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师奶】开埠初期治安差 从民间“更练”到官方“团防”史

撰文: 煲剧学历史
出版:更新:

较早前我们分享了香港早期的“维多利亚城”,想不到引起了不少朋友的兴趣呢!希望未来香港可以拍出更多关于老香港的电视剧,等小编有题材可以分享,毕竟香港历史,始终是香港出品的最有味道,最能引起共鸣吧!

【文章原刊于01撑场,欢迎下载香港01 app,与星级作者一同讨论喜爱话题。】

无线早前完结的剧集《福尔摩师奶》中,有团防局和更练馆的设定,它们究竟是什么机构来的呢?原来在开埠初期,华人主要集中居住在中上环一带,由于当时政府的警力不足,华人就自发组织起“更练”,负责华人社区的巡逻,维持治安。

《福尔摩师奶》中有团防和更练的设定。(剧照)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初开埠时,香港仍有海盗问题,加上酒馆、赌馆、鸦片烟馆和妓院林立,可想而知治安情况是十分恶劣。直到1844年,即开埠三年后,才有一支正式的殖民地警队成立,第一间差馆(警署),就是1845年建成的旧中区警署,亦即是现在的打卡圣地─大馆。

香港辅政司骆克爵士。(网络图片)

到了1866年,香港政府成立团防局,用以统合各个更练团体,并由负责华人事务的总登记官监督,经费则由华人支付,把华人民间的组织正式纳入政府体系。有资料显示,在团防局成立的1866年,香港有384人被判“在公路上打劫”罪呢,难怪华人要自发组织更练。

香港虽然是英国的殖民地,但人口以华人为主,随着华人愈来愈富有,影响力愈来愈大,殖民政府察觉需要一个咨询组织,向政府表达华人的意见,以稳定殖民政府的统治。所以在1891年,时任辅政司及总登记官骆克(骆克道就是以他命名的)建议成立团防局委员会,作为华人与殖民政府的沟通桥梁。

就是这样,更练与团防局由最初的华人自发保安组织,进而成为代表在港华人发声的重要机构,团防局的局绅(《福尔摩师奶》的乔百川就是局绅)均是华人社会的贤达,在战前,团防更练的范围更扩至半山区以至九龙半岛的油麻地、深水埗等区,团防局甚至被称为“华人行政局”呢!

《福尔摩师奶》中饰演华民政务司角色乔百川的林韦辰。(剧照)

治安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殖民政府因此亦十分重视治安问题,积极改善香港警队,到了一八七零年代,治安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一直到了1941年,二次大战时香港沦陷,团防局被迫停止运作,持续七十五年的团防局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作者简介:煲剧学历史

作者Facebook专页:@HistoryinDRAMA

作者Instagram:@historyindrama

作者个人网站:https://historyindrama.wixsite.com/home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更练与团防】”​】

(以上文章内容均属用户提供,香港01不为任何用户内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到了1866年,香港政府成立团防局,用以统合各个更练团体,并由负责华人事务的总登记官监督,经费则由华人支付,把华人民间的组织正式纳入政府体系。

香港虽然是英国的殖民地,但人口以华人为主,随着华人愈来愈富有,影响力愈来愈大,殖民政府察觉需要一个咨询组织,向政府表达华人的意见,以稳定殖民政府的统治。所以在1891年,时任辅政司及总登记官骆克(骆克道就是以他命名的)建议成立团防局委员会,作为华人与殖民政府的沟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