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科|涉四范畴涵生命环境天文地理 配合内地“科教兴国”
施政报告中提出25/26学年将小学常识科将拆分为“人文科”和“科学科”,教育局日前上戴科学科的单张及海报,科目主要分为“生命与环境”、“物质、能量和变化”、“地球与太空”及“科学、科技、工程与社会”四个范畴,课程开设缘由是配合国家“科教兴国”的方向,从小启迪学生的创意和科学的潜能。课程特色之一,是加入国家航天和创新科技、可持续发展概念、地球科学、工程与设计,亦强调“动手动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等能力。
小学科学科主要分为“生命与环境”、“物质、能量和变化”、“地球与太空”及“科学、科技、工程与社会”四个范畴,共15个主题,当中包括39个不同的课题。教育局於单张简介称,课程会因应学生的年龄、能力水平、学习 兴趣、前备知识等,以螺旋式分布在小学的六个年级。
科技与工程课程范畴 目标助学生善用科学 贡献国家社会
四个范畴中涉猎范围亦十分广阔,简介提及,“科学、科技、工程与社会”旨在协助学生能够设计和制作工程模型或产品,将所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设计,培养基础工程思维,“亦明白善用科学、科技与工程能够造福社群,贡献国家和社会”。“地球与太空”则教导学生天文地理的知识,从地球的历史、日常的天气现象、以至太阳和八大行星等课题,培养对地球的保护意识,以及对浩瀚宇宙的欣赏和感叹。
“生命与环境”则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命科学知识,并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物质、能量和变化”让学生掌握基础物理科学知识,从物质、能量、力和运动、简单机械等课题,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及科技应用。
小一至小二每周两节 小三至小六每周三节
小学将于24/25学年试行新课程的内容,25/26年正式在小一和小四逐步推行,27/28学年在小学全面推行。科学科课时方面,小一至小二总共64课节,每年不少于37小时,小三至小六每年不少于96节,每年不少于56小时。
另外,教育局会为每所公帑资助小学提供35万“一笔过津贴”,作为开设科学课程的资源, 包括购置学与教资源、提升设施和设备,以及支援教师专业发展等工作。预计于2024年3月底前发放。局方亦会设立“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基地”,提供对小学教师、拟任科主任或级统筹的培训,亦定期举行活动加强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交流。
▼10月25日 李家超公布施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