校将会借此教授学生使用各种工具。他又强调,学生以实验找寻知识有助提升学习动机。
学生投入动手做实验
“同学,这里有一只、两只、三只、四只、五只胶手套,老师会先戴好,然后就到你们,戴手套要做什么?是不是要开餐呢?当然不是,因为实验室是不准进食的!”学生们哄堂大笑,气氛轻松而有趣,为学校的小四科学课揭起序幕。
今堂课以水与压力为主题,学生分组后由代表先了解实验原理之后拿实验工具返回座位与组员做另一个实验,并完成工作纸。学生们对于能亲手进行实验均显得跃跃欲试,有人负责用大头钉在蒸馏水樽上打孔然后用胶纸封好,其余人则到水喉将樽盛满水,再量度水柱从小孔喷射出来的距离,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小四学生杜克础于课堂表现相当主动,不时举手回答老师提问,他表示自己向来喜爱科学,不时上网看有关影片,期望将来可做磁石实验。另一名小四生赵必朗亦称,透过实验可吸收更多元化资讯和增加自信,未来希望可做气体实验。
程校长表示,小学科学教科书仍未出炉,所以目前学校参考常识科内容设计实验。他又提到学生于上学时被禁止携带𠝹刀剪刀等物品,以致学生认为使用工具“好危险”而不敢接触,变相不懂得使用工作,而分拆科学科就能教授学生使用各种工具,明正言顺让学生“动刀动枪”,绝对是好事。
他又指,做科学实验最重要一环是预测,而非由老师直接提供答案,以上述水与压力的实验,老师向同学派发胶手套后,会先叫学生推敲结果,才一同进行实验,这样会能令学生吸收更多,同时让学生冲破既有框框,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增聘科学教师 实作纳入评估
小学科学科及人文科将于2025/26年起于小一及小四级推行,学校可于本学年起率先试行。救世军韦理夫人纪念学校在本学年于小四先试行科学科课程,小一、小二、小五则于下学年推行,现时筹备进度已达90%。
师资方面,学校目前有4位科学老师,下学年计划增至8人,同时会改建所有课室成做科学实验,令学生毋须到其他课室亦可上科学课。至于家长最为关注的测考安排,学校会将科学科和人文科合并成一份试卷,尽量减少学生压力,并打算将实作评量成为评估之一,令学生对科学更感兴趣和投入学习。
拟校内建太空舱 让学生操控太空车
硬体设施方面,程校长指新的科学室已接近竣工,内设各种科学实验装置和工具,并且于科学室天花设定投影屏幕,配备专供躺卧仰望的座椅,让学生在校内也可仰望星空。他又透露,计划向优质教育基金申请拨款,兴建一个可供学生操控太空车的“太空舱”(Space cube),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程校长说:“我希望做到学校带小朋友向世界出发。”除常规科学科课堂,学校每年会进行三次“疯狂实验”,之前曾做过马德堡半球、空气炮及万乐珠混和可乐实验,旨在营造科学的味道,吸引学生自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