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头东宫】宋朝民间杂技千奇百趣 仲有练习生和出道艺人之分?

撰文: 煲剧学历史
出版:更新:

《无头东宫》虽然一直被重播,但网民每每叫好,皆因于引人入胜的剧情和演员们出色的演技,至今仍不看不厌。

【文章原刊于01撑场,欢迎下载香港01 app,与更多作者一同讨论喜爱话题。】

如眼睛可分对或错,这么一瞬间,看清楚我么?藏于心底那真诚,如何共你谱千载情歌……

《无头东宫》讲述在宋朝年间,貌美心善的凌云,被貌丑心恶的楚楚,与懂得换脸之术的萧涛合谋欺骗,互换了容颜,从而发展出一系列爱恨情仇的故事。这套剧绝对是港人的儿时回忆呢!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无头东宫》的故事,始于江湖术士萧涛的出现,虽然“换脸”这个设定比较奇幻荒诞,但撇除这技俩,其实宋代又真的有不少街头娱乐,需知道宋代是个“讲生活,讲享受”的朝代呢!

萧涛这种街头表演者,宋朝时称之为“路歧人”。路歧人没有特定的表演场所,他们主要在空地、人来人往的街道、分叉路旁边表演谋生,这亦是他们被称为路歧人的原因。

江湖术士萧涛的技俩虽然没有现实出现,但宋代的确有不少为娱乐大家的杂乐百戏。(电视剧《无头东宫》剧照)

南宋人耐得翁所著,记录南宋临安城(今杭州)面貌的《都城纪胜》中就记载:“执政府墙下空地,诸色路岐人,在此作场,犹为骈阗。又皇城司马道亦然。”骈阗意指车水马龙、非常热闹的情况,可见当时街头表演有多兴盛。

现在香港的街头表演主要是音乐、唱歌,回到宋代,他们的表演可多元化了!宋末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就记载了南宋的街头表演,包括了吹弹、舞拍、杂剧、胜花(魔术)、投壶、蹴鞠、杂艺、教水族飞禽等等,这些表演者又被称为“赶趁人”。

提到宋人的娱乐,就不得不提“勾栏瓦舍”。如果说路歧人是未出道的练习生,那么在勾栏瓦舍表演的就是当红艺人了。

勾栏。(网络图片)

瓦舍,又称瓦子,是宋人的娱乐集中地,瓦舍内有大大小小的勾栏,表演者就是在勾栏中表演说书、傀儡戏、影戏、杂技等等。笔者猜想,瓦舍有点类似现代的嘉年华,而勾栏就是一个个的表演摊位。《东京梦华录》记载,单是东京城(今开封)就有十个瓦舍,甚至有瓦舍可以容纳上千人呢!

作者简介:煲剧学历史

作者Facebook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HistoryinDRAMA/

作者Instagram:historyindrama

作者个人网站:https://historyindrama.wixsite.com/home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千年前的街头娱乐】”​】

(以上文章内容均属用户提供,香港01不为任何用户内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