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皇家空军基地记载香港殖民历史 曾变身越南难民营见证时代
香港留存下来的殖民地年代建筑物以军事设施最多,大部分弃置于山头野岭,无人打理。留在市区的军事用地多由解放军驻港部队使用,只有少数改变用途。其中观塘道的前皇家空军基地总部大楼、军官俱乐部及副翼,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先后活化为明爱向晴轩和香港浸会大学启德校园。但另一座尚未评级的Gray Block,则在2020年拆卸。
皇家空军基地
英国皇家空军(Royal Air Force)于1918年成立,1924年派驻香港,三年后购买启德滨土地建立空军基地。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英国忧虑日本进攻香港,因此决定加强防卫政策,包括扩大空军基地,兴建总部大楼和军官俱乐部,由皇家工程兵团设计,1934年启用。同年落成的还有大磡村的皇家空军飞机库。
▼▼▼点击睇皇家空军基地及其环境▼▼▼
位于观塘道50号的皇家空军基地总部大楼,是一座两层高的长形游廊式建筑,让驻港空军适应香港的炎热气候。军官俱乐部位于三山国王庙后方山丘的平台上(观塘道51号),分主楼和副翼,同是两层高的殖民地式建筑,设有宿舍和食堂。
军官俱乐部主楼呈凹字形,门口位于中央,有一列宽阔的麻石石级直通门廊,设计富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门楣上方镶有石造的英国皇家空军徽号。副翼位于下方,有石级和天桥连接主楼。附近还有半筒形铁皮屋(Missen Hut),供地勤人员住宿。山边一角设练靶场,并挖掘防空洞以躲避可能发生的空袭。
英军于1973年在空军基地加建一座六层高的大楼(观塘道2号),给男女飞行员入住,取名Gray Block,纪念皇家空军上尉Hector Bertram Gray。他在香港沦陷期间参与偷运药物和情报进入集中营,结果被日军揭发,拷问下仍不透露半句,结果被处死,其后获英国追颁乔治十字勋章(George Cross)。
Gray Block正门也见英国皇家空军徽号,皇冠下方有一圆圈,写了皇家空军的拉丁文箴言:PER ARDUA AD ASTRA,中译为“在逆境中飞向群星”(Through Adversity to the Stars),圆圈中央是一头伸展双翼的鹰。
随着英军陆续将市区的军事用地交回港府,皇家空军基地于1978年由九龙迁往元朗石岗。此际正有大批越南难民乘船涌入香港,港府将前皇家空军基地总部大楼和Gray Block辟为难民营,由此展开另一页历史。
延伸阅读:点图了解更多香港殖民历史:二战前香港文化仅华南社会延伸 1970年代社会运动始形成本土意识▼▼▼
启德越南难民营
1975年4月越南西贡陷落,引发大批越南人投奔怒海。首批3,743名难民于5月乘坐“长春号”出海,途中机器故障,被丹麦货轮救起送港,港府基于人道立场收容他们。1978年12月,巴拿马注册的台湾货轮“汇丰号”载了2,700多名难民要求进港,扰攘近一个月后,获港府准许登岸,其后陆续有难民船只驶至。
联合国日内瓦会议在1979年7月宣布将香港作为“第一收容港”,收容寻求庇护的越南难民。为应付难民潮,港府将多处惩教机构、戒毒所和军营改为难民营,由监狱署(1982年改称惩教署)管理。
1979年,前皇家空军基地总部大楼改为“启德越南难民营”,Gray Block改为“启德北越南难民营”。当时港府容许难民走入社区,他们有许多是华人,懂得广东话,可以在外工作。1980年港府取消内地非法入境者的“抵垒政策”,一被截获即遣返大陆,若允许越南难民在社区活动,便造成双重标准,因此港府在1982年实施禁闭营政策,不许难民离营谋生。但南越人和北越人终日困在一起,嫌隙加深,以致爆发冲突,防暴警察曾进入启德难民营平息暴乱。
在联合国难民署资助下,香港基督教难民服务处于1983年在启德难民营一个空置营舍设立“新秀学校”,为难民儿童提供全日制中小学课程,全盛时期有逾800人就读。该营舍于1992年关闭,学童转到Gray Block上课。
其后当局发现来港的越南人有很多是北越贫民,出逃只为移民外国,因此在1988年实施甄别政策,开辟羁留中心甄别新到港的越南人是政治难民还是船民,又用越南话透过广播大喊“不漏洞拉”(以“从今以后”为开端的一段叙述),宣布非法来港的越南人会被遣送回国,一时间引致大批越南人赶搭尾班船。
1989年港府推出自愿遗返船民计划,同年启德难民营改名为“启德越南船民离港中心”,由民安队管理。过了几年,又转为“启德越南船民转介中心”,专门收容怀孕的越南妇女,以便她们到市区医院接受检查和待产。Gray Block则改名为“新秀越南难民离港中心”。
高峰期全港设有十多个船民营和羁留中心,累积收容约203,000名越南人。随着港府实行“自愿遗返”计划,之后“强制遣返”(又称“有秩序遣返”),不获外国接收的越南船民均被送回国,船民营逐一关闭,剩下少数滞港的越南人也获发身分证居留,困扰香港25年的越南难民问题正式划上句号。
书名:时代见证:隐藏城乡的历史建筑
作者:陈天权
1980年代投身新闻界,先后在报章、电视台和杂志工作。工余期间经常出外旅行,足迹遍及五大洲约一百个国家,著有多本介绍中外文化的旅游书籍。近20年前开始关注本地历史、宗教、建筑和风俗。2004年入读香港大学建筑系文物保护硕士课程,之后转职专栏作家和自由撰稿人,推动历史建筑和风俗保育。
作者在香港大学和公开大学的专业进修学院担任兼职导师,也是多个文化团体包括文化葫芦、海滨文化导赏会和国际漫游协会的顾问。近作有《被遗忘的历史建筑》(港岛九龙篇)、《被遗忘的历史建筑》(新界离岛篇)、《香港节庆风俗》、《香港历史系列:穿梭今昔、重拾记忆》等。
【本文获“香港中华书局”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