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饼】四喜月饼大卖 生意却要收缩:做到呕血都不够交租

撰文: 朱雅霜
出版:更新:

月饼是中秋必备应节食品,而面包则是不少港人早餐主要选项之一,位于荔枝角的小店四喜面包,两样都做出名堂,当外间以为四喜会大展拳脚,准备扩充之际,现实上有名却未必有利,四喜的店面更由两间收缩至一间。今年只有29岁的四喜老板兼师傅黄子康(阿康)慨叹,在香港做面包小店,正面对人手短缺及贵租两大难题。

面包小店经营两难题:人手缺 租金贵

对于四喜月饼畅销但生意却要收缩,阿康解释,深水埗首店开业刚好两年,今年6月租约期满,虽然良心业主不加租,但他决定不续约,集中人手资源于荔枝角分店做好月饼旺季,过后再考虑开分店,继续做街坊生意,他同时透露面包小店存人手短缺及贵租两大难题。

阿康指,饮食业一向人手短缺,尤其面包业,西饼师工作辛苦,少人入行,过去深水埗店流失率亦高,靠两、三名固定的师傅支撑,两间分店每次出现人手不足,自己便顶上。

此外,面包小店亦要面对租金问题,部分区域租金离谱,阿康说不少行家不敌加租,被迫结业或搬迁,如上水近来有两间面包老字号结业,有指是租金加至20万一个月,面包小店根本负担不来:“其实几蚊一个面包,做到呕血都不够交租”,最后舖位由药房、药妆店接手。

中秋将至,四喜月饼大卖,可惜身为面包小店,四喜正面对人手短缺及贵租两大饮食业难题。(罗君豪摄)
+7

面包西饼生意成连锁店天下 小店生存空间减

事实上,现时做面饱西饼,近乎是连锁大集团的天下,大集团之间的竞争已相当激烈,小本生意更加难做。根据部分大连锁面包店的网站资料,现时美心西饼分店约180间,同属美心集团的东海堂分店约20间,圣安娜约90间,山崎约60间,英王面包(A-1)约50间,合共超400间面包店。

然而,根据食环署网站资料,去年本港持烘制面包饼食店牌照商舖仅595间,比2008年的827间下降约28%,由于连锁面包店大多设有中央厨房,或一定程度反映面包小店减少。

中秋将至,四喜月饼大卖,可惜经常面对人手不足,连老板阿康都要顶上。(罗君豪摄)

不少年轻人都有创业梦,可能也有人想过成为一个面包店老板,做出最美味、健康的面包西饼,发展出一门有意义、也有利可图的小生意,甚至如台湾的面包界传奇人物吴宝春般,将兴趣、理想干出一番大事业。

只是在香港,做创业梦的成本太高昂、现实也往往很残酷,但即使小店经营不容易,阿康仍鼓励怀有面包店梦想的人:“不要惧怕创业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仍然相信做本地人生意是够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