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鼻瘜肉 如何影响哮喘及睡眠窒息?
鼻肿、鼻塞、鼻涕色泽异常,是伤风、感冒的常见症状;但若没有发烧、喉痛等其他呼吸道病征,那就可能是鼻腔炎症,甚至是鼻瘜肉作怪了。鼻瘜肉和大肠瘜肉都是常见的肿块,除了幼儿,其他年龄层都有机会患上鼻瘜肉,而且与哮喘、睡眠窒息两症有不少关联。
撰文:医善同行医学顾问、耳鼻喉科专科医生黄翠欣
鼻瘜肉是鼻腔和黏膜长时间受刺激而水肿,继而产生的肿块。成因主要分为发炎及过敏两种,前者是指鼻腔和鼻窦受细菌和病毒感染而形成;后者则源于自身免疫系统过度活跃,释放免疫球蛋白E、白细胞介素IL-4、IL-5和IL-13等,形成鼻瘜肉。
过敏而形成鼻瘜肉的病人,不少也是哮喘患者,及对阿士匹灵有过敏反应,医学上称为“三联症”(Samter’s Triad),这些病人的哮喘问题一般较严重及难治理,在药物治疗方面相对需要谨慎。
鼻瘜肉与伤风、感冒不同,它不会伴随发烧、喉咙痛等病征;如果瘜肉长在嗅觉层附近,有机会影响患者嗅觉。大部份的瘜肉都长在中鼻甲骨附近,非常隐蔽,单凭肉眼或触感,很难察觉(未必感到痛楚);只有一些体积较大,在鼻孔附近生长的瘜肉,才会明显感到肿胀;严重情况可致鼻形变化,引发剧烈头痛。
鼻瘜肉也会影响呼吸,所以部份较严重患者,可能也会有睡眠窒息症。透过鼻腔内窥镜,能够诊断鼻瘜肉的情况及治疗方案。大部份的鼻瘜肉都是良性,而且鼻腔两边都会生长;如果只在其中一边生长,便需抽取组织化验,以排除其他良性或恶性肿瘤。
体积小、病征轻微的鼻瘜肉,可以盐水洗鼻、类固醇喷鼻剂或口服抗敏药物治疗;个别情况,甚至需要抗生素或口服类固醇,较严重或长期受过敏反应困扰人士,则可尝试脱敏治疗或注射生物制剂。如果情况未如理想,则需手术切除瘜肉,例如近年常用的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 。以微创手术一次过切除瘜肉和囊肿,并重建鼻窦引流通道。
虽然鼻瘜肉不会变为癌症,但我们仍应注意鼻腔清洁及健康,尽量远离常见的致敏原;如有相关病征,宜寻求医护人员意见,找出“隐形”瘜肉为上。
“01医务所”与慈善团体【医善同行】合作,逢周日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医健文章。医善同行于2019年成立,期盼凝聚社会上的爱心和力量,鼓励有心人踊跃参与医善同行举办的义工计划,各展所长,帮助弱势社群。
医善同行会以专业团队的运作方式,致力提高赞助人与赞助机构的信心,达到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目标。
网站亦会为巿民提供正确的医疗资讯;并举辨不定期的医疗健康讲座和义诊,同时积极与其他社区组织及医疗机构协作,为市民提供各种医疗服务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