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屿】政府引测量师学会估算收益 各界批“卸膊”开坏先例
政府周二(19日)交代“明日大屿”工程造价,初步估算约6,240亿元。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在记者会上解画,指交椅洲人工岛的土地收益介乎约7,000亿至1.14万亿,强调不会“掏空香港库房,令香港一贫如洗”。不过,有立法会议员及民间团体均指出,政府就“明日大屿”屡破先例,除了未研究先估算,土地收益更直接引用测量师学会数据,反映政府未有充分准备,急推政策争取民意支持,当估算与现实出现落差时,更可乘机“卸责”。
发展局局长黄伟纶昨在记者会上公布,“明日大屿愿景”的工程造价约6,240亿元,单是交椅洲人工岛的填海及基建工程已占整体约四成,总造价为2,560亿(见表)。
“地政总署测量师认同估算方法”
他续指,坊间十分关注计划会否“掏空香港库房”,但当局参考测量师学会的数据,作出保守估算,假设私人住宅数目只得最少4.5万个,土地收益即卖地收入,估算最少都有7,070亿至8,230亿,认为人工岛的土地收益远超乎付出。他强调,地政总署测量师亦认同其估算方法。
测量师学会:估算基于合理假设
香港测量师学会产业测量组理事陈致韾表示,对政府援用学会的数据“感到高兴”。他说,学会于上月22日公布估算时,已假设兴建私人住宅单位为上限7.8万伙,并以启德发展区作基准,每平方呎售价约1万至1.2万元;商业用地则参考启德、长沙湾等卖地纪录,推算人工岛约400万平方米的商业用地,每平方呎介乎8,000元至9,000元。
他认为估算基于合理假设,更未包括可出售的公营房屋单位,故整体的土地收益已属最保守估算。陈致韾又称,香港过去面临金融风暴等经济危机,楼市下滑的情况并不持久,而人工岛的兴建年期横跨15至30年,“足以对冲市场嘅起伏。”
尹兆坚:政府做法“卸责”
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尹兆坚批评,政府仅引用学会数据作出推算,反映当局未有充份准备,但希望用数字说服公众,支持大型填海,“因为佢哋做唔切,但又唔可以无数字,但究竟有无说服力?”当局指出地政总署的测量师亦认同估算合理,尹兆坚质疑为何政府不亲自估算,反而引用他人数据,“若果最终估算错误,政府就金蝉脱壳,唔驶上身。”他指最终受害的只是香港人。
本土研究社杨夏至亦批评政府做法“不负责任”,因为政府未有自行作官方估算,当日后收益有异时,便可“卸责”:“当立法会有人问起,就可以话‘你问翻测量师学会啦’。”他担心此先例一开,日后政府将沿用此方法作估算,以避过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