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滴在前 沾濡及后

撰文: 01医务所
出版:更新:

地区发展,人口膨胀,医疗服务需求相应增加。香港不少公立医院便是因应地区发展变化而兴建,亦见证了都市不同年代的更替。

撰文:医院管理局北区医院行政总监孙天峰医生

原本规划为600床服务量的北区医院,如今运作的床位已经超过680张。医院已展开扩建工程以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继续服务大众。(医管局图片)

早在宋明期间,就已经有人在新界定居,他们就是包括新界五大氏族的新界原居民祖先。不同宗氏有各自的围村和祠堂等,并在一些交通要道设立墟市,当中上水石湖墟和粉岭联和墟可算是北区最重要的两个墟市。80年代至二千年期间,粉岭和上水发展为新市镇,成为北区的“市中心”。

当时北区有一所医院——粉岭医院,前身为真爱医院,是香港信义会于20世纪时,向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的粉岭围彭氏借用灵山以东一块土地所兴建的教会医院。到90年代,真爱医院被并入医院管理局,并改名为粉岭医院,继续提供基层医疗服务。

随著新市镇蓬勃发展,政府经过与地区人士共同推动和规划,最后在皇家香港警察少年训练学校的天祥营旧址兴建一所全新的急症全科医院,1998年落成,便是今天的北区医院,也是首间由医院管理局全盘筹划兴建的医院。粉岭医院之后被改建为匡智粉岭综合复康中心。

随著北区新市镇蓬勃发展,政府与地区人士共同推动和规划兴建北区医院,作为区内一所急症全科医院,并于1998年落成。(医管局图片)

北区医院大楼内每一层都是由一条长约170多米的主走廊贯通,令无论是人和物的流动都变得简便快捷,不用花时间“转弯抹角”。此外,医院特别设置许多天井位和玻璃窗,增加了采光和绿化的空间,加上粉红色外墙,减少了传统医院的冰冷感,都显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概念。

时光飞逝,原本规划为600床服务量的医院,如今运作的床位已经超过680张。然而区内人口持续增长,当中长者增长尤其明显,医院实在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为此,北区医院扩建计划筹备工作已于 2019年12月展开。

地区发展,人口膨胀,医疗服务需求相应增加,不少公立医院便是因应地区发展变化而兴建,亦见证了都市不同年代的更替。(资料图片)

最感恩的是,当年预留了医院后面的小山丘,可供兴建一座约1500床的新急症大楼;同时,现有医院大楼则继续如常运作,待新大楼落成后,所有服务从旧大楼搬往新大楼,让旧大楼再翻新。换言之,医院在整个扩建工程期间将可以无间断如常服务社区大众,未来医院新旧两座更可以相连在一起。

没有前人一点一滴的耕耘,便没有今天的社会发展;没有前辈们一分一毫的前瞻和实践,也没有今日当区的全科医疗服务。如今,同样有不同的人在各司其职地推动和规划医院扩建,就是为了让社区将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香港01》“01医务所”与医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医护人员撰写的专栏《园游。杏林》。

“杏林”出自三国时代名医董奉的故事,后世以“杏林”称颂医护,数位来自医管局的杏林中人带领看倌园游杏林大观园,透过文字细数杏林人、杏林事,分享个中点滴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