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穷书生考试上榜会被捉走当女婿?原来与宋代社会制度有关

撰文: 煲剧学历史
出版:更新:

最近小编们好像都陷入了古装剧荒,一方面是没有什么突出的古装新剧,另一方面是没心力去煲,只有在晚饭时间重看无线播的《知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幸好《知否》是两位小编都认同的高质剧,再看也能找到一些题材和大家吹吹水!今日就和大家分享宋代“功名榜下捉女婿”的潮流!

【文章原刊于01撑场,欢迎下载香港01 app,与更多作者一同讨论喜爱话题。】

在“捉女婿”之前,要先了解一下宋代社会。“士、农、工、商”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结构,虽然不是说社会地位以此排序,但“士人”是当中社会地位最高的,这应该没什么争议,始终只有读书人才有机会到朝廷当官,接近帝国权力核心。中学时代必定读过,“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是宋代的基本国策,所以当时文人的地位就更加高,连墨兰也说文官清流总比顾侯一介武夫强多了。

“士人”是当中社会地位最高的应该没什么争议,始终只有读书人才有机会到朝廷当官,接近帝国权力核心。(《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

另一方面,宋代社会比前代趋向商业化,经济发展十分蓬勃,更开放的市场、海外贸易、漕运等等的因素令百姓更加富裕,这班具有财力的商贾平民就会想靠拢士人,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以致“榜下捉婿”的情况出现。

宋代社会比前代趋向商业化,经济发展十分蓬勃,更开放的市场、海外贸易、漕运等等的因素令百姓更加富裕,这班具有财力的商贾平民就会想靠拢士人,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以致“榜下捉婿”的情况出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

《知否》中也有“榜下捉婿”的一幕,顾廷烨说盛长柏:“你家这是全体出动,生怕你金榜高中了,哥哥被抢走,连妹妹都来当守卫。”

宋代每两、三年就会有进士考试,公布成绩谓之“放榜”,所谓“榜下捉婿”就是达官显贵、商贾人家会在放榜当日聚于榜前,争抢中榜进士当自家女婿。苏轼的《和董传留别》中就有一句“囊空不办行春马,眼眩行看择婿车”,以勉励董传现在没钱不要紧,只要高中就有机会成为高门富商的女婿。

“榜下捉婿”就是达官显贵、商贾人家会在放榜当日聚于榜前,争抢中榜进士当自家女婿。(《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

有钱有地位的高官显贵自然不担心找不到儿媳女婿,但对于商贾而言,“榜下捉婿”就是个提升地位的良机。中榜的女婿虽当下并非官员,但就如同潜力股一般,将来必定进入官场成为仕人,那么他们的女儿就等于嫁到了官宦之家。

对于中榜士子而言,特别是出身寒微的,他们也难以抗拒商贾的财力,丰厚的嫁妆也吸引到他们迎娶商家出身的女子。北宋朱彧的《萍州可谈》记载到:“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

+3

如果把“榜下捉婿”放到现代香港,想必就是每年放榜日,各大名校门前都一辆辆名车列阵课金抢人吧!

内容提供:煲剧学历史

作者Facebook:@HistoryinDRAMA

作者Instagram:@historyindrama

作者个人网站:https://historyindrama.wixsite.com/home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功名榜下捉女婿】”​】

(以上文章内容均属用户提供,香港01不为任何用户内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