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沙头角小店看香港变迁

撰文: 来稿
出版:更新:

撰文:原罪民
旧式杂货企业贩卖的是生活必须品,与市民生活相关甚深。然而,随著香港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模式开始转变。沙头角“逸生昌”这间旧式杂货企,在香港沙头角这个具有独特历史背景的地方,又是如何转型的呢?

沙头角的发展概况

沙头角是位于新界北区禁区内的一个社区。从香港整体发展的进程中来看,由于沙头角是位于新界,相比香港岛和九龙半岛而言,发展较迟和较慢,当时香港主要产业是海路转口贸易,未能惠及沙头角。及直至战后香港产业转型为工业城市,但发展的地点依然在九龙半岛一带,加上自1951年起颁布《1951告边界封锁区命令》将沙头角划入封区【注1】,阻碍了沙头角与香港市区的联络,使沙头角成为了一个封闭的社区,成为了一个位于香港,但与中国大陆关系密切的独特的社区生态。

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大批内地人涌入中英街购物带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直至2003年推行的“港澳自由行”容许内地人访港旅游,促使到作为原来中国大陆购买商品的窗口——中英街衰落。从整体发展过程来看,自新界被租借予英国殖民地政府后,从行政管理上来看沙头角是与中国大陆断绝联络。然而,观察以上的变化,沙头角社区是明显地逐渐倾向依赖中国大陆,中港关系对沙头角的企业的影响超越了本地需求。

香港沙头角。(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逸生昌”的创业

“逸生昌”是沙头角内一所开业将近一个世纪的旧式杂货企业【注2】,位于沙头角内的新楼街骑楼建筑群内(见附图1) ,自该骑楼建筑群于1820年建成后开业,以经营粮油杂货【注3】为主要业务,经历东主高氏三代经营,至今已近一百年。“逸生昌”见证著沙头角的发展与中港关系的变迁,而每次的变迁都为其带来挑战和机遇。“逸生昌”由原先以附近居民为销售对象,转为开始以内地客为对象,最终转为批发到内地家庭为主要业务,从中可看到其应对挑战所作出转变的营商策略。

从1920年开业时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左右为其其创业阶段。在此时,“逸生昌”是以传统粮油杂货作主要业务,顾客群则以附近乡亲为主,业务昌旺。

图1:逸生昌的位置。【注4】

首先是选址方面,“逸生昌”的店址是位于当时社区的商业地带的中心,另有便捷的交通连接,有利商业活动。当时附近的“新楼街”商舖有“东泰源”杂货店、“东和隆”米店【注6】、“茂生堂”、“万生堂”、“万寿堂”药店、当铺、银号等,都是当时最繁荣的商业区。

位处商业区可享用地利优势,例如可以即时到就近的银号汇款、存款提款、向同行借货等等,在资讯流动落后的年代,商铺位处商业区的优势更为明显。另外,“新楼街”邻近码头(见图1),方便货物上落,以当时专营米粮、火水、油等等体积和重量较大的货物的“逸生昌”来说,水路运输是必要的。再者,“新楼街”背靠著沙栏下棚屋区以及有大量附近水上人停泊船只的避风港湾,从客源来说是甚有保障的。

顾客网方面,自《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于1898年签定【注8】后,现今新界才纳入香港政府的管理范围,然而,《专条》中列明:

至九龙向通新安陆路,中国官民照常行走。【注9】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新安”即当时的新安县县城,可见港英政府虽管有新界的治权,实际上是实许中国人往来边界,但无关闭边境之意。故此,“逸生昌”的顾客网实可达至华界—边的居民,然而,“逸生昌”主要的顾客来源依然是香港一边的乡民。除了在“新楼街”背后的沙栏下棚屋区以及艇户外,陆路最远的客户可远至禾坑村【注10】(见图2),路程约为5公里,而水路客户方面,由于邻近码头,不少外岛的居民亦乐于光顾,“逸生昌”不乏如吉澳、荔枝窝【注11】等地的顾客。

图2:逸生昌附近地图。【注7】

从销售策略方面看,“逸生昌”采取体贴顾客的销售方式,当中带有旧式企业人性化的营运色彩,为这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形象,深得乡民信任而使营运策略更为有效。例如“逸生昌”所贩卖的食油,客人可以只要求购买少量,如一两食油,会以小型铁匀倒入客人自备器皿之中贩卖。这方式与新式商店所贩卖的已包装好的、份量划一的樽装食油有别。另外,“逸生昌”亦会容许客人记账购物,方便客人。而“逸生昌”最为成功的销售策略就是送货服务,陆路最远送货可达至禾坑村,水路则为吉澳,这体贴的销售模式促使乡民对“逸生昌”的信任。总的而言,“逸生昌”的销售策略具有很浓厚的旧式企业色彩,这策略的成功是建基于乡民间的互信和人情味,在沙头角社区尚是传统的社会结构之下,人性化的经营方式大有市场,这策略使“逸生昌”得以昌旺。然而,当社会结构变化如人口急增或人口流动量加快的话,这种人性化的营运则会为企业面对困难。

“逸生昌”在创业阶段得以成功,除了本身的优势外,还有的是基于新界北部的发展较慢,促使乡民不得不到沙头角购物而非到同为新界北联和墟和石湖墟购物。第一,上水石湖墟是定期墟市,并非如“逸生昌”一样是长期开业的企业,对乡民来说甚为不便。其次,石湖墟和联和墟的路程较到沙头角购物为远,当时可以到石湖墟和联和墟的交通方法只有中华汽车有限公司提供的18号巴士,然而,对于乡民来说车费是昂贵,故乘坐意欲不大。在1928年前,连接沙头角的交通工具只有粉岭-沙头角支线【注12】,每程车费2角【注13】,较为昂贵,最终乡民亦只会到沙头角购物。

1949年至1980年代的挑战

从1949至1980年代是“逸生昌”发展放慢的阶段。当中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大陆的政局变动促使中港关系变化,间接影响整个沙头角地区的发展。同时,社区规划的改变亦促使了“逸生昌”的发展放慢,甚至出现危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港关系便开放始变得紧张,港英政府害怕中共政权以武力取回香港,故于1949年抽调三个旅增援香港【注14】,于1949年对新界边界实施宵禁,更于1951年颁布《1951告边界封锁区命令》将沙头角划入封区,进入者必须持有“派司”【注15】。中国大陆亦采取相约的措施,于1951年2月15日实行边境管制【注16】,往来者必要持有《出入境通行证》华界沙头角更被列为边防禁区【注17】。

中英双方的边境管制将沙头角封锁成“缓冲带”,限制了人流与物流,使沙头角的发展停顿,然而,这情况对“逸生昌”的影响不大。第一,关于英界被列为禁区方面,其实在沙头角区内的居民都有权申请“禁区纸”,沙头角区内的乡村共有53条【注18】,当中已经包括了“逸生昌”主要顾客的村落,如上、下禾坑、南涌、鹿颈等。故此对于英方的封锁,“逸生昌”所受的打击不大。至于中国大陆方面,“逸生昌”主要顾客并非来自内地,故影响亦不大。

图3:沙头角村发展【注19】

然而,这时期对“逸生昌”业务造成最大挑战的要算是1988年沙头角邨的建成。沙头角邨在1988年完工【注20】,主要是安置了盐寮下棚屋区的居民,同时亦遨请艇户“上岸”,共计兴建单位可容纳3,937人【注21】。当时沙头角内只有居住人口为2,440【注22】,可见沙头角邨是可以容许全沙头角的人口,这令“逸生昌”的主要顾客被拉走。在图3中,原来的顾客群住在离“逸生昌”较近的10、11、13区,现在被拉到去图3中 2、3、4、5、6、12、14、21、22区,除了距离拉远外,“上楼”后的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因而开始对生活条件有所要求,故渐渐放弃了光顾“逸生昌”等旧式杂货企业的习惯,加上在沙头角邨建成的同时,在第8区新开了一所超级市场,为“逸生昌”带来了竞争对手,例如该超市贩卖袋装米,与“逸生昌”争夺顾客。然而,老一辈的居民依然会因惯性和人情味而光顾“逸生昌”,这是“逸生昌”开业时建立下来的资本,但新一辈的居民已经渐渐养成于超市消费的习惯,对“逸生昌”可说是隐忧。

“逸生昌”面对社会的变迁和居民生活质素的提升,于是在商品方面进行了提升,以迎合顾客的需要。比如说在燃料方面,除了原来贩卖火水外,还于1962年增设贩卖铁罐装的石油汽【注23】。另外又开始贩卖侈奢品,例如于1958年起取得烟牌并开始贩卖香烟【注24】。据称该牌照是“大牌”,即贩卖2万支香烟才有需要领取此牌照。可见“逸生昌”亦非坐以待毙,曾尝试自我提升以适应变化和挑战。

中英街的繁荣带动商机

然后是1980年代尾至2003年,这段时期是中英街最为兴旺的时期,一渠之隔的新楼街亦得以受惠于这变动,打破沙头角被封闭后发展的闷局。自1980年代起,中英街对外地旅客作有限度开放【注25】,由于中英街是免税,同时亦集中了不同种类的货物,故吸引大批内地旅客购物,有纪录指中英街曾于一日内接待近十万人【注26】。与中英街一渠之隔的新楼街“逸生昌”把握机会,改革销售策略以迎接商机。

当时内地人锋涌到中英街消费,连带带动了新楼街的经济。从地理位置来说,它与中国内地的深圳接壤,只被一共同管理的中英街及数个警岗所分隔(见图4),可见是属于一个对香港方面是封闭,但对中国大陆是开放的社区。持有证件的人多会于中英街边境检查站处出入,然而,在中英街最为兴旺的时期,香港方面的警察对内地人的警觉性很低,即使你没有持有证件,你依然可以横过边界,例如在2号界碑旁就有一道缺口由香港警察把守,然而警察是默许两地的人过境,两岸的人徒步则可以越过分隔中港的水渠,当时有不少到访中英街的内地人以此方式走到英界一边,到达2号界碑缺口旁边的新楼街消费。“逸生昌”为满足这类远道而来的顾客,故此开始转为让顾客大量购买货品,货品种类亦有所提升,例如铁罐装的食油、10公斤装的米、24罐一排的饮品并兼卖布,匹等,渐渐减少散装贩卖。每次经过中英街边境检查站往来华界和英界都要出示证件,然而检查站实际上亦默许货品的流通,遇上正在推货的工人不会为难他们,随即放行。“逸生昌”的送货服务亦转为对华界方面的居民服务,销售重点由香港转为中国大陆方向。

图4:中英街周边图。【注27】

渐渐熄微的“逸生昌”

最后一个阶段是2003年至今,港澳自由行计划实施后促使中英街的人流流失,对“逸生昌”带来极大的冲击,现时“逸生昌”只为维持著一定程度的营运。2003年实行港澳自由行计划【注28】,内地人可以自由到香港旅游,不再被困于中英街消费,中英街的吸引力大不如前。而客源与中英街兴衰挂钩的“逸生昌”亦无以维持1980至90年代的兴旺情况。

在销售策略方面,“逸生昌”得力于上一阶段所打下的根基,销售货品的重点放在大批贩卖、批发业务之上,另外又著重于贩卖燃料如石油汽等以用作帮补营业额。从功能上而言,“逸生昌”已非如旧日般是纯为商业功能。基于“逸生昌”多年内建立的人际网络,街坊乡里都愿意到“逸生昌”打发时间,可见“逸生昌”现在成为了新楼街的一个街坊聚脚点,从商业功能外又附加上了社区性的功能。

总结

“逸生昌”传至现任东主已经是第三代,经历了近一百年的岁月,从当初的一所普通的、人情味浓厚的旧式企业,到经历了沙头角和中英街最为光辉的时期,再到现在转变成具社区功能的地点,“逸生昌”面对著每次的挑战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应对困难。然而,过度依赖地区网络则为“逸生昌”一大致命弱点。从沙头角和“逸生昌”的发展来看,整个地区是渐渐地增加依赖着中国大陆的程度:从当初租借予英国时容许乡民自由往来边界,到沙头角被封为“禁区”时依然与华界方面有不少的交流【注29】,再到中英街的兴旺带动整个沙头角的商机,到最终因中国大陆的政策而使得沙头角社区渐渐失去活力——因此而得兴旺,亦因此而开始衰落。

反观港英政府和特区政府,对推动沙头角社区的发展可说是出力甚微,即使是到了2012年2月15日局部开放禁区,然而尚未开放至沙头角镇内,加上配套措施不足,例如未有加密交通工具的班次以疏导到解禁地区参观的市民。“逸生昌”能够因时制宜,借用时机发展,然而当时机一过,自身亦无法掌握机遇的时候,则难以抵抗被时势消磨的命运。看看我们居住的香港,从转口贸易,到轻工业生产,再到国际金融中心,同样是掌握时势而令到自己繁荣发展的香港,同样是越来越依赖中国大陆的香港,会否走上如“逸生昌”同一样的命运?

注解:

1. 香港地方志办公室 、深圳市史志办公室:《 中英街与沙头角禁区》(和平图书有限公司,2001),页61。
2. 旧式企业可被定义为以人性化作为管理和营运方法的企业,例如是以血缘作为继承方法、保有中国传统价值观作为运作模式的企业、人性化的营商方式如记账。“旧式企业,率以一人或一家族经营之,或雇少数人而已”参考自《梁启超全集 第4卷》(北京出版社,1999),页574。
3. 据“逸生昌”门前招牌所示,“逸生昌”的主要业务为油渣、火水、生油、糖及米。
4. 原图来自 《North District Development Programme 1988 Edition》, North East Development Office Territory Development department Hong Kong , p. A4. 其他地图资讯来自 实地考察 及 夏思义:<东和墟平面图> 《沙头角墟》 载于香港地方志办公室 、深圳市史志办公室:《中英街与沙头角禁区》(和平图书有限公司,2001),页21。
5. 见“逸生昌”现任东主高先生口述历史报告
6. 香港地方志办公室 、深圳市史志办公室:《中英街与沙头角禁区》(和平图书有限公司 2001),页30。
7. Google Map
8. 王铁崖编: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局,1981),页769。
9. 同上。
10. 见“逸生昌”现任东主高先生口述历史报告
11. 荔枝窝有民居发现遗下“逸生昌”出版的月份牌http://tw.on.cc/hk/bkn/cnt/news/20140914/bkn-20140914211845806-0914_00822_001.html
12.《香港铁路博物馆,页10。Regional Council 1986 published
13. 同上。
14. 香港地方志办公室、深圳市史志办公室:《中英街与沙头角禁区》(和平图书有限公司,2001),页61。
15. 即通行证,香港地方志办公室、深圳市史志办公室:《中英街与沙头角禁区》3和平图书有限公司,2001),页61。
16. 香港地方志办公室、深圳市史志办公室:《中英街与沙头角禁区》(和平图书有限公司,2001),页62。
17. 同上。
18.《新界原有乡村名册》(新界乡议局印,1988),页14 -17。
19. 《北区发展计划 2000 / 2001 年版》(拓展署 新界北拓展处,1999),页A4。
20. <Part 1 Explanatory Notes > 《North District Development Programme 1988 edition》 (Territory Development Department North District Development Department 1987) , p 1.02
21. 同上,页1.16。
22. 同上,页1.02。
23. 参考 附录相片1。
24. 参考 附录相片2。
25. 香港地方志办公室、深圳市史志办公室:《中英街与沙头角禁区》(和平图书有限公司 2001),页113。
26. 同上。
27. 香港地方志办公室、深圳市史志办公室:《中英街与沙头角禁区》(和平图书有限公司 2001),页41。
28. 香港特别行政区旅游事务署 。 http://www.tourism.gov.hk/tc_chi/visitors/visitors_ind.html
29. 如给予乡民“过境耕作证”、没有禁止英界乡民在东和学校的露天电影戏院与华界居民一同消遣等。香港地方志办公室、深圳市史志办公室:《中英街与沙头角禁区》(和平图书有限公司,2001),页63。

本文为来稿,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如欲投稿欢迎电邮至history@hk01.com。

更多香港社区文章:

国民政府在调景岭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