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2022 | 历史研究者走访旧建筑 记录古迹办名单的沧海遗珠

撰文: 转载
出版:更新:

【艺文编按】2022年书展昨日开幕,本次书展以“历史文化・城市书写”作为年度主题,当中设有“文艺廊”三大专区诉说香港故事。香港资深新闻工作者和历史文化研究者陈天权走遍香港多个旧建筑,推出《时代见证:隐藏城乡的历史建筑》一书,本文节录作者自序,简介香港各区文化保育情况。本书由古迹出发,以文字、图像记录下消逝中的“城中村”、乡村古迹、殖民特色建筑、民国军人府第、多元宗教建筑等,讲述属于香港的社区故事。

城市发展急速,旧楼被新厦取代,这情况以往没有受到太大关注。直至 2006、2007 年政府清拆天星码头(1958 年)和皇后码头(1953 年),开始唤起民间的保育意识。两个码头最终拆卸,但政府回应市民呼声,2007年7 月成立发展局,推行文物保育政策,之后推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和“保育中环”,令部分建筑文物获得重生。

香港过去的文物保育工作由上而下,古迹办先提出为某些建筑物评级或列为法定古迹,交古咨会确定,之后康文署将部分政府闲置建筑活化为博物馆。但近十多年来,多见由下而上,民间积极发声,部分历史建筑亦由民间团体构思活化。

湾仔半山司徒拔道的景贤里(1937 年)早期未获评级,2007年7 月新业主购入后即动工拆卸。长春社公开呼吁保留,传媒跟进报道,市民看见如此辉煌的建筑物被铁锤敲破,都大感可惜。同年9 月古物事务监督(发展局局长兼任)宣布景贤里为暂定古迹,联络业主商讨,最终以换地方式取得大宅业权,2008 年提升为法定古迹。

过去也曾有市民叫停拆卸工程,令历史建筑逃过一劫。上海街的油麻地抽水站(1895 年)是九龙首座水务设施,当九龙水塘落成后,抽水站便关闭,改作其他用途。其后拆去工场和机房,只剩一座红砖屋。由于政府不知其原本用途,当土地发展公司与发展商合作重建该区时,对拆卸红砖屋并无异议。但 2000 年有街坊指出它的历史价值,经水务署和古迹办查证,始知那是抽水站工程师办公室,为现存最古老的抽水站建筑。最后将红砖屋评为一级历史建筑,2012 年活化为戏曲活动中心办事处。

旧湾仔街市是香港仅存的包浩斯历史建筑,如今只保留外墙,内沦为大型楼盘的小商场。(林若勤摄)

另一座纳入重建范围的旧湾仔街市(1937 年),发展商华人置业原计划将之拆卸,但民间包括建筑师都要求保留这座三级历史建筑。2009 年发展商决定采取折中方法,保留前半部约四成半面积,后半部拆卸以兴建高层住宅大厦“壹环”。

中环政府山也曾掀起保育风波,2009 年发展局提出保留中区政府合署东座和中座予律政司使用,西座(1959 年)拆卸,与发展商合作兴建一幢 32 层高的商业大厦。但许多市民表达反对意见,古咨会经咨询后,决定将中区政府合署整体评为一级历史建筑,发展局在 2012 年底宣布放弃重建西座的计划。

不是所有历史建筑都获大众认同保留,已故富商何东在山顶道的何东花园(1927年),传到其孙女何勉君后,在 2010 年向屋宇署申请拆卸重建,尽管古物事务监督宣布它为暂定古迹,但社会上没有太大反应。由于业主不接纳政府的保育方案,政府最终放弃引用《古物及古迹条例》将何东花园宣布为法定古迹。

市民对中环永利街一列 12 幢旧楼(1950 年代)却有截然不同的反应,港产片《岁月神偷》在该处取景拍摄,2010 年上映时勾起许多人对旧香港的回忆。市建局正计划重建该区,市民纷纷表态保留。最后市建局将永利街剔出重建范围,并翻新旧楼租给非牟利机构使用。

满载市民回忆的皇都戏院,前身是 1952 年落成的璇宫戏院,1997 年结业后改作其他用途。新世界发展逐步收购戏院和毗邻的皇都戏院大厦,社会上掀起保育皇都戏院的声音。古迹办将它放入新增评级名单,最初仅被评为三级历史建筑,古咨会要求专家小组重审,其后提升为二级,最终确定为一级历史建筑,发展商表示会将皇都戏院活化为表演场地。

主教山配水库带来的转变

近期最多人关注的保育个案是前深水埗配水库,又称主教山配水库(1904 年)。它位于窝仔山上,1970 年代停止运作,地面成为街坊的晨运场地。由于出现裂缝,水务署在2020年底雇用承判商动工拆卸,不料挖开地面后露出令人惊叹的罗马式拱券。有街坊试图阻止钻挖车挖掘,有人拍摄影片在网上分享,旋即成为全城热话。民间人士自发搜寻配水库的资料,证明其年代久远,属早期九龙水务工程一部分。发展局派员入内视察,亦认为价值甚高。其后宣布修复,日后开放给大众享用。

配水库和其他地底下的建筑物都没有列入评级名单,马己仙峡道食水配水库(1901 年)和克顿道食水配水库(1908 年)约在十年前拆卸,市民都蒙在鼓里。2017 年古咨会又通过将 31 项构筑物或地点剔出新增项目名单之外,包括石碑、界石、防空洞、隧道、水缸、战时炉灶、公园、广场、坟场、棚屋、盐田遗址等。水务署今次通报古迹办拆卸主教山配水库时以“水缸”称呼,令古迹办不以为意,没有要求进行文物影响评估,亦没有亲身视察,令这百年配水库差点灰飞烟灭。

亡羊补牢,古迹办一口气将五座战前配水库(主教山配水库、前油蔴地配水库、山顶食水配水库、歌赋山食水配水库,和雅宾利食水配水库)加入新增项目名单,又将多项战前构筑物一并纳入,包括香港动植物公园的门柱、台阶、牌坊、演奏台及配水库隧道口,其他还有薄扶林输水管(其他分段)、鸭巴甸炮台、赤柱古道构筑物和筲箕湾古道石桥等。这两条古道在 2021 年初被市民重新发现,引起关注。

作者:陈天权
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10/15

沧海遗珠的历史建筑

古迹办曾委托四个团队在 1996至 2000 年进行全港历史建筑调查,录得8,803幢建筑物,大部分建于 1950 年以前。古迹办挑选1,444 幢进行深入研究,交专家小组按六项准则评级,以一级的价值最高,其次为二级和三级。若评分过低,则不予评级。2009 年公布专家评审结果,之后由古咨会逐一确定。

身为一级历史建筑,可能的话须尽一切努力予以保存,但不代表不能拆卸,皇后码头和何东花园先后在 2008 年和 2013 年被拆卸了,只有法定古迹(Declared monument)才受法例保护。

这份记录1,444 幢建筑物的名单有助提高市民对历史建筑的兴趣,古迹办亦可借此说服评级建筑的拥有人放弃拆卸。但全港有价值的文物建筑何只千多幢,尚有不少漏网之鱼未被发掘。古迹办在 2011 年增加一份新增项目名单,收入民间提出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最初有 13 幢,2021 年初已增至 300 多幢。

但仍有一些旧建筑没有包括在 1,444 名单或新增项目名单内,例如上水乡的应凤廖公家塾(1828 年,又称明德堂)、港岛东区的白沙湾炮台(1903 年)、大埔锦山的圣安德肋堂(1926 年)、荔枝窝的小瀛学校(1927 年)、洪水桥的邓镜波别墅(约 1920 年代,现为元朗宝觉小学)、沙田上禾𪨶的佛光堂(1932 年,现为先天道安老院一部分)、中环的圣保罗堂牧师楼(1935 年,现称雪卿楼),屯门圣公会第一代圣彼得堂(1937 年)、赤柱监狱(1937 年)、荃湾弘法精舍(1939)等。另外,不少乡村楼房也没有被列入评级名单,例如元朗白沙村的杨苑、新田下新围一排村屋,以及打鼓岭周田村 108 和 109 号房屋,若业主拆卸也不引起外界注意。

“新秀越南难民离港中心”的外貌。(罗国辉摄)

战后建筑如大屿山的圣母神乐院(1950 年代)、茶果岭的香港路德会圣马可堂(约 1951 年)、九龙扶轮社鸦兰街中心(1950 年代初,原是沙眼诊所)、九龙医院毗邻的香港圣约翰救伤队九龙及新界总区总部(1953 年)等,亦具时代特色,应给予评级。1970 年或以后的现代建筑,古咨会议决暂不评级,曾用作越南难民营的新秀大厦(1973 年)已在 2020 年拆卸了。

古迹办在 1990 年代所做的全港历史建筑调查名单一直没有公开,主教山配水库事件发生后,本土研究社透过《公开资料守则》向古迹办取得这份 8,803 名单,当中不少建筑物已拆卸。譬如牛池湾圣若瑟安老院的小堂,由于没有被选入 1,444 名单,发展商不作保留。古咨会主席苏彰德说,8,803 名单中有 100 至 200 幢建筑物值得再深入评估。农圃道的新亚书院旧址(1956 年,现为新亚中学),及西贡窝美村的圣母无玷原罪小堂(1932 年),就应该给予评级了。

【本文获中华书局授权转载,标题由编辑撰写。本文并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作者简介 | 钟情游走城乡,寻找历史遗迹,观看民间节庆,关注文物保育,常以建筑、风俗、宗教和保育为题在报刊撰文,又为不同机构主持讲座。现任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及香港生态旅游专业培训中心的兼职讲师。著作有《香港历史系列:穿梭今昔、重拾记忆》、《香港节庆风俗》、《被遗忘的历史建筑》、《神圣与礼仪空间:香港基督宗教建筑》和《城市地标:殖民地时代的西式建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