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of Us 2 最后生还者2】剧情深入分析 5大原因令Fans反感

撰文: 赖浩然
出版:更新:

终于打爆《The Last of Us 2》此款大作!由于早前笔者同时要玩《Xenoblade》及《P5S》等,笔者很迟才开始游玩《最后生还者2》,慢慢玩花了37小时才在近日爆机。作为上一集的玩家,个人对今集剧本感到非常不满,以下深入分析一下几个剧情的问题点:

以下内容含有完全剧透,而且直接说明不陈述事件经过,未了解剧情请勿阅读

1. Joel 及 Tommy 的智商急降及有意为之的恶意

Joel 的死亡是显然的智商急降及剧情杀,因为他已表现过无数次对陌生人充满戒心。自报姓名还说得过去,但同样是身经百战的 Tommy 对陌生人连基地位置都自报,叫未知底蕴的武装份子一起过去也太脑残了点。Joel 被哥尔夫球棍虐打至死再被吐口水,这种对1代主角的残酷对待也是开发团队有意为之的恶意,目的正正是要玩家愤怒,为了推动剧情:Ellie 复仇、变得麻木不仁而舖路。但是1代的玩家已经对Joel建立了深厚情感,更被选为游戏界最佳父亲,此种恶意践踏所带来的反感以及剧情拿捏不佳,结果便是 Naughty Dogs 引火自焚。

将有名望主角突然残虐杀掉的 Sudden Death,这种手法也不禁令笔者想起《Game of Thrones》的Robb Stark,将剧情突然拉到极端。但问题是不像 GoT 有 Arya 线最终为兄报仇,TLoU2 玩家的情感在游戏中久久得不到发泄,而剧情发展下去更反而越玩越不憾,负面情感像推雪球而最终都没有解决,令此作变成真正的“仇恨”游戏,仇恨的便是 Naughty Dogs。在访问中更透露过初期设定是 Joel 死亡时会对 Ellie 说出他女儿的名字 Sarah,可见到团队恶意到极点,幸而演员 Troy Baker 提出不说话比较好才打消念头。

恶意玩弄Fans 对 Joel 的爱,在整个游戏得不到宣泄,就是“没有解药”

2. Abby 的塑造失败与双重标准

以恶役视点来描写游戏的另一边,原本对玩家来说是很欢迎,像是《Live A Live》中世篇、《BATMAN: ARKHAM KNIGHT》Joker、《StarCraft 3》或《WoW》等,控制恶役都令玩家津津乐道,或对故事描写有帮助。但 TLoU2 要玩家看著 Abby 虐杀 Joel,再要强迫控制她继续游戏,从根本上已是令人难以接受。不少人都指出如果是先舖陈 Abby 还可以让人释怀一点。但明显地团队的剧本就是专门想做出此种恶意,要让玩家承受最大痛苦。

而就算抽离去看,Abby 线的剧情也是写得非常失败,因为她由头至尾都无法令玩家产生好感,或带出游戏想做到的“同理心”。首先 Abby 一早已知道父亲的手术会杀了 Ellie,说出“假如是我也会接受手术”。而 Joel 也是为了阻止而杀了其父 (这部份的 Cut Scene 补完实在很怪, 说 Marlene 重视 Joel 千里过来所以有责任对他说,却又不问最重要的当事人 Ellie 肯不肯做手术)。明明 Abby 知道原因,但她打 Golf 时面对 Ellie 的恳求仍狠下杀手没有半点犹疑,事后毫不内疚(还被朋友喷太过火)。这样一个没同理心的人叫玩家有同理心去看待她,实在荒谬至极。

然后剧情为了强行为她注入这“同理心”的元素,便要玩家控制 Abby 玩玩狗、看其朋友被杀。然后再巧遇敌对组织并与 Yara 及 Lev 落难,明明 Abby 是救了 Yara、Lev 也救了 Abby,大家没有谁欠谁可以互不相干,Abby 就突然慈悲为怀起来。更无缘无故用发梦来推动故事,求 Owen 及 Mel 救救 Yara 因为“她救过我”;但却对于 Joel 及 Tommy 原本救过她无动于衷。可以为只认识两天的 Lev,对认识了几年的 WLF 前战友痛下杀手。在 Abby 面对爱人 Owen 被杀,跑去向 Ellie 报仇时,明明知道 Dina 是孕妇时想下杀手,一句“Good”想报 Mel 一尸两命之仇,到结尾也是毫无同理心只是被 Lev 叫停。然后就这样画面一黑连 Ellie 也放过,不报爱人 Owen 之仇,完全没有道理可言。

剧本还用畏高来说 Abby 也是正常人..... WFC

3. 全程用过份暴力来逆向说教 面对大仇玩家根本无感

游戏刻意地让玩家在控制 Ellie 时,暴力残杀了 WLF 成员、Abby 的朋友、以及她们的狗 Alice。然后用 Abby 线去反转令玩家知道“原来我杀的人也有好的一脸”。类似的善恶反转手法在很多游戏也出现过,例如即将重制的《NieR》、《Undertale》等。但 TLoU2 似乎忘记了游戏的舞台是末日丧尸世界,一个善恶道德底线比正常世界低很多的舞台。在一个不是你死便我亡的世界去谈要顾及敌人的感受,想让玩家反思暴力及复仇是否正确,但其实就是舞台错配。想讲这样的题材不如找个没丧尸的正常世界来进行还好,事实上游戏中的丧尸也是跑龙套工具人,对剧情来说接近可有可无。

TLoU2 整个游戏便是充斥著不切实际的说教,给你逐个角色看看生前的情况,想让玩家有内疚感。而且为加强效果呈现,游戏更使用拉高血腥度、加强仇恨的方法,试图令玩家“物极必反”对暴力产生厌恶感,构想有点类似Stanley Kubrick电影《发条灯》,迫主角Alex不断看性爱暴力影片,看到他只要一想起很黄很暴力的事情时就会想呕吐。这元素在游戏中做得非常明显,Ellie 虐打迫供及手震画面;误杀孕妇时的震撼悔懊;一刀一刀越来越血腥地斩伤 Abby,每一个血腥画面其实都想玩家叫“不如收手啦”。但玩家大仇未报却被不断强迫说教,再加上对面角色是如何其实很多玩家根本不 Care,难道 Abby 的性命会比我途中杀的几十个敌兵高尚?No。

另一个令Fans感到极度反感的,便是玩家要控制 Abby 来打 Ellie 而非相反,被迫连续按掣打爆 Ellie 的脸、Cut Scene 扭断 Ellie 的手。这个明显也是 Naughty Dogs 的恶意之一,想用最令玩家痛苦的方式,说出“仇恨只会带来更多的仇恨”。但反效果只令到玩家更加憎恨 Abby,什么同理心的舖陈化为乌有。剧情来回的自相矛盾,结果就是整个反转架构及双线描写,对很多玩家来说都是毫无意义,视整条 Abby 线为垃圾。另一方面,当 Cut Scene 时 Ellie 怎样都要正当防卫后才反杀,玩家转个头便用爆炸箭射到敌人稀巴烂四肢飞散,玩家 Ellie 与剧情 Ellie 的杀人价值观由始至终有著无法修补的巨大落差,莫说游戏中的 Gameplay 根本不让玩家放生。

打爆 Ellie 扭断她的手,来告诉你暴力是不对的

4. 对 Jesse 的种族歧视及变 Condom

相信很多玩家看到 Ellie 与 Jesse 对话一幕都嗅到些歧视味道,因为她承认不喜欢 Jesse 是因为亚洲人。当然这个对话可以用“只是朋友说个笑话”带过,事实上笔者也不觉得怎么样。但对于游戏以及 Neil 自己常常挂在口边的“政治正确”,“有歧视的人不要玩”,这几句游戏对白正是自打嘴巴。很多人都举例同样的句子如果套用为“黑人”可不可以?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亚洲人便可拿来开说笑,不喜欢这游戏的便是歧视LGBT,这种左胶的双重标准令人反胃。更莫讲话剧本对 Jesse 本身的描述。人家与 Dina 曾是恋人、尊敬 Joel、又为了帮 Ellie 单人匹马身处险境。最后被仇人一枪爆头突然死亡后,竟然就没有一位角色想念他,想为他报仇,完全成为了 Condom(用完即弃)。

笔者不提欺骗预告了,Jesse 那样重情重义,就没人想为他报仇?

5. 毫无逻辑的左胶大爱结局

在尾声又是角色精神分裂得如坐过山车。Tommy 竟然会骂 Ellie 放弃报仇,而完全与开幕那个不想 Ellie 犯险的人判若两人。为了写到 Dina 与 Ellie 的不和,又可以不体谅 Ellie 的 PTSD 而反对继续报仇 (Jesse...)。然后当 Ellie 最后找到 Abby 时,便出现了她好可怜了救下她 > 忆起 Joel 死亡 > 迫 Abby 决斗 > 忆起 Joel 弹结他 > 还是放她走的奇妙结局。最大问题便是忆起 Joel 弹结他与大发慈悲放走仇人两者根本毫无关连。

笔者想了三个可能性,或者编剧想用最后的 Cut Scene 来连接回去,Ellie 向 Joel 说“我不知道可否原谅你,但我会尝试”。而这个宽恕就莫名其妙地投影在残杀 Joel 的仇人 Abby 身上,令人谛笑皆非,两者可以有什么关系?再讲在 Ellie 视点是完全不知道 Abby 的事情。又或者编剧是表达 Ellie 想到 Joel 不想自己被复仇支配,于是最终放下了仇恨,但看看她路上杀人的数目... 第三个可能性便是这里纯粹是为了转折,而硬窒一个回忆画面去让剧情合理化,然后找不到合适的就只有用 Joel 弹结他,但如果忆起 Joel 的话其实更应该杀下去。事实上如果 Ellie 忆起杀孕妇的画面便停手还比弹结他合理,但大概是放在结局画面没那样 Epic 便作摆。

在第一集中,Joel为了所爱可以一个人背弃全世界,就算相识的 Marlene 求饶也一枪爆头击杀,面对 Ellie 质疑可以毫不动容发誓说谎。虽然非常自私,政治不正确,充满右倾的个人主义,但配对他性格及世界观完全合情合理,而游戏整个过程有让玩家充分了解角色,令1代此反传统自私 Ending 成为了游戏经典,作品升华为神作。而来到 TLoU2 编剧却想写 “Ellie 并不是 Joel”,在访问中就提及她最后的决定,是因为“Ellie 内心深处仍存在善念”,尝试用一个左倾大爱角度去做出一个与上集完全相反的对比。用 Ellie 的复仇、悔懊到最终什么都得不到的悲剧来尝试打动玩家。左倾右倾其实绝不是问题,问题是不合理与双重标准等便会变成“胶”。又是那句,Ellie 一路走来杀了多少人,半刻前才对提供情报及求饶的男人一枪击毙。在最后面对最关键的杀"父"仇人才圣母上身,这个描写只是令人觉得毫无逻辑及荒谬。

“她都好惨,算啦”,却不曾对其他人一视同仁,典型左胶双重标准

总结:精神病的剧本 为何有人觉得OK

《The Last of Us 2》的剧本千疮百孔、与世界观背道而驰、强行加入的剧情催化剂、角色性格为了达到剧情目的而随意改变等,导致剧本成了一团烂摊子。恶意处处且经常性拿捏失败,令游戏想讲的主题“同理心”不著边际,亦令暴力反转及双线的描写显得眼高手低。一面不断玩 Sudden Death 说这个世界很残酷、死亡总是突如奇来。另一方面却又莫名其妙来个圣母上身、叫人放下仇恨,可以说得上是最精神分裂的剧本。

剧本唯一优点,便是 Joel 及 Ellie 的回忆部份每一处都制作得很好,尤其是“博物馆”那段及最后“尝试原谅”那段,的确有令笔者很感动,而且 Motion Capture 的演员表情演出及推演气氛的音乐确是神级。(编按:网传最终游戏版其实是经过硬生生“魔改”后的版本,而这些出色的回忆片段,很可能就是一早制作完成的。)但问题是感人的部份远不及令人作呕的事件多。如果是没玩过1代、对1代两位主角感受不深,或者本身是易被悲怜悯人软化的人,便有可能因为那种气氛、没有根基的幻觉、美好回忆所带回来的悲惨加成、或者欣赏团队的敢作敢为等,而对此作的剧情感到OK。尤其是没玩1代的话,其观点就可以更加抽离。反之越对1代的角色及价值观热爱,对制作人的种种恶意不齿,看到1代的美好东西包括角色及价值观被践踏,游玩此作便越是有憎恶的感觉。

长颈鹿的 1 代回忆总是美好,只能说句再见了

The Last of Us 2 最后生还者2 图集:

+36

(编辑留言.与作者立场无关)正如上文所讲,《TLoU2》是一款问题处处,不同人的体会或有颇大差异的异色作,所以少有的让3位不同作者,去写同一只game的玩后感。
其他两篇玩后感:

永高:《The Last Of Us Part II》引全球骂战“粪作”与“神作”的距离

公屋恒仔:《The Last of Us Part II》最后生还者2 实Game预览:好好玩 画面神