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有什么问题?什么是自由创作? 从日常生活探讨哲学|开卷乐

撰文: 开卷乐
出版:更新:

香港明爱专上学院高级讲师李敬恒,人称“大师兄”,喜欢透过日常贴地的话题和手法,让观众理解哲学。他在报刊专栏撰稿,以艺术、文学、音乐、念书和教学等等“玩乐经验”作哲学反思,而文章辑录成书——《寻常与作乐-哲学与文艺的25则思考》。
文:香港电台开卷乐|原题:《寻常与作乐-哲学与文艺的25则思考》- 反思哲学与音乐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冯杰、郑政恒、黄怡、邹芷茵、唐睿主持,逢周六晚上8时30分至9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哲学非抽象概念

“有没有神?”、“甚么是真与假?”、“甚么是真正存在的?”就算没经过哲学训练的人,也许亦曾提出如此种种的问题。很多人以为真假、美丑、对错、是非等等概念抽象。李敬恒认为只是一般人对这些概念理解得不够仔细,因此不时产生混乱或矛盾。而哲学可以助你针对性地思考,疏理脉络及区分概念,得出原则。

拉斐尔《雅典学院》中的柏拉图(Wikimedia Commons)

李敬恒教授哲学多年,他在课堂里爱把哲学家、哲学名词等放下,就如书名《寻常与作乐》,他常以简浅的“寻常”生活作例子,和同学讲解哲学。他建议对哲学有兴趣的新手不要马上拿起深入讨论康德、黑格尔等等哲学大师的著作,看一些入门书也许更能让读者一步步地理解不同哲学命题。例如由美国哲学家Thomas Nagel所撰写的《What Does it All Mean》,全书以课题为中心,如心灵、死亡、存在、平等,尽量避免提到哲学家及艰深用语,以问题为中心,篇幅简短易明;另一本是柏拉图写的《苏格拉底的申辩》,讲述了不少人生基本价值,有助了解我们行为背后所反映的自身判断。

音乐之乐与哲学之乐

MIRROR演唱会(资料图片)

《寻常与作乐》的“乐”字,既可解作“快乐”,亦能解作“音乐”。李敬恒自小爱好音乐,认为音乐是人类表达思想与情绪的重要途径。即便只是聆听音乐,也可陶冶性情。而绘画、文学、舞蹈等艺术与音乐一样。当然这些艺术,同时亦具备使人快乐的功能。而艺术的表达或欣赏能力愈高,我们从中享受到的乐趣亦会更高。书中辑录了近十篇李敬恒反思社会与艺术的文章,其中一篇名为〈单调与失焦:反思造星文化〉。文中提及,近年的“造星文化”为香港乐坛掀起重大变化,有人热切追捧,也有人反感。“问题不在于想成为明星与追星本身,甚至不在于为求流行而创作,而在于造星文化所造成的单一与失衡。”李敬恒认为,很多时主流媒体只是基于市场的考虑,令一般人接触的歌曲文化狭隘单一,难以培育发展受众的欣赏能力。

女团COLLAR(叶志明 摄)

李敬恒认为若要打破这种单一文化,“并非要全盘否定依照流行公式制作歌曲的价值,而是要强调有其他同样或更有价值的创作方式与考虑;不是要否定流行歌星,而是要令更多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得到恰当理解与欣赏而得以流行,而不同风格不同岗位的音乐人亦可以得到感得的重视而成为明星。”

创作不等于乱来

艺术伴随创意,但有人往往以为这样可以无视艺术的规则,李敬恒再进一步分析指“单纯随心所欲、胡作胡为并不等同于自由创作,更不足以保证创作的质素。”他认为规则能够将文字、声音、图像、颜色、行动等达致协调,这些限制的规则正是“强烈的刺激与挑战”,思考各种未知的可能性,提升相关的知识和技巧。正如李敬恒写道:“古往今来最厉害的艺术家,往往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传统既有的典范与规则加以去芜存菁,推陈出新。”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图片及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