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能做的事】孩子偏食点算? 陈美龄:找代替品好过夹硬迫

撰文: 书摘
出版:更新:

孩子需要均衡饮食去发育成长,可是,有些孩子总是偏食,例如因草青味而拒吃蔬菜,又因怕腥味或怕鱼刺而不吃鱼,形成偏食习惯,不少家长为此而头痛不已。美国史丹福大学教育学博士陈美龄是教育专家,先后培育3名儿子健康成长,其后更全部入读史丹福。她结合理论及经验,将养育心得写成《家长不要做的35件事》一书,与家长分享育儿大小事。
对于孩子偏食问题,陈美龄坦言自己也会挑食,例如她不吃葱和洋葱类,何况是孩子呢?她认为家长不须过份紧张,不用强迫孩子吃下不喜欢的食物,如果他不吃青椒,可改吃茄子,以有相同营养的食物来代替,只要聪明地吃也能健康。此外,家长可与孩子多谈食物的营养知识,令他们对不同食物产生兴趣。

以下是《家长不要做的35件事》的节录内容:
将孩子不爱吃的食材切得细碎,这样做并不能使孩子喜欢上原本讨厌的食物。(视觉中国)

下载“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热话:https://hk01.app.link/l7U1Y7t5LO
 

我家三个儿子都不挑食,什么都吃。这是因为从他们小时候起,我就一直注意给他们吃各种食物。

而事实上,我和我丈夫倒是会挑食。我吃不了葱和洋葱类,生的东西和纳豆也不爱吃;我丈夫则是所有乳制品都不喜欢。所以我们希望“把孩子们养得什么都能吃”,在照顾儿子们的日常饮食中,努力让他们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告诉他们只要是食物,都是美味的。

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孩子从小就会记住。为此,我从辅食到孩子断乳后吃的食物,都十分注意。甜的、咸的、辣的、苦的、酸的,都给他们稍微尝一点点,并且尽可能使用多种食材制作料理。

等孩子稍稍长大一些,我就在吃饭的时候,用简单易明的方式,解释食材的名称、功用、营养等。

陈美龄三名儿子都非常喜欢做菜,也喜欢吃。(视觉中国)

对于孩子不爱吃的食材,有种方法是把它们切得细碎,不让孩子看出来是什么,再给他们吃。但是,这样做并不能使孩子喜欢上原本讨厌的食物。

我的朋友当中,有人不爱吃青椒。她对我说:“我小时候,妈妈为了让我吃青椒,会把青椒切得很碎很小,混在炒饭里。但是我长大以后,依然不爱吃青椒。”

既然是这样,倒不如直截了当地给孩子解释更好:“这是青椒。可能有点苦,有点菜腥味,但应该能吃吧?它对身体很有益哦。怎么样?挺好吃的吧?”

孩子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味觉有五个种类”、“每种食材都有不同的营养”、“不同食物口感也不相同”这些知识的话,接触新的食物时就不会抵触了。即便如此,有些孩子还是会觉得“不爱吃的就是吃不了”。

有的家长就陷入了这样的烦恼:“尝试了许多办法,孩子依旧不肯吃。”还有的父母说:“不知不觉就对孩子唠叨,反而令他们更讨厌吃了。”我觉得,没有必要对孩子挑食过于啰嗦。

父母希望孩子不挑食,是出于“想要孩子多吃有营养的东西,保持身体健康”。但是,世上一定还有其他富含相同营养的食物。比如“讨厌红萝卜”的孩子,与其勉强迫他吃,倒不如让他吃一些营养成分等同于红萝卜的食物,这样就行了。

“南瓜可以吃吗?”“纤维较多的番薯可以吗?”像这样给孩子推荐替代的食物,再好好解释其中的营养给他们听吧。总之,不是硬给孩子吃他们不爱吃的食物,而是让他们吃拥有同样营养成分的东西。

如果孩子讨厌绿叶类的蔬菜,就换成西兰花、芦笋;如果不喜欢青椒,就给他吃青瓜或茄子……转换成这样的思路,一定能找到替代品。

为了让孩子摄取这些食物,告诉他们其中的道理也十分重要。可以的话,不是肤浅的知识,而是好好查阅资料,教给他们确切的内容。请父母们好好学习饮食的重要性,然后给孩子们解释,直到他们理解为止。

想要孩子强健身体,获得均衡营养是非常重要。(视觉中国)

在中国,有“五色五味”的说法。在日本,则是建议每天吃“三十种以上的食材”。想要强健身体,获得每天的能量来源,饮食是育儿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柱,对稳定情绪、睡眠都能带来影响。

我一直坚持和儿子们聊关于食物的话题。可能正因为如此,他们三个人都非常喜欢做菜,也喜欢吃,如今有时更会为我做些花心思的料理。

大儿子就像大厨一样,说:“我来做熏鸭哦。”“甜点是柠檬批和自制冰淇淋。”二儿子把他自己做的香蕉干送给我,说:“妈妈,最近我做了水果干哦。这是香蕉片干,请您尝尝看。”三儿子在去年我生日那天,亲自烤了巧克力草莓蛋糕送我。虽然这么说有点嫉妒的意思,但他们做的菜真的非常好吃。

关于吃的知识,会成为孩子一生的宝藏。教会他们健康的饮食方法,等孩子成为大人独立之后,也很有帮助。

聪明地吃东西,可让自己变健康,因此在育儿过程中,“食育”是不可欠缺的。

书名:《家长不要做的35件事》(三联书店)

作者:陈美龄

1955年出生于香港;1972年凭借《虞美人花》在日本作为歌手出道。先求学于上智大学国际学专业,后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儿童心理学专业)毕业。1985年结婚,翌年生下大儿子。1989年,前往美国史丹福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课程。留学期间的1989年当年,二儿子出生。1994年获得教育学博士称号(Ph.D)。1996年三儿子出生。之后,除了参与各类演艺活动,也兼任随笔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洲亲善大使、日本抗癌协会“微笑大使”、香港浸会大学特别教授等,活跃于各个领域。

2015年,继大儿子、二儿子之后,三儿子也成功被史丹福大学录取,一跃成为话题人物。随著《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孩子送进了史丹福》的日文版及中文繁、简体版出版,引起很大回响。未及一年,《40个教育提案──把快乐带回给香港学生》中英文版面世,代表她已成为众人眼中的教育家。

金子和平

陈美龄的长子,1986年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在日本的国际学校完成初中课程后,升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寄宿制高中,毕业后进入史丹福大学,修读国际关系和经济。2009年毕业,留在美国发展,现时为加州一家科技企业的CEO,亦活跃于投资和顾问的工作。兴趣为料理、园艺、旅行。

出版社:三联书店

《香港01》获出版社授权转载,标题为《香港01》编辑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