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龄幸福便当】港妈度身安排课程 6岁囡囡在家自学一年超精彩

撰文: 书摘
出版:更新:

香港的孩子到达入学年龄便必需读书,一般家长会把孩子送到学校,以便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选择在家Home school(自主学习)的可谓少之又少。教育博士陈美龄探访14个香港家庭,撰写成《美龄幸福便当》,分享不同家庭的育儿经验。其中一个个案的家长,就决定让6岁女儿在家自学。
该名非一般妈妈本身从事儿童心理辅导的工作,经常看到孩子缺乏同理心及好奇心,为了实行“提升学习兴趣”的教育理念,决定让女儿入读小学前在家自学一年。让孩子自学,其实更考父母心思,妈妈为女儿安排着重全方位生活体验的学习时间表,包括在家透过游戏学习中英数及音乐,又要女儿帮忙做家务,而学习机会就在生活之中,即使去到茶餐厅,女儿也会从四周观察中发现文字的趣味。而每逢周未,父母更会带女儿到博物馆,让她就感兴趣的题目做深入研究,或者去参与义工活动,让女儿生活多姿多采,度过父母为她设计的快乐年。

澄澄于在年底出生,有空间迟一年入学,父母决定让她休学一年,在家自学。(出版社提供)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以下是《美龄幸福便当》的内容节录:

今次主角妈妈冰冰,带著六岁女儿澄澄,在家自主学习(home school),给澄澄玩耍空间。2017年,澄澄幼稚园毕业,冰冰与丈夫去了不同小学参观,但发觉都不太适合,于是开始思考教育是否只有一条路。她身边都有朋友的子女在家自学,眼见他们的教育方式增强了小朋友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学习,便觉得这方法也未尝不可。加上澄澄于年尾出世,年纪较小,有空间迟读一年书。因此与丈夫商讨后,她觉得不妨放慢学习速度,决定休学一年,待澄澄身心准备好才升小学。

冰冰本身从事儿童心理辅导、艺术教育工作,是这范畴的专家。她平时会接触到很多小朋友,发觉一般教育方式都缺乏培养人与人的关连、同理心及对世界的好奇心:“现今电子科技发达,但人际间却冷漠了,我希望还给小朋友童年。以前我中学开始喜欢艺术,常画画、做话剧,不过家人老师都反对。我发现原来自己喜欢的事情,社会会认为无用。其实这对小朋友是伤害,令我自己思考该如何育儿,我认为应给予空间小朋友探索,他们也可以认清自己生命的重量。”

虽说是“在家自学”,但其实每天澄澄还是有充实的学习时间表。为了加入音乐元素,澄澄每天起床后都会练习陶笛。而冰冰每天亦会为她“上课”半小时,透过绘本、游戏等方式学习中英数。

冰冰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提升女儿学习兴趣”。例如他们一家早前去了冲绳旅行,冰冰便会以旅行见过的钟乳石洞加入课堂,用画画训练其想像力,也顺道学习文字。冰冰认为如配合生活经验学习,可加深其印象及提高兴趣。

注重体验学习他们每星期都会去图书馆,阅读图书,透过阅读认字。例如冰冰会叫澄澄在书中找口字部的字,引发其学字的好奇心。澄澄也试过在茶餐厅内,见到贴在玻璃窗上的字,会发现内外看皆一样,从而发掘出中文字对称的有趣之处。

冰冰本身从事儿童心理辅导及艺术教育工作,因此可以亲身设计自学课程给女儿。(出版社提供)

他们每星期都会去博物馆,找出一些澄澄感兴趣的题目后,便作延伸研究。冰冰认为只要为澄澄找一个目标、动机,她便会自动自觉去学习,“以吹陶笛为例,如对她说契妈来时可吹奏歌曲给她听,那澄澄便有动机去做。”冰冰称这种教法为“慢学”,重点训练女儿对学习的好奇心、学习兴趣,而非操练。不过“慢学”有时会被人误解为懒惰,然而冰冰却觉得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学习进程,学习快慢应因人而异的。

不过比起知识,冰冰更著重的是澄澄能否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同理心,因此冰冰非常注重生活体验。在家时她会叫澄澄帮忙煮饭、做家务、种植,在外时则希望她能探索世界。冰冰说:“我们常会疑问,到底自己是生活还是生存?真正的生活,是有否感受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是最重要的元素,无论陌生或熟悉,都可了解别人,思考如何帮助人。”

“平时大埔会有人卖艺,有一些没有手脚的人咬著笔画画,也有人唱歌、演奏乐器等,我们大人可能见惯见熟,没有太大感觉,但原来这些对小朋友来说通通都是很新的体验,我会叫她多发掘身边,也可思考应否以金钱帮助这些人。”由于冰冰与丈夫共同在开放式办公室工作,基本上每天下午冰冰都会带同澄澄上班,让她与同层工作的大人交朋友。冰冰每星期都会让自己的学生与她玩耍,星期日也会一起上教会,以保持澄澄与群体接触。所以现在冰冰对陌生人毫不害羞,访问当天她便独自带美龄回村屋的家,沿路介绍村内花花草草,也说夜里可看到野猪及萤火虫,活泼健谈。

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在家自学的最大目标。(GettyImages/视觉中国)

冰冰每星期都会带澄澄到石硖尾街市做义工,于傍晚时分收集剩菜,再派发给有需要的长者。澄澄一开始当然也嫌肮脏而不想做,但当她见到原来一个小举动都可以关心别人,令人开心,自己也渐渐感染到快乐。冰冰说:“做义工能观察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非日常生活或书本中能学到。学校的学习是操练性或知识性的,但六岁前应培养心灵稳定性、成长力量,六岁后才开发知识也未迟,但成长要素一旦错失便追不回来。”

澄澄今年不上学,身边人都有质疑过冰冰,议论著:“会否其实澄澄也做到?催谷一下就追到进度!”冰冰反指:“我从不质疑澄澄的能力,但问题是为何要催谷?我也是主流教育长大的,小一开始便被迫进入补习班。我考完会考后就马上将所有精读书都丢到垃圾筒,甚么知识也忘记了,因为当时只靠死背,完全无兴趣学习。直到出来工作后才自己发掘兴趣进修,我不想小朋友重蹈覆辙。”

“教育不单只有一条路,香港家长们常说没有选择,其实十分悲哀。我自己工作上接触到许多压力大的小朋友,他们背后均有著压力大的父母。初小的压力已很大,只会迫小朋友入死角。成年人的世界很大,上班不快乐可以转工,放工可以找方法放松、发泄。但小朋友的世界很小,只有父母、学校,如此路不通,便不懂走第二条。问题是父母不会帮忙找出路,那小朋友便死路一条。”

“即使大人也渴望有自由玩乐的时间,但小朋友却很忙,无法自由玩耍、创作。小朋友无从宣泄,家长亦一样,导致家庭张力大,不少情绪病也由此而来。现时很多情况也是家长想要,但并非小朋友需要的。今年我和澄澄增加了亲子时光,改善了亲子关系,大家互相了解对方需求,连我的困难她也会明白更多。”

每星期都会去博物馆,找出一些澄澄感兴趣的题目后,便作延伸研究。(GettyImages/视觉中国)

然而“在家自学”当然亦有其问题与担忧,例如澄澄见其他幼稚园同学都纷纷升上小一,她于九月时曾希望妈妈能为她买一套校服,让她像上学一样。幸最终得幼稚园校长协助解释,澄澄才放下心愿。冰冰说:“第三者的说话很重要,让她肯定自己不是没有学校收,而是玩完再读。九月初期时与她朝夕相对,我自己也适应不了。她个性活泼,又没有其他人跟她谈话,所以只对我像机关枪般不断说。当时大家都较易有情绪起伏,到十月时才找到互相合适的步伐。”

孩子在生活体验中提高学习兴趣,是在家自学的其中一个目标。(GettyImages/视觉中国)

美龄心声

美龄经过一整天访问,觉得澄澄比同龄的小朋友成熟,理解、沟通、聆听能力都很强,“我担心澄澄入读小一后,会否觉得别人太‘小朋友’,也不知别人如何看待她,要学习互相接受。有些人会为了迁就别人而降低自己水平,但这样未必开心的,妈妈可尝试帮她找好朋友,真正的挑战其实小一才开始。”

“小一重回义务教育的制度,你和她的人生都会改变,发现自己不能控制的事很多,你会觉得冲击。家长也要重新学习,一方面要保护小朋友,一方面又要让他们发挥。你现在十分幸运,且具勇气。但今年的成功与否,要到她小三时回望今年才能知道。”

问到冰冰现在最欣赏澄澄哪一点,她说:“她的性格乐天,懂得关心别人,会主动安慰别人。她也不怕陌生人,懂观察人‘眉头眼额’。她本身颇情绪化,一秒开心下一秒伤心,但她会找方法掌控自己的情绪。”澄澄正在过著人生中非常宝贵的一年,是爸爸妈妈特别为她设计的一年,相信亦是他们一家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快乐年。

美龄认为,“在家自学”的难度高在家长本身要能自律,而且父母的思维要清晰,因只有他们能订立标准。她指出,中英数等学术知识要有清晰目标,帮子女打好根基。因在家的学习方式虽然立体,但上学后会较平面,有良好基础可让她适应日后的改变,那她将来上学便无后顾之忧,可更享受上学的快乐,也不会认为这一年是白费。“慢学”不是慢玩,而是用自己的方法和速度教导她。

因为澄澄是推迟一年才上学,所以她年纪会比其他小朋友大一点。而且澄澄这一年的“玩耍时间”,令她成为一个成熟、懂人意、有同理心的小孩子。这样的小孩子,当进入团体生活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其他小朋友和自己的成长程度有异,找不到知己,感觉失落;也可能为了适应环境,降低自己的智能。这两种都是常见的反应,但都是负面的。

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冰冰要给澄澄足够的心理准备,否则我们可能听不到那如铃声一般的笑声。 

书名:《美龄幸福便当》(三联书店)

作者:陈美龄

1955年出生于香港;1972年凭借《虞美人花》在日本作为歌手出道。先求学于上智大学国际学专业,后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儿童心理学专业)毕业。1985年结婚,翌年生下大儿子。1989年,前往美国史丹福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课程。留学期间的1989年当年,二儿子出生。1994年获得教育学博士称号(Ph.D)。1996年三儿子出生。之后,除了参与各类演艺活动,也兼任随笔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洲亲善大使、日本抗癌协会“微笑大使”、香港浸会大学特别教授等,活跃于各个领域。

出版社:三联书店

《香港01》获出版社授权转载,标题为《香港01》编辑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