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屿】环团指逾400公顷棕地可建14万公屋 收地成本仅333亿
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将于下周讨论“明日大屿”中部水域人工岛相关研究等议程,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今日(19日)举行记者会,预料整个填海工程及基建成本将达6,240亿元。环团绿色和平早前调查发现,全港约有800公顷由私人及政府持有的棕地,假设只发展当中一半面积的土地,已可提供约13.9万伙乡村式公屋,收地成本仅约333亿,仅为填海约5%,批评政府一意孤行兴建人工岛,漠视民意要求优先发展棕地的诉求。
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今日下午开记者会,交代“明日大屿”的开支及卖地回报估算。环团绿色和平早前透过数码土地界线地图等工具推算,新界约有1000公顷未纳入规划的棕地,甲、乙、丙级的棕地及官地,合共有816公顷。
料乡村式发展公屋 单位较明日大屿少
绿色和平资深项目主任朱江表示,假设政府将一半即408公顷的棕地,以兴建乡村式公屋,以地积比2.1至3.6倍,兴建6至12层的公屋,最少可提供13.9万伙单位,满足逼切的住屋需求,但比政府预计“明日大屿”料提供18至28万个公屋单位少。
他续称按照地政总署现时收回土地的特惠补偿率计算,即甲级农地每平方呎约1,348元,乙级及丙级分别为843元和562元,估计造地成本约333亿元(见表),相比“明日大屿”约6,240亿元的造价便宜。
惟有关成本未计算棕地作业者的特惠津贴,朱江解释因部分作业者属非法经营、或经营年期未达要求的七年或以上,故不能估算所涉的具体金额。
朱江表示,新界棕地乱象持续十多年,单是非法电子垃圾场多达50个,主要分布恐龙坑、元朗大棠等地区,产生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对土地、海洋均造成破坏。此外,政府去年推展的土地大辩论,在问卷、电话调查获得逾九成和八成支持度,“棕地有好强嘅民意基础,政府系无原因视若无睹。”他批评政府一直冷待处理,至今仍未公布两个关于棕地的研究报告。
棕地非全盘零散
对于政府强调棕地业权复杂、土地零散,增加收地及发展的难度,朱江指出香港有不少棕地的面积大,例如元朗横台山占地约70公顷。而乡村式公屋与一般的新发展区不同,所涉的伙数少,毋须移村建大型基建,故兴建时间一定比填海快,“只要政府肯做,就可以即刻上马。”
朱江指出,政府今次破例未研究先估算,但认为有关估算未必精准,亦未能释除社会对兴建人工岛的疑虑,“(政府)唔系阴谋,而系阳谋,希望有具体数字后,说服部分立法会议员。”
↓明日大屿计划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