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施政报告】置业阶梯加码 资助“上车盘”多CY逾十倍

撰文: 黄伟超
出版:更新:

近年楼价贵、置业难困扰港人,民怨沸腾。特首林郑月娥将于10月10日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有机会为等候“上车”的市民带来好消息!据《香港01》了解,林郑会在施政报告中,集中火力于资助置业阶梯,不论房委会及房协负责筹建的居屋、绿置居及资助出售房屋项目等,供应量均会“加码”。消息指,未来数年房协筹建的资助出售“上车盘”项目,其单位兴建量更会比上任特首梁振英任内筹建的大幅增加超逾十倍,估计单位供应量多达数千个;且部分拟建项目地盘不乏位处市区,最快或可赶及本届政府任期末推售楼花。此外,林郑亦会在施政报告中,交代公私营房屋最新比例,惟纵使由六比四改为七比三,当局所增加的公营房屋,仍会以绿置居及资助出售房屋项目为主。

房协早前推售将军澳翠岭峰及屯门翠鸣台两个屋苑620个单位,市民申购反应踊跃。(资料图片)

绿置居和居屋数量亦会增加

林郑去年10月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提出政府要致力建立置业阶梯,今年6月29日亦公布房屋政策6项新措施,并再次重申政府实施以置业为主导的房屋政策。至7月1日她又再提及,会在施政报告交代会否改变现有公私营房屋六比四的比例,当时她曾表明“改为七三比不是不可以”。

为配合以置业为主导的房策方向,政府计划对各项资助置业项目供应“加码”,包括居屋、绿置居及资助出售房屋项目的建屋量,未来数年均会上调,其中后者相比起上届政府管治时,更有惊人增幅。

梁振英在2015年施政告曾提出,“政府有必要积极探讨透过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香港房屋协会(“房协”)、市区重建局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平屋公司”)等公共或非牟利机构,多管齐下增加资助出售单位供应,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选择和置业机会。”

然而,最终梁氏任内只能用“挤牙膏”方式,增加资助出售单位供应,包括批地予房协在将军澳及屯门兴建翠岭峰及翠鸣台两个项目共620个单位,并在今年初售罄;而市建局亦在2016年推出首个资助房屋项目、位于启德的“焕然壹居”338伙。

政府拟把九幅位于启德和安达臣道石矿场的私营房屋用地以发展公营房屋,当中部分拟批予房协兴建助出售单位。(资料图片)

房委及房协有明显分工

虽然梁在任5年只能额外增加不足1000个资助出售单位,但他却曾引用焕然壹居超额申请近37倍,声称在增加供应“开始见到成绩”。

相对梁振英在增加资助出售单位“举步为艰”,林郑则明显“大刀阔斧”得多,她在6月29日宣布的六大措施中,其中改拨九幅位于启德和安达臣道石矿场的私营房屋用地以发展公营房屋,料可提供1.06万个单位,除了其中一幅拨予房协作真善美村重建安置受影响居民外,其余部分土地亦有机会拨予房协兴建资助出售项目单位。

此外,政府与港铁商讨利用小蚝湾车厂上盖发展公营房屋,施政报告料会有所交代,不排除所兴建的单位,部分会是资助出售房屋项目。

消息人士指,房委会及房协会有一定分工,房委会主要兴建居屋及绿置居,而房协未来数年会著力兴建更多资助“上车盘”,估计供应量比上届政府多出逾十倍,同时亦会争取在3年后以较长年期楼花方式推售这批单位,以应付市民殷切的置业需求。

资料图片/左:尹兆坚(吴炜豪摄);右:柯创盛(吴钟坤摄)

房委会委员、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柯创盛表示,若公私营房屋比例由六比四转为七比三,希望上调公营房屋的比例所得单位,可优先回应轮候公屋的基层家庭住屋需求。

他又指,欢迎政府拨地予房协兴建更多资助出售单位,但强调这些“上车盘”售价应是市民所能负担得来,同时亦要确保供应可以尽快到位。

另一名房委会委员、民主党立法会议员尹兆坚表示,在不影响出租公屋供应情况下,会支持政府增加资助出售单位供应,因为轮候公屋者是最需要照顾的一群;同时亦希望这些单位价格是市民可以负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