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明日大屿”料耗资5000亿 林郑觅地远水难救近火

撰文: 林剑
出版:更新:

林郑月娥昨日(10日)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最大的动作应要数到启动“明日大屿”计划,填海1,700公顷,消息指将耗资近5000亿元,即是近半财政储备。乍听之下,“明日大屿”似显示林郑处理香港土地问题的决心,但“明日大屿”最快要到2032年才有首批单位入伙,意味短中期需求迫在眉睫。
其实短期内可以拿到的土地来源,来来去去选择也不多。其中棕地涉及业权和重置棕土作业,争议又多;报告内另一项重点“土地共享先导计划”,涉及公私营合作问题,政府欠缺主导权,效果成疑。即将在2020年8月租约期满、占地达172公顷的粉岭高尔夫球场,本来是解决中短期土地供应的关键,但林郑在施政报告内对回收高球场仍只字未提,意味短中期土地的地荒仍未解决。

↓↓ 点击睇图.盘点施政报告2018重点政策 ↓↓

+10

“明日大屿”可住110万人 但首批单位要2032年才入伙

由于上届政府预留给公营房屋的土地长期不达标,倾向优先满足私楼,所以林郑月娥6月底公布新房策时,宣布将9幅用地由原先预定的私楼用途改为公营房屋。林郑昨日亦宣布,将新增土地的公私营房屋比例由6比4,调整为7比3。固然土地不足、私楼楼价过高之下,这有现实需要,但终究只是“拆东墙补西墙”。最理想做法,当然还是腾出足够土地让公、私营房屋用地都足够。

依照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内的说法,“明日大屿”日后可供70万至110万人口居住,但一方面财政、环境方面的成本是很大疑问。政府消息就指,整个计划“四五千亿走唔甩”,即相当于约一半政府财政储备。不过以政府近年发展基建的“战绩”,如果日后工程出什么意外或是延误,成本可能还不止如此,到底库房是否承受得了这项超巨大工程?是民间十分关心的问题。

↓↓ 点击睇图.林郑资助置业“大抽奖” 居屋、绿置居笋盘率先睇 ↓↓

+25

“明日大屿”无法解决中短期土地荒

况且,预计人工岛首阶段的住宅单位可在2032年入伙,这甚至只是最乐观估算。如果以一个今年刚大学毕业的青年,二十来岁出头计算,要等“明日大屿”可能已近40岁。所以,就算有“明日大屿”计划,政府仍无可避免地先要想办法大幅增加短中期土地来源,做到林郑自己口中的“刻不容缓”。

在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的文件中,被列为“短中期选项”(即有潜力于未来大约10年内提供额外土地)的项目只有4个:棕地、新界私人农地储备、私人游乐场地契约用地、重置或整合占地广的康乐设施。

粉岭高尔夫球场的去留,是今次土地大辩论的重要争议点。(资料图片)

棕地作业重置、业权难处理 往往需时十年或以上

先谈棕地。现时新界约有1,300公顷的土地被视为棕地,其发展主要局限为:土地形状不规则、分布零散,加上大部分棕地并非闲置,有其他经济活动,部分用途本身可能属违规发展,但又有现实需要,甚至未必能简单搬到建筑物内(如大型建筑机械贮存)。换言之,发展棕地肯定涉及棕土作业重置。

政府去年启动的“新界棕地使用及作业现况研究”,至今亦未完成,只有初步建议指已在新界北发展区预留土地重置作业,细节仍待厘清。今次施政报告中,并未交代研究的明确进度。林郑在报告内更承认,新界棕土相关的发展区,从公众咨询、改划用途到收地、清拆和涉及的补偿安置,往往需时十年或以上,即已失却“短期”的好处。

更大问题是,即使政府有明确计划发展棕地,前年横洲争议正正显示政府难以处理棕地业权问题。原本政府拟在棕地建1.7万个公屋单位,但向乡绅“摸底”后,忽然改为在绿化带建楼。政府为此要收回非原居民村,丁屋地却“巧妙避过”,拟建单位更大幅“减磅”到4,000个,令外界质疑政府惧怕“官商乡黑”,收地过程中欠缺公正。

2016年爆发的横洲争议,迫得时任特首梁振英(左)要开记者会公开回应。(资料图片/黄永俊摄)

“共享”土地变数过多 或变“蜑家鸡见水”

至于新界私人农地储备,现时四大地产商合共囤积约1,000公顷农地,林郑月娥及商界由去年起已不断放风支持公私合营。今次施政报告中,林郑提出“土地共享先导计划”,重推公私合营,表示相关申请会交由土地及建设咨询委员会(土咨会)考虑,并须获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批准,有重重把关云云。

但这套所谓“公平、公开、透明”的机制,没有发展商的首肯还是不能成事,或会变成“蜑家鸡见水”。在商言商,没有利益的“合作”,对发展商有多大吸引力,本身就是疑问,所以发展商无可避免要也有“甜头”,往往变成被指向财团“松章”输送利益。

到最后,公私合营“共享”而来的土地很容易重复同一个故事:业权不在政府手上,整个发展区的发展方向以服务地产商为主。而且,面对无宝不落的地产商,政府官僚如何估算补地价、会否过低,亦是未知之数,最后甚至连“六至七成公营房屋”的承诺能否达成,也有变数。

公私营合作发展新界农地,非常富有争议性。(资料图片)

粉岭高球场不可能回避 林郑却继续拖字诀

如此算来,最快又有效释出大片土地,占地172公顷的粉岭高尔夫球场根本不能回避。在所有私人游乐场地契约用地之中,粉岭高球场占地最广、却只是2,600名会员的私人会所、有民调都显示约七成市民支持收回或局部收回。加上现有契约2020年8月就到期,对政府来说,回收高球场有民意支持、短期内就约满、又没有业权问题,一次过可收回一整片如荃湾市区大小的土地,对解决中短期地荒,可谓极其关键。

这类私人游乐场地契约用地,是港英政府在开埠之初,因应公共体育及康乐设施严重缺乏,以免地价或象征式地价批出一些闲置官地,供富裕阶层玩乐消遣,本来属过渡性的安排。发展至今日,政策明显不合时宜。粉岭高尔夫场会每年仍以1,000元象征式地价向政府承租该幅地,经营自身生意。根据契约,政府只须在契约到期前12个月通知,一声令下即可收回。最大的困难,只是政府敢不敢撼动权贵的既得利益。

其实,如果真要一个大型场地举办国际级高尔夫球赛事,重置问题可以商量,而古树、古坟、历史建筑等技术困难可以解决,西贡滘西洲亦是可行的重置球场地点。如果政府有心解决这个缠绕本港多年的争议议题,理应推进讨论,进一步研究重置问题。

【政策分析】重置粉岭高尔夫球场系列

【一】“粉岭”与“高球场”可分开处理 重置球场有办法

【二】粉岭高尔夫球场历史建筑不能搬? 皇后码头呢?

【三】粉岭高尔夫球场古树无碍发展 林郑月娥有办法

【四】粉岭高尔夫球场古坟多 解决办法也比问题多

民政局明年公布咨询结果 剧本早已预备?

民政事务局今年3月就私人游乐场地契约政策进行全面检讨,可能明年初才有最终结果。现时综合各方消息,政府倾向在民政事务局检讨结果出炉后,才作最终决定。政府房屋土地相关官员至今未对高尔夫球场去留明确表态,也无认真研究重置问题,但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明显不倾向收回。

而林郑在报告内只字不提粉岭高球场问题,在记者会中被问到时,又指“有争议,所以我咪等啰”。但“明日大屿”和公私合营争议也很大,政府却如此果断要实行,所以这不是争议大不大的问题,而是政府最高层敢不敢拍板的问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