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规管工时唔见影 厨师日复日做11小时:人生一啲乐趣都冇
香港打工仔工时长,在全球“工时最长地区”名列前茅,员工身心俱造成负担,工友在五一劳动节期盼社会正视长工时引发的潜在“过劳死”问题。有从事饮食业30多年的老师傅坦言,工时过长加上重复性工作,除令身体五劳七伤,也令家人关系欠佳:“宁愿工时短啲、人工低啲,都好过周身病痛,欠缺人生乐趣。”
生活就是重复的“瞓觉、返工、食饭”
陈师傅任厨师逾30年,每日生活都是早上八点左右起床梳洗出门,十时开工至晚上九时半,由于工作地点与住所距离远,约晚上十一时半才能回到家休息,每周只有一日休假,他形容人生恍如只有“瞓觉、返工、食饭”。
由于工作时间长、重复性动作多,多年辛劳亦换来一身职业病:肩周炎、长期站立造成的失常、用镬铲得到的手腕关节痛等等:“最严重瞓都瞓唔到,膊头痛到要成个人反转。”太长的工作时间亦令他与家人关系疏离,“通常早出晚归,好多时我出门屋企人仲瞓紧觉,放工返到屋企,好多时(家人)都瞓咗。”
最严重瞓都瞓唔到,膊头痛到要成个人反转......通常早出晚归,好多时我出门屋企人仲瞓紧觉,放工返到屋企(家人)都瞓咗。
疫下五人工作三人做:宁愿赚少啲工时短啲 人都舒服啲
他又指,疫情下餐厅缩减人手,厨房工作由原本五人负责,变成三人处理,工作量变相大增。回望过去,陈说:“梗系宁愿赚少啲、工时短啲,人都舒服啲,而家做到周身病痛,但可以话一啲人生乐趣都冇。”现在年纪大,他叹只能认命:“开始做厨时廿几岁,做到而家即将可以用两蚊搭车,已经好难转行。”
梗系宁愿赚少啲、工时短啲,人都舒服啲,而家做到周身病痛,但可以话一啲人生乐趣都冇。
▼4月30日 多个工会在劳动节前夕到政府总部请愿▼
工时长形恶性循环 工会促就标准工时立法灭“无偿加班”
香港饮食业职工会联合会总干事李卓燊指,部份食肆仍有“落场”制度,加上旧有学徒制及业界愈来愈难请人,均是工时长原因,他认为健康工作环境是吸引年轻人投身重要因素,希望透过改变业界人力资源分配,改善不同岗位工作量与工时,亦希望政府能就标准工时立法,一改“无偿加班”的情况。
11个指定行业工时指引至今未有一个完成
港府早在2010年开始讨论标准工时立法,至2018年,当局搁置标准工时立法工作,改为推行11个指定行业工时指引,惟相关指引一再延迟推出,至今仍未有一个行业完成相关草拟。
劳工处称致力收窄劳资分歧:第五波窒碍工时指引讨论
劳工处回复《香港01》指,劳资双方对应否及如何编制工时指引存在不同意见,需多番斡旋协调,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自今年1月爆发的第五波疫情尤其严峻,窒碍工时指引的讨论。劳工处表示,会继续致力推进有关讨论,协调劳资双方,收窄指引内容的分歧。
香港没有“过劳死”定义 五年共665人工作期间猝死
根据劳工处最新数字,过去五年雇员在工作期间猝死的个案多达665宗,当中逾七成半涉及心脏或脑疾病。而劳工处早于2017年委托职安局研究雇员工作期间猝死个案,聚焦研究这类个案,相关研究结果于去年6月提交立法会讨论。
在该项研究中,职安局共分析200宗工作间因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个案,并指大多数个案涉多种引致心脑血管病的个人风险因素,如高龄、肥胖、吸烟、饮酒等,没有个案只涉及与工作相关的风险因素。
工业伤亡权益会批评将长工时相关死亡个案归咎于个人因素
工业伤亡权益会总干事萧倩文批评报告粗疏,在200宗个案中,有44宗属工时长的个案,比例算相当高,惟当局的分析只停留于他们有肥胖、吸烟等个人风险因素,未有再逐一深入研究每个个案的工时、工种、工作性质与诱发心脑血管病的关系,“高工时系会诱发疾病,唔可以就咁落定论,如果要(工时长)系唯一原因咁苛刻(Mean),其实唔使再讲保障工人。”
劳工处应要求雇主呈报猝死工友工作情况
萧倩文表示,每年逾百人在工作期间猝死,如同“白白牺牲”,对职安局的研究感失望,坦言在规管工时、定义过劳死等问题,至今仍然毫无寸进。她提到,工权会去年亦接获10多宗猝死工友家属的求助,但因现时《雇员补偿条例》下,工作期间猝死不属条例指明的职业病,难向雇主索偿,至今仍未有一宗成功。
萧倩文续指,家属对工友实际的工作情况未必相当了解,搜集资料去提出索偿变得相当困难,认为劳工处可要求雇主在呈报有雇员猝死时,必须交代雇员的工作情况,她亦相信这些资料有些劳工处判断工友猝死是否与工作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