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国民政府在调景岭做什么?

撰文: 来稿
出版:更新:

撰文:尧建
现在走入九龙东部的尽头,位于将军澳市中心的西南部,有一个地方称为调景岭(原名称照镜环山)。现时调景岭有健明邨、善明邨、彩明苑等公共屋邨,交通和基建发展完善,区内更设有跨海行人桥(称为北桥)连接将军澳市中心,但是在现代化的背后,你万万不能想像,这里曾经是国民党反攻大陆的基地,往日青天白日旗的飘扬密度比台湾社区更壮观,有“小台湾”的称号。

调景岭的半自治状态

1946年,中国大陆爆发国共内战,当共产党在战争后期已经稳操胜券时,大批右派人士、国民党士兵以及其亲属逃难到香港。根据1950年的港督柏立基撰写给殖民地事务大臣的报告中表示,由内地移迁移到调景岭的难民达到12,000名。由台湾国民党成立的中国大陆灾胞救济总会(简称救总),旨在救济从中国大陆逃抵香港难胞,所以救总便积极管理调景岭的工作。当时从中国大陆逃难到调景岭的国民党士兵和家属会按照饭票名册接受代米金,大口的每人每月可以得到十六元,小口的则会得到十元 ,同时救总每年也会拨出资金来修建居民的房屋、水库、道路,以及改善调景岭的公共设施,形成调景岭难民营,并且组成了难民自治办公室(1959年因担心政治敏感,改名为为港九各界救济调景岭难民委员会驻营服务处)。

难民自治办公室是仿照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保甲制度,一个调景岭难民营等于一个县中的一区,营中之区又等同一个乡镇,其下的保、甲、户则大致略同。虽然办公室称自己为“自治”组织,但是它表明其设立是“在不违背港府之政令与法例下,谋求营内难民之公共安宁,便利推动福利与救济事务为宗旨”,避免引起香港政府的猜忌,所以受到难民自治办公室管理的调景岭居民仍然可以自由出入港九地区。另外,难民自治办公室又设立工作队,负责地方的建设、卫生、防火等工作 ,包括山区卫生队、工程队、模范工作队、卸柴工作队、自治纠察队、茶水组、劈柴组、服务组和水源组。

1990年代初,满布民国旗的调景岭。(互联网图片)

而香港政府有见及此,便对调景岭采取放任政策,逐渐成为香港的一个独特的半自治景象,平常的居民都会逢中华民国的节庆日,例如双十节和蒋中正的纪念日等节日,便会挂起青天白日旗,搭建牌楼及及升旗礼。

教育政策与台湾政权的连系

政府对于刚建立的调景岭营,仍然会提供一定的援助,但是无论是设施配套、教职人员都是由调景岭的居民和台湾政府负责,香港政府并不太大地参与。甚至到了1955年,由国民党成立的救总直接由政府接办调景岭营儿童学校,改名为调景岭中学,救总会则环比汇拨经费,并且成立董事局,直接向台湾教育部立案负责,而香港政府完全不理会调景岭教育发展。随著救总与其他宗教团体的参与,五十年代中后期,在二、三万人的社区内,各级的学校已经有大约十间,包括中学四间(信义中学、逸仙中学、调景岭中学、呜远中学);小学四间(圣约翰小学、观音小学、宣道小学、德风小学);幼稚园一间(基督教儿童福利会幼稚园)。其中有不少学校都是基督宗教的团体所建立,例如呜远中学便是由天主堂的曹立珊主持,而且校址更邻近天主堂的教堂,据学校早期一位教师张师姜德明表示,不论是校长、老师和工友都是义务奉献,并且自带饭票。除了信仰的教导外,调景岭的学校充满政治色彩,当时大多学校都有早祷和升旗(中华民国国旗),每天学校老师都会带著学生唱两首歌曲,一首是教会的“彼此相爱”,歌颁上帝爱世人的美好福音;另外一首歌曲便是“反攻大陆”,要学生继承反共的志愿,当时救总每年资助每一间学校三千元,并且会推荐成绩优异的学生到台湾入读高等学校,因此调景岭的教育系统渐见规模。著名的影星周润发、陈玉莲和温碧霞都曾经入读过这些传统国民党学校,周润发更忆述当年小学每天都要颁唱国民党的歌曲。

1951年一所国民政府背景的学校正式于调景岭。(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调景岭正式纳入香港政府管治

后来随著人口增长,香港政府担心国民党的势力会影响香港的社会秩序,于是在1961年发表公告,宣布把调景岭改为徙置平房区,由徙置事务处管理,并且设立“调景岭徙置平房区办事处”,加强对调景岭的治安管理,但是香港政府承诺不会拆除任何的房屋,也不会骚扰当地居民的生活,所以调景岭仍然保持原有的面貌。直至香港主权移交临近,香港政府以发展将军澳新市镇为由,在1995年宣布清拆调景岭寮屋区,使当地的大部分居民迁入将军澳的厚德邨德安楼及德裕楼,才彻底改变调景岭的环境,往日遍布青天白日旗的状况不复再现。

现在的调景岭。(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参考资料:

Rennie’s Mill Camp—Hong Kong,香港历史档案馆档案,〈HKMS158-1-213, C0 no.1030/1321〉。
Refugee Camp For the Nationalist Soldiers at Rennie’s Mill Refugee’s Mill, Hang Hau, Junk Bay, New Territories,香港历史档案馆档案,〈HKRS NO156, D.&S. NO1/2876〉。
陈勃、王裕凯,《香港调景岭难民营调查报告(1959-1960)》,(香港﹕香港大专社会问题研究社,1960)。
王国仪﹕《调景岭沧桑五十年》,(香港﹕中华救助总会,2008)。
粱家麟﹕《福音与面包 : 基督教在五十年代的调景岭》,(香港 : 建道神学院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硏究中心,2000)。
戴学民﹕〈调景岭居民四十余年血泪沧桑史〉,《快报》,1992年6月6日。
胡月惠主访﹕〈张世杰先生访谈录〉,载于《香港调景岭营的诞生与消失 : 张寒松等先生访谈录》,(台北﹕国史馆,1997)。
〈救委会决定继续救助调景难民〉,《香港工商日报》,1953年2月1。
香港电台节目﹕陈耀雄编导,古启辉监制﹕《调景岭2.3事》,(香港﹕香港电台电视部制作,1993)。
中国大陆灾胞救济总会﹕《三十一周年各项工作统计报告》,(台北﹕中国大陆灾胞救济总会,1981)。

本文为来稿,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如欲投稿欢迎电邮至history@hk01.com。

更多香港故事:

【回归二十年】我的一本护照  回不去的B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