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谈自杀或有反效果 留意学童反常性格行为变化
学童自杀个案趋升,港大防止自杀研究中心日前统计,今年开学至10月累计20宗18岁或以下青年自杀死亡或企图自杀个案,较去年同期多两倍,情况令人担心。事实上,有强烈自杀念头的学童,并不一定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十分沮丧和抑郁。相反地,有-些选择轻生的个案,反而会在下定决心之后表现得十分平静,甚至乎异常地开朗、活跃或积极。保持良好沟通是预防学童自杀的关键,避谈自杀话题,并不能减低自杀风险,反而令我们错失沟通的最佳时机,导致不可挽救局面。
撰文:医善同行医学顾问、精神科专科医生蔡永杰
其实,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较早前另一个统计,9月至10月录得35宗青少年自杀求助个案,亦较去年同期升33%,开学后情况尤为严重。
一般来说,有强烈自杀念头或重复自残行为的人,大多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病征,典型症状包括情绪低落、负面想法、自信心低落、对事物失去兴趣、不想社交、认为自己无用等等。生理上亦常有失眠、胃口差、体重下降等情况;部份人也会暴饮暴食,意志消沉,及沉溺玩乐来逃避现实。
但由于抑郁症可以复杂多变,部份患者的负面情绪以至自杀念头,有时候并不能从他们的表面行为察觉到。相反地,有-些选择轻生的个案,可能由于他们认为已经找到解脱的方案,反而会在下定决心之后表现得十分平静,感到释怀,甚至表现得异常地开朗、活跃或积极。
根据临床经验,学童轻生个案很多时与学业表现、家庭因素或成长经历有关。以学业为例,如果学业成绩与家长或自己期望有落差、学校有非良性竞争氛围、家长的比较心态等,均有机会令学童感巨大的学业压力。家庭因素则例如父母离异及长期争拗,衍生的情绪甚或家庭暴力问题。此外,朋辈间的交往及感情问题,以及校园欺凌也是常见的原因。
笔者留意到,有些家长可能对在子女面前讨论自杀问题有所恐惧,因而未必能够懂得如何处理有自杀风险的子女。他们可能会刻意避谈自杀,以为子女就不会萌生自杀念头,但这做法往往是适得其反。
事实上,子女越有问题,越应该主动与他们沟通,例如主动询问子女的情绪困扰,了解他们为何会有轻生念头,家长也应尝试了解他们出现自杀念头的持续时间及具体的想法,从而判别其严重程度。
近年坊间很多人谈论及推广“正面思维”,但是笔者必需强调,“正面思维”并不等如盲目乐观。反之,我们更要积极鼓励学童勇敢地说出,面对及处理问题。要做到这点,家长及学校必需与青少年保持良好的关系,采取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尽量减少批判。当青少年感到安全及被接纳,尊重和理解,他们便会较愿意表达真正的感受。
最后,要及早察觉及预防学童自杀的,家长及老师需要留意学童是否有明显及不寻常的行为或性格变化,鼓励沟通及早介入。错失沟通的最佳时机,局面随时变得无可挽回了。
“01医务所”与慈善团体【医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医健文章。医善同行于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会上的爱心和力量,鼓励有心人踊跃参与医善同行举办的义工计划,各展所长,帮助弱势社群。
医善同行会以专业团队的运作方式,致力提高赞助人与赞助机构的信心,达到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目标。
网站亦会为巿民提供正确的医疗资讯;并举辨不定期的医疗健康讲座和义诊,同时积极与其他社区组织及医疗机构协作,为市民提供各种医疗服务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