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一剧打破宋代积弱形象 由剧情话你知真相系点

撰文: 煲剧学历史
出版:更新:

【文章原刊于01撑场,欢迎下载香港01 app,与星级作者一同讨论喜爱话题。】

撰文:煲剧学历史

有人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么小编觉得可以带点夸张地说,宋代是个被人画丑了的王昭君。

回想课本上的宋朝,中文堂学的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中史堂则是“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外患频生”;常识堂更讲宋皇逃难到香港,最后投海殉国。

位于香港的宋王台。(ecampustoday)

总而言之,宋朝的印象就是“弱”和“废”。不过,上了大学后,就慢慢认识到废弱宋朝强盛的另一面,须知北宋经济巅峰时,财富占世界GDP的25%至30%。

或许宋朝的形象太差,连电视剧也偏好汉唐明清,现在难得有套高质的《知否》(编按:全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让小编借此多多和大家一起认识课本外的大宋吧!

女主角一家本住在扬州,后来因父亲盛纮升官,举家迁往东京。此东京非彼东京,日本的东京你可能去得多,剧中的东京则是指北宋的首都开封府。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正正就是这个繁华的东京—汴京。

宋以前,都城规划往往以行政为目的,例如“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唐长安城,商业活动集中于东西两市,晚间又会实行宵禁,到了宋代,都城发展就开始转向着重商业。

《知否》一剧以宋朝为背景。(电视剧照)

从《清明上河图》可以见到,沿汴河两岸有食店、酒馆、茶馆、客栈、医馆等,行人落驿不绝,商店不再限于某个区域,同时,营业时间都延长了,宋太祖就曾下令准开夜市:“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清明上河图。(网上图片)

记得女主角一家是乘船到开封的吗?宋代亦是个漕运、海上贸易发展蓬勃的时期,基于传统经西域的丝绸之路被外族阻挡,宋代积极发展航海贸易,全国共12个官方对外贸易港口。同时,大运河连接沿海的江淮地区与汴京,把中外货物带到开封府,造就了东京的繁华。

常言宋代积贫积弱,对待外族的威胁,比起出兵征战,朝廷更偏向令人气愤的付钱(岁币)了事,例如“澶渊之盟”后,宋要向辽年年输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有能力支付百余年的岁币,又何尝不是一种经济上的强大呢?

宋朝文艺出色,苏轼的《木石图》成现今最贵画作之一。(视觉中国)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梦华东京】”​】
(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作者Facebook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