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天星码头曾登“人生必到旅游景点” 生活感尽现的历史足迹
傍晩糜碎细雨,拾步尖沙咀钟楼行人道路,人潮拥挤熙来攘往,传单街站小贩混杂人群游客。由五支旗杆至钟楼海滨广场,歌者弹着结他与途人擦身,匆忙流动冷静停步各有精彩陶醉,风约云留默默往返,雪洗尘静尖沙咀天星码头。
(以下内容节录自《香港筑印》)
为生活需踏跳
乘坐天星小轮渡过维港,陪伴柔柔海风眺望九龙岸上前九广铁路钟楼,一动一静有如守护着海港。晚上乘着乱发海风,船舱昏暗影照灯黄,隆隆作响柴油机声,情侣互相细语依偎,绝是便宜浪漫之旅。
过往八九十年代,乘客络驿不绝各有冲忙;白领一族习惯入钱追闸,未降定就上落跳板,飞快生活分秒充实。天星码头可谓跟港人生活息息相关,艰难但简单悭俭的年代,亦可以因为调整船费曾经激起小岛千尺巨浪,港人努力散发典雅气质,难怪天星小轮航程于2009年被“国家地理旅游杂志”列为“人生50个必到旅游景点”,并获美国旅游作家协会评为“全球十大最精彩渡轮游”首选,风浪过后,香港与维多利亚港一样非浪得虚名。
▼▼▼查香天星码头历史相片和名人到访天星小轮时刻(按图细阅)▼▼▼
为方便要迁移
十八世纪英国锐意将维港打造自由港口,吸引世界各地商人投资定居。当中随葡萄牙商船到达香港及澳门发展的印度及波斯商人可谓举足轻重;么地、律敦治等贡献大学、医院等重要基础建设,当中波斯拜火教徒Dorabujee Naorojee Mithaiwala以难民身分来到香港当上厨师,后来于1888年创办“九龙渡海小轮”公司,提供来往维港两岸渡轮服务。
当年交通并不发达,更莫说来往港九彼岸,开办之时公司只靠五艘烧煤发动单层船只营运。直至1898年Naorojee退休前将公司合并并更名为天星小轮出售予当时由渣甸洋行所拥有的香港“九龙仓集团”,当年渡轮一程收费为港元五仙,即坊称之“斗零”。
梳士巴利道被扩阔之后,真正的第一代天星码头于1904至06年兴建,位于九龙仓码头南端,即现今海运大厦一带,不幸同年被台风破坏决定南移重建;第二代则由1911至1914年建成使用至五十年代,及后1957年再重建可供双船停泊及双层登区之航站楼使用至今为第三代。
为发展作保留
到2000年政府有意将码头对出巴士站迁往尖东并扩大广场,及后多年各方争取之下,甚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开论坛讨论,再到政府改变计划打算码头上盖加建观景台及食肆,唯两年后发现码头地基难以承受扩建工程,如此码头现况和巴士站才得以保留。并且文化保留上还有已经为大轮之名字“小轮”,无奈对岸中环及湾仔之天星码头则因应不断的填海工程不断被迁拆及更改地点。
香港的渡轮码头不像铁路或巴士站可以改变用途兴建上盖物业,尖沙咀天星码头因而更显出作为地标特色。日出日落晨曦晚霞,匆匆无数角色步履,浪涛起伏踏过跳板,身影中有卑微愿望也有采星宏图。尖沙咀天星码头与天星小轮,蕴含着无数拚搏励志的生活故事,一代一代努力发展。
书名:香港筑印
作者:文:冯俊键 图、摄:陈耀慈
本书以细腻的笔触与绘画,勾勒出香港富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还以相片展现它们今天的面貌,在多角度的重塑下,一砖一瓦流露著人情味与质感,让读者追忆香港旧日生活之外,也能凭借建筑物的变迁,见证时代的更迭。
【本文获“非凡出版”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