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发明展】研剑击鞋予港队赴奥 R&D人员:原来真的帮到人

撰文: 文耀伦
出版:更新:

还在问“边个发明了返工”?重要吗?需要吗?反正就算有答案,大部分人在今天、明天与后天都仍要继续上班。要问,就问“边个笑住去返工”吧,看看除因人工高福利好外,还有什么原因会令人上班都感到开心。

图为香港剑击代表队参加里约奥运时赛事。剑击运动员“前后脚”的工作各有不同,前脚要踏,后脚要拖,如此不平衡的负担令他们对运动鞋亦有着特别要求。(路透社)

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HKRITA)早前就旗下7个参加第4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并获奖的研发项目举行传媒分享会,其中一项颇为“有型”的项目,就是连香港剑击队部分队员在比赛及练习时都选用的“非对称功能性剑击鞋”。这对连本地剑击界“男神”张家朗也曾试穿过的运动鞋,现虽未在任何市场上见其影踪,但却已在发明展中赢得银奖殊荣,而有份参与研发此产品的项目经理廖骁(Leo)及研究助理何雪盈(Sheron)在会场内亦分享研究过程的种种,让人除可对这对特制运动鞋有更深了解外,也可一窥他们对担任研发项目工作人员所抱持的心态。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故事,按此发掘更多不同界别的人与事!

剑击以“丁字步”作进退,从此图可见,左边鞋头内侧的胶皮面较大,是适用于“后脚”的设计。(余俊亮摄)
鞋底、鞋里、缓震软垫等皆是独立开模生产,既可有效控制成本,亦可就不同运动员的需要而灵活配置。(大会提供)

前后脚各有需求 模组设计减成本

剑击,除讲究出剑的一刹,更着重运动员进退为度的步法,但观众如细心留意,不难发现剑击与其他运动对双腿的要求不同:前腿是用于跨踏进退,而大力踏步的一刹,甚至需承受高达体重7倍的压力;后腿则主要用于平衡及调节身体,脚面多于地面上拖曳。如此可知,这种用“丁字脚”进行的运动,令两脚对运动鞋有着天壤之别的要求。

据Leo及Sheron指,欧美运动员所穿的剑击鞋未必适合亚洲人穿着,而早在他们研发剑击专用的运动鞋前,运动员多是自行将网球鞋或羽毛球鞋改装。与HKRITA长期合作的香港体育学院,有见剑击对双腿的要求高度不平衡,因此便在1年半前拜托中心研制专为此运动设计的鞋履。“一般来说,每要制作一个新款式,工厂便得开一个新的模,但各运动员会有自己使用左右脚的习惯,每人对鞋履的要求亦有不同,因此我们在研发过程需同时考虑制作的成本。还好我们后来想到以‘模组’形式生产此鞋,将鞋里、鞋垫及鞋面等每个部分独立生产,并按运动员需要,‘砌’出适合他们穿着的运动鞋。此剑击鞋现为香港剑击队所选用,部份运动员更曾穿上它来参加里约奥运。”

Sheron与Leo认为社会近年鼓励创科,这对他们参与研发项目是有一定帮助,而是次能获得国际奖项,更是令他们感到高兴。(余俊亮摄)

采购之外的另一前路

对在理大学纺织及成衣学系毕业,正计划修读硕士课程的Sheron来说,能当上研究助理一职是个不错的决定。“跟我同期在textile毕业的同学,不少都已当上企业采购员,部分人又早已转到别的行业发展。听他们说,现在每天都是重复地跟单、赶船期的工作,该行业的流失率亦较大,相对之下,我觉得现在做R&D的工作很新鲜,要接触的层面很广,所学到的亦不少。”

在纺织及成衣学系里,同学会有机会接触包括设计、营商、采购、科技、市场推广及零售等方面的知识,并在就读期间决定主修范畴,不过Sheron指R&D的工作所接触到的比在读书时还要多要广,“例如研发这剑击鞋时,我们得了解有关人体力学的知识,也需应用到数据分析;与读书时不同,我们现在要同一时间兼顾几个研发项目,所以也不只能学到一种专长。”已毕业相关专业PhD 2年的Leo则表示,他并一个不喜欢重复做同一件事的人,“担任R&D的工作,既可参与同的项目,亦可与来自不同大学及学科的人交流。”

与正式推出市场、设计与卖相讨好且获追捧的商品不同,要让投入大量资源来研发,强调可行性及实用功能的研创成果获大众注视并不容易。这不可说是一种无奈,但显而易见,掌声与欢呼声在这里只是一种额外的鼓励,R&D人员在工作中的成功感是从别的地方而来。Leo与Sheron对能借此剑击鞋获奖确感高兴,但仍不忘他们最感欢喜的原因,Leo说:“这项目让我感到自己的研发成果原来真的可以帮到别人。选手们以往在外边是买不到剑击专用的运动鞋,但我们这次却可造出来让他们参加奥运;也曾有选手表示,这对鞋让他们在外作赛时,也感到有人在支持着。”他们期望未来能将这项目的技术应用在设计乒乓球、网球及羽毛球运动鞋上,甚至可与品牌合作,将项目商品化。

在运动员光辉的背后,R&D人员也可算是扮演着“无名英雄”一角。(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