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修行指南 俄国19世纪小说已见与西方角力端倪︱开卷乐

撰文: 开卷乐
出版:更新:

“他(波特莱尔)其实不是一个颓废的诗人,而只是一个颓废时代的诗人……他的苦闷、忧郁,正是‘世纪病’的反映,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评论道。十九世纪中期拿破仑重建旧巴黎,命省长奥斯曼将巴黎大规模改造为现代化都市,作家波特莱尔以往熟悉的巴黎不见了,写下了<天鹅>一诗表达感慨之情:“旧巴黎已不存在了,唉!”、“都市的形态,变得比人心更快”。波特莱尔面对城市变迁引发的乡愁,如同失去了故土的流亡者。在今时今日的香港,又找到波特莱尔的影子吗?

文:笔从心︱原题:《异国文学行脚》——颓废的时代,苦闷的作者

(图片来源:@Darwin Vegher / Unsplash)

游走四方修行

对于异国文学作家,我们又认识多少?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及创作系助理教授唐睿研究语文教学课程,他认为欧洲生活文化风俗各有不同,而香港长时间受到英语传统影响,对欧洲国家的认识往往流于表面,对比起韩、日等其他亚洲地区,香港常规学校课程亦比较少教授外国作品。唐睿认为外国文学可以开拓视野,且与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故希望通过撰写《异国文学行脚》一书,为香港读者介绍外国经典文学作品。

“行脚”本来是指僧侣求法而游走四方的修行方式,唐睿探索异国的世界,同时亦希望这本书能够作为“一本修行的指南”,协助读者掌握西欧文化概念及思潮。本书选取了二十三位异国作家及其作品,勾勒出西欧文学家在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的思潮形态,包括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以及影响思潮的历史大事,如法国大革命,乃至后期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等。

本书由“登山之路”及“道上风景”两部份组成,前者是唐睿负笈巴黎修读文学时所研习的外国作家,故内容以介绍法国作家为主;后者则是留学前阅读的作家,如井上端便是唐睿在图书馆的“巧遇”。书中除了介绍经典文学外,亦吸纳比较小接触的文化体系,如美籍犹太人文学家以撒.辛格、保罗.奥斯特等的文学作品。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郑政恒、黄怡、冯杰主持,逢周六晚上9时30分至10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俄文学家批判农奴制度

除了欧洲作家外,唐睿亦提及了不少著名的俄国作家。他特别提及正在发生的俄乌战争,俄国与西方国家的角力并非一朝一夕,文学作品却可追溯至旧俄时代以一窥端倪。唐睿言从旧俄时代的大作家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的作品,可以追溯到西方与俄国传统文化的拉扯及地缘政治的角力。屠格涅夫出生于俄国富裕家庭,及后前往德国留学,成为当时俄国社会中的“西化者”,吸收了欧洲进步思潮。后来他旅居法国,通过创作针对俄国社会弊病作出尖锐的批评,如《猎人日记》揭示俄农奴制问题。换来的当然是俄国当权者的监控,屠格涅夫亦遭受到软禁。

后来屠格涅夫发表了他的首部小说《罗亭》,刻划出年轻的知识分子这类典型的人物,尽管这些人物学富五车、思想前卫,但他们有一通病,因意志软弱而懊悔一生,也就是所谓的“零余者”。屠格涅夫与当时西方国家顶尖的知识分子有不少来往,开拓了广阔视野的同时,亦反思俄国知识分子欠缺行动力的弊病。俄国一方面吸收欧洲国家的知识,另一方面却在意识形态上作出拒绝,知识分子面对时代洪流只能无动于中,如此种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一一反映在俄国经典文学作品之中。

今日俄罗斯(Getty)

可是,人从来不会被任何事物所拘束,就算在压迫的大时代,关键是否拥有坚忍意志,勇于想像,如同莫泊桑《皮埃尔与让》:“伟大的艺术家是那些将他们独特幻想强加于人类的人。”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