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章系列】殖民时代的香港纹章

撰文: 陈子炜
出版:更新:

香港殖民时代的的纹章由英国王家纹章院颁布,期常被俗称为“龙狮纹”(或殖民地旗帜为“龙狮旗”。到底这个纹章代表了什么意义呢?

英属香港的纹章早于开埠后不久的1842年便已出现。但当时所用的是一个简单的印章(seal)而非正式的纹章(coat of arms / arms)。最初的纹章设计比较简单,上方是英国(联合王国)的纹章,而下方则是早期香港港口的风景图。认真观察的话,会发现图中各有一种中国式和另一只北海多桅帆船,象征了英国人初到香港的景象(参考下图)。1868年,由英国制旗师Messrs. Thomson & Son of Wapping在英国蓝底旗(Blue Ensign)重新绘画此图,成为著名的“阿群带路图”,描绘一名香港渔民陈群为登陆英军带路的故事。

1842年开始使用的维多利亚印章(Victoria Seal)。(图片来源:Flag Badges, Seals and Arms of Hong Kong)

参考文章:英国大纹章

香港真正从英国得到属于自己的纹章是一个多世纪后的1959年。1月21日,英国纹章院正式发出最终设计,并于3月7日由爱丁堡公爵菲腊亲王于访港为伊利沙伯医院奠基时正式颁予港督柏立基。香港的大纹章设计也简洁清楚。盾纹上为两只浮在波纹上的中国式帆船,代表了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岛作为海上交通的重要性。

在上方则是一顶“海军冠冕”(naval crown)。所谓的海军冠冕以船首和帆为冠上的装饰,在欧洲多种海军和殖民地纹章中也有使用。其最初出现于罗马帝国时期,原先是奖励给最先登上敌人船舰的士兵,但也给予在海战中有重要战功的将领。这说明了香港此地与海军的紧密关联;也有看法认为此纪念了英军在二战时守卫香港的功绩。

1959年开始使用香港纹章。(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盾纹背景中有城墙的图案。城墙的图案在欧洲一般而言是指某座重要的城堡。当然在香港并没有欧洲中世纪的城堡所存在,到底是指什么呢?连在殖民政府出版的官方书籍Flag Badges, Seals and Arms of Hong Kong也没有提及。合理的猜想是指殖民地早期的“维多利亚城”(也可能是泛指整个香港)。

左右两边的护盾兽分别为左面狮子和右面中式龙,分别代表英国和中国文化,也象征了中西融合。在众多正式纹章中,以中式龙(有异于西方的龙)为护盾兽的地区独有英属香港(旗上使用龙的还有清朝、旧越南、不丹、和葡属澳门)。纹章没有格言,取而代之的是在一个海岛之上。而纹章顶部有一只小狮子手提着一颗珍珠,象征了香港为“东方之珠”的地位。

虽然随着英殖结束,此纹章已不再使用。但无可否认,它也代表了香港殖民时代重要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