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系土地问题?盘点香港十大最浪费公共空间(下)
“土地问题”被指万恶之源,但香港不少土地并没好好善用。它们有些长期闲置,有些规则过多,令居民难以使用。这样的空间,“总有一个喺附近”。01社区选出10个最值得关注、被浪费的空间作年度总结。
6. 天桥底空间 摆巨石花槽 阻人进入
香港有1300多条行车天桥和700多条行人天桥,桥底下有大量空间,有无限可能性,例如改为社区设施、过渡性房屋的试点,即使只保留一为块能进入的空地,同时可好使好用。
不过,香港大部分桥底空间都加上花槽,或加上巨石、尖石屎等的设计,防止路人进入,亦是驱赶露宿者的手段。政府近年亦有尝试改造桥底空间,但在观塘的“反转天桥底行动”却引起部分公众不满过份规划及管理。去年,新成立的非牟利团体“艺土民间”在零竞争下获选观塘天桥底土地营运权,引起不少争议。天桥底空间该如何使用、社区的角色在哪,仍有待探讨。
详细报导请看:【公共空间】天桥底下的N种玩法
7. 部分街市空置率奇高 不如让民间搞旺
香港一些新市镇没有食环街市,一些地方的食环街市却长年空置率高企。最港“最吉”街市为荃湾荃景围街市——空置率高达79%。据2014年资料,洪水桥街市空置率约63%,同益街市为58%。不过,愈来愈人关注街市空置问题,例如“城西关注组”去年7月眼见西营盘街市顶层空置多年,便在西环正街摆地摊;大埔社区学堂亦在宝湖道街市借“随喜”生活杂货店舖位,办社区实验、卖有机菜、搞导赏团,希望发挥街市作为公共空间的可能性。
详细报导请看:全港“最吉”街市(下):先天不足 食环一错再错
【无街市买𩠌难(三)】朱凯廸拉队搞旺街市 冀扭转执笠命途
8. 德辅道中改作电车行人专用区 还路于民
近年愈来愈多人批评香港发展以车为本,希望将城市变得更人性化。据2015年规划署资料,在香港已建土地面积中,有14.8%土地划作道路之用,道路占去香港不少土地。据运输署2014年的《香港道路交通挤塞研究报告》,私家车只运载16%的每日总路面乘客,却占了七成路面流量。去年有团体向城规会申请将德德辅道中改划为电车行人专区,也成功争取将德辅道中变做行人电车专用区半日举办“非常()德”活动,示范由下以上推动城市改划。
详细报导请看:直击德辅道中瞓草地 反转街道的民间实验 上班族:空气好多了
德辅道中9.25变行人电车区 始自16年前塌棚意外
9. 行得嘅青荃桥 冷待行人
香港可以步行横越的海峡,只有两个;其一就是位于青衣与荃湾和葵涌之间的蓝巴勒海峡。在青荃桥(青衣北桥)上横越海峡,本应可享受海景和海风,但青荃桥对行人并不友善:车速快、废气多、嘈吵、围栏高又遮挡风景,令到步行乐趣大大减低。外国有不少跨海大桥兴建时兼顾行人需要:纽约布鲁克林桥就分有上下两层,行人及单车走上层,车辆走下层。伦敦塔桥就有车速限制(时限于32公里以下)、18吨以上的车辆不能使用。香港会否可以参考?
详细报导请看:青衣行路到荃湾-香港人-唯二-可徒步横越的海峡
青衣北桥“冷待”行人 入口隐蔽难察觉 专家:栏杆过高如监狱
10. 入夜后关闭的公共空间 市民照夜闯
港人工时长,放工去边好?原来不少公共空间晚上会关闭,想找个地方闲坐、跟朋友聊天也难。不少康文署管理的公园及游乐场会在晚上11时关闭,包括一些较大型的地区区性公园,如坪石游乐场、牛池湾公园、佐敦谷公园等。01社区发现,不少市民入夜后会找到方法闯进已关闭的公园,继续跑步、打球、与朋友聚会,享用这片被关闭的空间。
社区里有不少空间没被善用,但过去一年,民间也留下了不少尝试改造、骑劫空间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